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套廣播體操檢閱鬧劇結束以後,李忠信又恢復了之前輕松的學習狀態,只是在閑暇時間裡,他又想到了一件事情。
山野菜的生意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李忠信覺得,把這些東北人民現在不需的東西都變成日元,簡直就是一件大好事。
不但人們有了一些不菲的收入,帶動了整個城市的發展,更讓人們認識到了山野菜的價值。
山野菜賣到RB出現了大賣,而且是供不應求,李忠信又想到了東北的特產黑木耳和一些其他的山珍。
木耳,別名黑木耳、光木耳。真菌學分類屬擔子菌綱,木耳目,木耳科。色澤黑褐,質地柔軟,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可素可葷,不但為中國菜肴大添風采,而且能養血駐顏,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並可防治缺鐵性貧血及其他藥用功效。
黑木耳含有豐富的植物膠原成分,它具有較強的吸附作用,對無意食下的難以消化的頭髮、谷殼、木渣、沙子、金屬屑等異物也具有溶解與氧化作用。
常吃黑木耳能起到清理消化道、清胃滌腸的作用。特別是對從事礦石開采、冶金、水泥製造、理發、麵粉加工、棉紡毛紡等空氣汙染嚴重工種的工人,經常食用黑木耳能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
黑木耳被營養學家譽為‘素中之葷’和‘素中之王’,每100克黑木耳中含鐵185毫克,它比綠葉蔬菜中含鐵量最高的菠菜高出20倍,比動物性食品中含鐵量最高的豬肝還高出約7倍,是各種葷素食品中含鐵量最多的。
中醫認為,黑木耳味甘性平,有涼血、止血作用,主治咯血、吐血、衄血、血痢、崩漏、痔瘡出血、便秘帶血等,是因其含鐵量高,可以及時為人體補充足夠的鐵質,所以它是一種天然補血食品。
說起黑木耳,人們就會想到東北,這裡林區面積大,木材資源豐富,木耳產量高;這裡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出產的木耳質地厚軟,富有彈性,不僅口感好,而且營養價值高。
說起東北黑木耳,人們又會想起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此兩處出產的黑木耳早已享譽海內外,是公認的東北山珍。
其中人工栽培的黑木耳是黑省東部山區特產,具有其它地區難以企及的優良質地,尤其是江城這邊的伊縣,是黑木耳全國聞名的產區。
李忠信想到把木耳出口到RB那邊的時候,自然想到了人工培育木耳這個事情。
李忠信和江城農研所那邊打聽了以後,他才知道,我國於20世紀70年代開始利用純菌種人工栽培段木黑木耳,在這個時候剛剛開始栽培代料黑木耳。
在江城或者是黑省這邊,人工培育木耳的大型基地幾乎沒有,都是一些小打小鬧的作坊,或者說是一些林場當中,有那麽一小撮人來用人工培植的技術來人工培植。
江城農研所這邊一直致力於推廣先進的技術下鄉,給江城這邊的農民和山區人民造福。
可是,八十年代初的時候,大多數人都不認木耳栽培的這種技術,更怕栽培出來不賺錢。
李忠信聽完農研所那邊講完以後,他心中立刻就有了計較。
在江城這邊現在不是沒有農民想搞這個事情嗎?那麽,他出錢搞,而且是出資購買土地來建設大型的木耳培植基地,負責技術培訓,負責收購,農民只需要在基地裡面進行管理就可以了。
李忠信心中十分清楚,隨著食用菌精深加工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對集“營養、保健、安全”為一身的黑木耳產品的需求會越來越大,黑木耳生產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必將越來越大。 黑省東北部的江城市這邊,一定要把木耳的培育基地搞出來,不但要搞,而且要搞幾個最大的木耳生產基地。李忠信想要讓人們過幾年以後都能夠吃到好吃而正宗的東北黑木耳。
忠信食雜連鎖超市今後是要開遍全國的連鎖超市,黑木耳這種物品收入囊中之後,也會讓忠信食雜連鎖超市擁有自己品牌的黑木耳。
