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北洋新軍閥》第135章.黑珍珠號
除了二百多年以前的寶船,這應該算是亞洲最雄偉的海船了,七十五米身長,二十多米寬,兩層黑森森的炮艙,後面還有十多米高的尾樓,如果按照料來算,這比大明如今最大的戰艦還要大一圈,差不多能有五千料。

這船就夠讓毛玨震撼的了,真不知道有二百多米,兩排十桅的寶船是什麽模樣。

這七條戰艦可花了大代價,哪怕寒冬臘月,施工都沒停下,這頭用煤炭燒的熱乎乎的澡堂子熱水,那頭船工在冷的滲人的齊腰身冷水中釘著船板接著骨架乾十分鍾,凍僵了,立馬去涼水池子泡一泡,然後去溫水,最後去熱水,出來時候也是照著這三個程序走一遭,最後下刺骨的海水,幸虧這時代沒有勞動保障,不然估計毛玨都得被告上天了。

六班人輪流倒班,仗著人多,一個冬天,硬生生是把毛玨要的戰艦給拚出來了。

這些也是高麗書生尹書的心血,迎接毛玨過來驗收也被當做了頭等大事,待大軍進入船廠,足足六千多工人夾道歡迎,幸好他們沒有舉著錘子鋸子歡呼,不然就太嚇人了。

太有後世省領導下來視察時候的派頭,毛玨帶著軍官團走在道路中央,時不時還像兩邊招招手,當然,要是再有量輛紅旗轎車在後面跟著,就更有派了,一道走到作塘底下,尹書是早已經等在那兒了,重重的一作揖,他是無比驕傲的伸手做請的動作。

“將爺!船廠的工匠們滿懷感恩!就等您來,好主持新船下水了!”

戰艦已經建好了幾天了,放在這兒純粹是尹書想拍的一個馬屁,把頭彩留給毛玨,就跟大姑娘的第一次似得,不過看到這戰艦,毛玨真的是滿意,也就不在乎他停工好幾天玩的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了,很給面子的一擼袖子。

“好,做得好,就讓本將來這個開門紅!”

說完毛玨就後悔了。

看電視裡,新船下水都是拿香檳往船頭上一砸,可是大明的新船下水可有點怪,幾條下水,就把幾個祭品丟進水裡,最好的祭品是玉,這次也就用的玉。

丟祭品不說,關鍵他娘的還得念祭文,別看尹書是個高麗書生,寫的祭文跟中原書生一樣,尖酸晦澀,又臭又長,而且還拗口,當著好幾萬的部下還有船廠的工人,什麽箜篌笳篁,毛玨是第一句就不認識了。

還好當領導也能鍛煉智商,關鍵時刻,毛玨是一面罵著尹書老娘,一面臉不紅心不跳念著空侯加皇,反正底下認識字兒的加一塊還不到一個排,不會讀的像啥他就念啥。別說,這麽多人除了尹書時不時眉頭緊一下,剩下的大老粗無不為毛玨的“文采飛揚”,“知識淵博”而膜拜的一塌糊塗。

“北海之神,佑我行船!歲歲行祭,海上百年!”

足足小半個時辰,毛玨才把祭文給念完,最後幾個字,他幾乎是吼出來的,念完之後,盤子裡七塊纂刻著代表吉祥如意圖案的玉符,被他狠狠的拋到了大海中,隨著幾個水花飛濺,整個熊津船廠,巨大的歡呼聲再一次轟鳴起來。

潮水不斷著重刷著海岸線,淹沒了大片潮濕的灘塗,大船下水的日子通常需要計算,必須在大潮之時,而毛玨刷軍趕過來,也是挑個了日子,隨著潮水漫過當年李舜臣打造的造船水壩洞開的壩口,湧入了船廠內,隨著水流漸漸高漲,作塘內沉重的戰艦亦是一點點浮了起來。

說實話,這些李朝人夠浮誇的,他們擅長的是精心爭論,而從未想過精心建設,就拿王京附近的南漢山城來說,這兒曾經是高句麗國的古城,地勢險要,

易守難攻,經歷了壬辰倭亂,早在光海君在位時候,痛定思痛的李朝官員就商議要整修南漢山城,一但再有敵襲來,可以給李朝王室以及大臣百姓們提供一個避難之所,然而,真正動工卻是一直拖到二十二年之後,而且還是依靠向僧侶發放度牒,半強迫性征發僧侶修建的,僅僅修建一年就宣告完工了,這工程的質量,可想而知。幾年前的丁卯胡亂,後金大軍一鼓作氣打到了王京城下,朝鮮仁祖甚至都不敢留守這南漢山城,轉而逃去了江華島,也從一個側面表現了李朝人是多麽浮皮潦草,還好,李舜臣不是這樣的人!這熊津船廠當年是經過了精心設計,打造的這一系列水利設施,擊敗豐臣秀吉的龜船就是從這裡開赴戰場的,就算如今毛玨私自改大了作塘的尺寸,可隨著潮頭,龐大而沉重的戰艦依舊險險的從誕生地駛離,緩緩爬上了行船堤。

“一二三,拉!一二三!用力!”

