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北洋新軍閥》第113章.雜牌軍
別說,不聲不響中毛玨麾下兵馬也不少了,鐵山有一萬兩千七百余男丁,義州有九千,西大營又帶來了五千,這些理論上都是毛玨麾下軍團,要是全民皆兵的話,最大他可以動員兩萬六千多大軍。
  正常情況下,西大營五千戰兵,鐵山營五千四,他也有一萬兵馬。
  當然,不到生死關頭,毛玨也不可能把所有人丁都脫產武裝,況且這是要援助大凌河,從鐵山到大凌河足足四百多公裡,八百裡地,去的人馬太多,後勤,輜重,都將遭受成倍的壓力,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隋煬帝征討高句麗,出動的兵力達到了駭人的九十七萬,然而實際上抵達前線的也就三十五萬到四十萬,偌大的兵團撒在漫長的國境線上,自關中河北運量保衛地方的兵馬就佔據了一半還要多的兵力。
  這也是毛玨不高興的地方,依照大明帝國軍法,地方部隊需要供應支援部隊糧餉,可一個個文官主官那是摳的掉毛,就拿前一陣的京畿保衛戰來說,山西巡撫耿如杞以及山西總兵張夢鯨千裡來援,按照規定,援軍要到防禦位置一天之後才發放糧餉,結果兵部不知道那位大人就如此“精打細算”,為了省這筆糧餉,三天調動山西兵換防了三個地點。
  本來千裡行軍就已經很累了,餓著肚子連著三天被調動的團團轉,大兵們也毛了,乾脆發動了兵變,五千人馬潰逃回山西,張夢鯨耿如杞遭遇棄市之刑,一發部分山西兵迫不得已加入了農民軍,反倒是成為朝廷的心腹大患。
  東江與遼東的關系本來就不好,這次去,天知道那些老摳肯不肯給他兌現糧餉?
  “老弟,你確定這些兵馬都不帶?”
  到底還是軍區,令出如山,當天晚上集結的命令傳達,次日中午,各軍首領陸陸續續就帶領著麾下兵馬抵達鐵山,然而毛玨的命令卻是讓各家軍將錯愕不已。
  除了親軍以及等量的戰兵之外,剩余兵馬,全部解散!
  這意味著什麽?西大營五千人馬,毛有德,毛仲明親兵加一塊才不到一千人,那麽他兩人才能帶兩千人馬,不過他們這還算是好的了,如趙氏兄弟,何饃饃,田濤這樣的地方豪族將領,他們更慘,主要依靠的是宗族勢力,親兵才五六十個,鐵山三家加一起才能出兵六百左右,才堪堪比百戶強點。
  至於毛玨自己是最豪的了,前一批親兵八百,幫著金自點抗倭的時候又招募了一批八百,加上鐵山標營,接手尚可喜的兵馬,他這次出兵三千二,。
  這次可是要和建奴交手,每次出戰,毛文龍都是全力以赴,甚至恨不得將瘸子瞎子都帶上了,可這次跟著毛玨,人數居然縮減到這麽點,毛有德頗有些不適應的指著被阻隔在鐵山大營以外,亂哄哄解散的足足五六千兵馬,愕然的問著。
  不過聽著他的問話,毛玨卻是大大的翻了個白眼。
  “那五千人馬的糧餉,你給拿啊?”
  如今鐵義的軍隊還停留在半封建時代,毛玨的一千六百親兵,全都是雇傭軍,剩下就算西大營的戰兵,都殘留在封建時代,有點類似於如今日本大名與武士之間的關系,在鐵山義州,毛玨以鐵義副將的身份分給屯將屯田,屯將又將一部分屯田以自己的名義分給親兵,親兵一般都屬於小地主了,向下還擁有著些佃戶為他們耕種,打仗時候,這層層封建主則是出武士,毛玨這個“大名”出錢糧,層層效忠的關系。
  所以毛玨決定帶兵多少,毛有德也反對不了,毛玨一個白眼,他也隻能悻悻然的抱了抱拳頭,回去準備去了。
  兵馬可不是越多越好,戰爭還沒打,毛玨已經知道隻是一場敗仗了,這次他去主要是應景的,要是可以,他恨不得直接帶幾十個騎兵去,一但遇到危險,直接跑路,一萬多大軍老的老,小的小,帶多了也是累贅,兩千八左右的親兵作為主要戰鬥力,剩余兩千八毛玨根本就沒打算拿上陣,完全作為後勤兵,去背負戰兵與自己的口糧就行了,這樣算得上最輕裝簡行,撤退也方便。
  可就算這樣,看著麾下這些人,毛玨依舊是頭疼,他的一千六親兵團,有八百多人新兵訓練才進行了一半,好歹裝備是整齊劃一的,十二個火槍團一人一套棉甲,一柄燧發槍,一把刺刀,一百發基數的火槍子彈,騎兵哨和盾兵哨也差不多,尤其是盾兵哨,除了刀之外如今也有一半腰上挎了把左輪,看著像個正規軍模樣,可那些拚湊起來的親兵團,實在有點不像樣,拿什麽的都有。
  尤其是作為親兵是要關鍵時刻上陣跟著主將拚命的,絕大部分親兵使用的都是冷兵器,甚至一些奇門兵器,而且親兵自己負擔裝備,有的甲新,有的甲舊,有的就乾脆沒有甲,整個一遊擊隊樣子。
  下午在鐵山城軍營整頓部隊,發放完安家銀子與糧食後,實在是處女座強迫症發作,毛玨一聲令下,把武器庫給打開了。
  這年頭火槍最難做的部件就是槍管,十個裡頭能鑽壞六到七個,可是有了水力機床,這成功率就到了百分之九十多,剩下的用流水線組裝件去做,半年時間,毛玨在軍火上面可真是富得流油,要不是沒有可開發市場,他還真想賣軍火來發筆橫財。
  一個個木頭箱子裡,碼放在稻草中是整齊的燧發槍,黝黑的槍管上泛著一層油光,保養的十分好,捆在槍把邊上還有著寒光閃爍的三棱軍刺。
  不過讓毛玨惱火的是,他這大出血,居然還有人不領情。
  “打仗還得真刀真槍的拚命,老子從軍二十年,就沒見過拿著這燒火棍贏過的!”