山野菜,黑木耳,這些好東西,等過上十年八年以後,都會成為老百姓餐桌上的好東西,忠信品牌樹立起來之後,這些都能夠作為忠信公司的主打品牌。
忠信公司和江城農研所是關系單位,董國忠梁國富他們兩個人和農研所的所長薑國軍更是熟識得很,李忠信把他的想法和董國忠梁國富說了以後,董國忠和梁國富兩個人立刻表示支持,並答應下來,把薑國軍介紹給了李忠信和王波兩個人認識。
董國忠的辦事效率很快,當天晚上,李忠信和王波便在忠信魚館包間當中,見到了農研所的所長薑國軍。
薑國軍四十多歲,一看就是八十年代的知識分子,一張古板的撲克臉上戴了一個黑色大邊框的眼鏡。
看到人來了,王波和李忠信立刻笑著站起來打招呼。
賓主落座之後王波便告訴飯店的服務員上菜,寒暄了幾句以後,他十分大方地說道:“聽國忠大哥說,你們農研所的效益很差,而忠信公司和江城農研所是兄弟單位,我決定代表忠信公司給農研所捐贈兩千元人民幣,用於改善農研所經費不足的問題。”
想要馬兒跑得快,好草必須跟上來。
兩千元的人民幣在後世的時候算不得什麽,可是,在八十年代,兩千元人民幣那可是相當大的一筆錢。
農研所和其他的單位不同,做什麽事情還能夠有一些額外的收入,他們一直就是財政撥款,更都是死工資,突然從天而降掉下來了兩千元的大紅包,把薑國軍樂得都合不攏嘴。
有了那兩千元經費的小插曲,李忠信和王波兩個人同薑國軍一會兒就熱絡起來,在吃喝了一會兒以後,李忠信便直入正題。
李忠信把心中想的計劃直接擺在桌面上說了出來。
忠信公司和農研所兩家合作,忠信公司出錢,農研所的人出技術,在江城下邊伊春等幾個主產木耳的林場那邊,建設幾個大型的木耳培植基地。
菌袋和技術方面的這些東西,全部由農研所這邊挑頭來弄,而且農研所這邊還會派出得力的人員隨時巡訪,只要是培植基地方面出現問題,他們要立即把問題解決好。
其他方面,從木耳培植基地的建設,到人員的開資,一直到木耳出產以後的收購,全部由忠信公司負責。
李忠信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現在是八三年,到八四年年初的時候,他要看到大量的木耳上市。
只要培植出來了優質的木耳,忠信公司以市場零售的最高價格進行收購。
也就是說,只要那個林場想要弄這樣一個木耳的培植基地,除了場地員工之外,什麽都不用管,只要是能夠培植出來優質的木耳,到時候林場就將有巨額的收入。
現在是改革開放年,林場的效益大不如往年,有這樣一個機會,如果他們還不能把握住的話,那只能說是林場的負責人沒有擔當。
木耳的培植技術並不高,無非就是菌絲的培養需要專門的人員來處理,再有技術人員指導他們怎麽進行操作,包括指導溫度、濕度、光線等一些重要的事情。
農研所派出的技術人員,農研所那邊正常開資,畢竟是送技術下鄉,正是農研所的本職工作。
而忠信公司在其他方面則給予這些技術人員一定的補助,當地農研所機構派出的人員,每人每天五元錢的補助。
而從江城到下面林場的技術人員,除了來回車票錢農研所方面報銷之外,每天十元錢的補助。
薑國軍在李忠信說完之後,整個人都聽傻掉了。
當地農研所派出的人員,每人每天五元錢的補助,也就是說,這些人每個月光補助的錢就能夠達到一百五十元錢,再加上農研所裡面給他們開的工資,他們每個人每個月就能夠收入兩百元錢,比他這個農研所的所長的工資都要高出一大截。
剛剛從那每個月兩百塊錢的收入思維中緩過神來,李忠信下一句,直接就給他弄傻掉了。
江城這邊農研所的技術人員到下面林場的補貼,居然達到了每個人十元錢,這實在是太瘋狂了,瘋狂到讓他感覺一下子有些接受不了。
薑國軍在這個時候差點就脫口而出,我這個專業的技術人員是不是也可以和農研所的其他人員一樣,到下面幫助林場的人建設木耳培植基地呢?
就在他傻愣著不知道應該說什麽好的時候,李忠信又來了一句。
農研所是江城的重點科研單位,擔負這全江城幾十萬人民的希望,作為農研所的領導同志,定期到下面巡視檢查工作,暫定每個月三百元錢的補助吧!
薑國軍看著李忠信,他的雙眼都開始放綠光了,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在這樣的一個時候,天上突然掉下來一個巨大的餡餅,居然差點就把他砸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