足足上萬船工放下了手頭的工作拉著嘗嘗的纖繩,吃奶的勁兒都用了出來,將戰艦拖拽向大海,水壩前頭,還有專門的拖拉船在水裡使著勁兒,站在船頭向下眺望,他們渺小的就像是一群螞蟻那樣,可就是這些渺小的工人,拖動了這龐然大物緩緩前進著。

真仿佛新生嬰兒分娩那樣,無比艱難的通過了這一段狹小的水路,到了船閘勁頭,船工們再一次開閘放水,這一次,毛玨都明顯感覺到了震蕩與顛簸,龐大的船身隨著水流,狠狠地扎向了大海,嘩啦一聲,船頭砸進深水足足幾米,噴濺的浪花甚至都淹沒了小半個船,毛玨身上也是瞬間變成了落湯雞全靠著死死抓住船帆纜繩,這才沒有跌落到海裡,入水後船身激烈的向左右足足搖擺了幾次,這才好不容易停穩了下來,不管船上還是岸上的人群,心也都落回了肚子裡,旋即響起了大片的歡呼聲。

“海神保佑!”

這做重要的一步終於完成,毛玨下令督造的東方戰艦經受住了大海的考研,船頭上水手飛快的拉起了風帆,海風鼓足了力氣推動了船身,整條船就像離弦的箭那樣,歡快而愉悅的衝向了深海。

盡管衣服還濕漉漉,滴滴答答的向下淌著海水,可這一刻,毛玨的心情亦是澎湃的,他似乎找到了《加勒比海盜》中船長傑克.斯派洛的那種感覺,站在這船頭,似乎整個世界都可以被他征服,那種意氣風發,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將爺,給這條船起個名字吧?”

看著毛玨心情愉悅,後頭,尹書也是來湊起了熱鬧,在他亢奮的建議中,捏著下巴,毛玨還真是思考了片刻,這才點了點頭。

“就叫它黑珍珠號吧!這船塗滿了黑色的桐油,又是咱們東江鎮的明珠,黑珍珠!名副其實!”

…………

新船下水可不是那麽容易,大約花了四天時間,毛玨才把他的三條戰艦提下了水,不過後四條,暫時毛玨是沒法提了,一來時間不允許,這個月的大潮已經過去,全羅道,南人黨李山海的大軍已經集結,毛玨需要趕在倭寇對李朝發動進攻之前與他回合,等不到下個月了。

另一個更現實的問題,實在是沒有大炮裝備後四條戰艦了,這來自西班牙的風帆戰列艦大則大已,卻也仿佛真是吃火炮的那樣,兩米一門火炮,七十多米的船身去除船頭船尾,一層炮艙就要安裝六十門火炮,兩層就是一百二十門,而且船用炮還得特製,重量噸位炮架都與陸戰炮不同。

畢竟是工科生,毛玨的火炮工坊也與傳統大明的鑄炮方法不同,江南的火炮工坊都是用泥模鑄造大炮,而毛玨是用泥模先鑄造鐵模,再用鐵模來鑄造大炮。

傳統泥模內含水蒸氣,很容易在炮身上造成沙眼與空洞,廢品率極高,而且還受天氣影響,一塊泥模往往需要耗費幾個月甚至一年時間,才能產出一門大炮來,這也是大明朝鑄造一門紅夷大炮,需要花費數千兩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鐵模可就沒那麽多率露耍 隻要生鐵液精煉環節做的到位,幾個師傅組成的生產組幾乎可以一天一門大炮,造價人工煤炭鐵料加一塊才幾十兩。

可就算這個高產量,四個月時間保證火銃生產的前提下大量鑄炮,三百六十門艦船炮,也快把鐵匠鋪子鐵老頭他們累趴下了,要不看在毛玨給的薪酬多福利足,估計早有人撒丫子開了溜。

有船沒炮,這風帆戰列艦還不如毛玨帶來那四五十米的福船廣船了,起碼那上面裝備了二十多門青銅火炮,第四天,一面吩咐尹書下個月把船折騰出來之後,開往鐵山港,然後接著給他繼續打造大帆船,一面毛玨也隻能懷著帶提出勞斯萊斯錢提了個寶馬的心情,領著他的三條武裝戰列艦以及若乾小型功能艦,先向李氏朝鮮南部航行過去。

不過毛玨喜新厭舊的性格這兒也顯露了出來,本來幾條毛文龍借給他,讓他當做主力戰艦的大福船,讓他全給退了回去,氣的帶隊的幾個守備站在船頭直罵娘。

三月十五,也就是崇禎皇帝出兵的聖旨抵達皮島時候,實際上毛玨的艦隊已經抵達了慶尚道南部,在李氏朝鮮外海珍島與木浦之間,匯合了南人黨李山海的大軍。

這兒還是個特殊的地方,當年壬辰倭亂中,李舜臣就是在這珍島與木浦之間的鳴梁海峽,以十二條板屋船擊退了倭寇一百三十三條戰艦,二百多條補給艦組成的龐大水軍,後世毛玨那個時代,韓國人還為此拍了《明梁海戰》這部電影。

如今,在這戰場故地,又一場與倭人對決的重要戰役,再一次彌漫起了濃鬱的硝煙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