  應該是耿仲明軍的個百總,把發給他的燧發槍不屑的扔在地上,還大聲的對著旁邊拿著燧發槍猶豫的同隊親軍叫嚷著。
  不過他這話毛玨還真是讚同,哪怕到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最後解決戰爭的手段都是刺刀見紅,都說清朝愚昧,光靠著大刀長矛,要是清軍有著建國時候的勇武血性還好了!
  八國聯軍侵華的八裡橋之戰,清軍騎兵不是沒有衝破過英法聯軍的空心方陣,可是清末的武備廢弛還真是到了個匪夷所思的程度,面對面的冷兵器肉搏中號稱騎射拿天下的清軍被列強刺刀教訓的一塌糊塗,那一戰,清軍陣亡了三千多,英法聯軍居然才死了十二個人。
  還有甲午戰爭中的平壤之戰也是,清軍忍受了日軍幾天的炮火轟擊,卻在日軍刺刀見紅白刃戰之後迅速崩潰。
  “將爺!”
  口氣不小,可畢竟還是個下級軍官,這頭牛逼沒吹完,眼看著毛玨居然背著手邁著大軍靴踱步了過來,這人還是禁不住緊張了下,回身行了個軍禮。
  “會使槍不!”
  “回將爺,小的就是靠殺人充軍吃飯的,怎麽能不會使,將爺,這燒火棍……”
  話還沒說完,槍把上的刺刀被毛玨猛地揪了下來,伸手套在槍管上,回身一個雙手刺殺,哢嚓一聲,尖銳的三棱刺扎進了旁邊訓練用草靶子一半還多,尖頭透草而出。
  說實話,這一手在那些生平練槍矛,有著不少搏擊高手的親兵團眼裡並不算亮眼,可是刺刀的功效卻是在這些親兵眼裡一亮。
  “還能這麽他娘的用?”
  真是頗有些新奇,那個起刺兒千總上前就把刺刀給拔了下來,很是行家的掂量了下燧發槍的重量,又是把半米長的刺刀擰下來,再給套上,不光他其他原本對這火器不屑一顧的親兵隊成員,掂量著手頭火銃,視線也變得柔和與躍躍欲試起來。
  拍了拍他的肩膀,毛玨又是很巴頓將軍的背著手接著往前巡視,有了刺刀補充冷兵器格鬥,西大營還有鐵山三部絕大部分人馬都接受了新發下來的武器,不過毛玨沒想到,居然還有對盔甲起刺兒的。
  乾乾淨淨的棉甲被摔在地上,一個身上肌肉虯結,長得頗為壯實的親兵漢一面顯唄著身軀上的疤痕,一面還離著老遠對著毛玨直抱拳。
  “將爺!小的趙鐵漢,就為您省一副甲吧!小的從軍二十年,靠的就是這血勇之氣,搏殺在前,從不知甲有多重!”
  這話可有點顧,出自當年名震西北的山海關總兵杜松之口,與胡人大大小小上百戰,他都是赤膊上陣,大刀如風,砍得西北少數民族哭爹喊娘,稱呼其為杜太師,這親兵看樣子還真不是遼東人,借著杜松典故,在向毛玨炫耀膽略呢。
  不過,他的膽子照比杜松,還是差了真不是一星半點,沒等這貨吹完牛逼,右手左輪被毛玨猛地抽出,劈劈啪啪的子彈直接照他腳底板拍了過去。
  猝不及防,跟跳芭蕾似得,這漢子小腳老太太那樣東倒西歪連著退了好幾步,最後悲催踉蹌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光亮的大腦門子上全都是冷汗珠子。
  甲踢到了這貨身邊,隨手把左輪插進腰帶上的槍別裡,毛玨還輕佻的比劃了個小拇指。
  “趙鐵漢是吧?這次打仗,老子特批,你站後排!”
  這幫兵痞子嘻嘻哈哈的嘲笑聲中,趙鐵漢老臉憋的通紅,拿著那套棉甲逃命那樣鑽進了人群中,離著老遠,還能聽到他惱羞成怒的叫罵聲。
  不過這麽兩著,毛玨倒是和這些別人麾下的親兵將勇們混了個臉熟,一幫子兵痞子心頭對毛玨也翻起了好感與擁戴來。
  真叫軍命如火軍令如山,借到毛文龍命令的第一天,毛玨完成了集結,第二天,浩浩蕩蕩的東江艦隊就已經停靠在了鐵山的港口上,而此時,毛玨可算有了一支像樣的兵團,兩千八百號鐵義最強戰鬥力統一披掛著整齊的盔甲肩膀上靠著上了刺刀的燧發槍,井然有序的排隊上著船。
  至於後面兩千八百名充當腳夫的衛所兵,毛玨是實在沒有精力管了,一人一把輕的可以的單刀,盾牌都沒有帶,愛穿啥就穿啥,剛剛威武的軍團這兒倒是顯得有些虎頭蛇尾的。
  而東江旗艦艦首,毛文龍那蒼老卻偉岸硬挺的身軀亦是毫不意外的出現在那裡,他的一雙老臉上,流露著一股子擔憂的陰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