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崇禎本紀》第22章:肥料大王朱由檢
  看完京城商業資料資料,朱由檢仔細進行分析。京城的商業體系已經比較完整了。可供自己插手的行業並不多。

  在這個時代,老百姓生活必需的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都已經形成默認的一個個小圈子,還有行會作為具體的管理者。任何人想要貿然進入必然會受到極大的排擠。

  同樣“衣食住行”,也都有著各自的團體。如果只是開個小鋪子那還不要緊,想要上到一定規模,肯定會受到各種排擠。朱由檢判斷:“嗯,這些行業等我有錢了,可以開個小店去試試水再說。”

  朱由檢仔細研究後發現,現在京城有兩個行業還沒真正成型,自己進入不會受到強有力的阻擊。

  一個是娛樂業。這個行業現在還是以各處秦樓楚館等會館為主,嚴重缺乏大眾娛樂業,民間連個小劇場都沒有。如果開展大眾娛樂的話,應該不會有太大阻力。

  另一個就是肥料行業。這個行業根本就是空白。現在別說化肥,就是農家肥現在也沒有集應的。各家種地還是都靠自己積肥。這才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說法。京城這麽大的城市,起碼有百萬人口生活其中,每天要產生多少農家肥。現在應該都被白白浪費掉了。

  綜合考慮了一下。朱由檢發現,現在最適合他進入的行業就是肥料行業。想起前世滿電視都是什麽3月肥,5谷香的,朱由檢自己打了個哆嗦。以後歷史上不會記載自己是第一代肥料大王吧,好像不太好聽啊。不好聽就不好聽吧,誰叫這個行業阻力小呢。

  畢竟京城中處理生活垃圾的,都是最底層貧民。這些人無權無勢,食宿無著最好收買。就算有什麽黑惡勢力存在,也絕對屬於上不了台面的檔次,清理掉應該還不會引起各方過激反應。

  製作肥料也很簡單,不過就是把糞尿和軋碎的草料混合好,堆積起來,再用泥土一蓋就行了。前世CCTV-9都介紹過,自己撇過一眼。就是漚肥需要的時間比較長。想快點的話,好像得加溫來著。不管了,應該很簡單,找人試試應該就行了。

  朱由檢說乾就乾,他立即大聲叫道:“王承恩,王拌拌?”

  “殿下有何吩咐?”王承恩迅速出現在他面前。

  “走,陪本王去皇莊一趟。”朱由檢著急的吩咐。

  “這?”一聽信王殿下要求前往城外的皇莊。王承恩為難的看著信王殿下,不知該如何勸解。

  看到王承恩的為難之色,朱由檢這才注意到天已經快黑了,“罷了,明天一早去吧。”他也隻好讓王承恩退下,自己按捺住急迫的心情等待第二天的到來。

  第二天一早,朱由檢就和王承恩在護衛陪伴下來到皇莊。一進莊子朱由檢大聲吩咐:“王拌拌,去,你去把皇莊最好的莊稼把式給本王找來。”

  “是”王承恩不敢怠慢,立即向莊內走去。

  不久,一個面色黝黑,躬身駝背看上去足有5、60歲的老農,在皇莊莊頭陪伴下,來到朱由檢面前。

  看得出老農有些不安,低著頭,手不停的在打著補丁的衣襟上摩挲。即沒行禮,也不說話。那莊頭倒是老老實實的跪下磕頭。

  莊頭磕完頭,一看老農還在傻站著,面色大變,嘴一張就要呵斥。

  看到莊頭想要斥責老農,朱由檢擺擺手製止住莊頭。他笑嘻嘻說道:“老人家多大年紀了?你不用害怕,我就問你點種地的問題。”

  老農看到面前的錦衣少年,

笑嘻嘻的問自己話,一點也沒有大貴族的架子,心中的不安少了很多,嚅囁著回答:“小老兒今年42了。”  “42?”朱由檢看著老農滿臉布滿如榆樹皮一樣皺紋的臉,有些不太相信。他心中暗想“不可能吧?前世40多歲都是正當壯年之時,這個老農看上去足有60多了。不對,前世60多的人也沒他老。”

  老農報出的實際年齡和蒼老的外表給朱由檢的感覺,就像前世看到郭德綱和林志穎站在了一起。

  老農看出朱由檢似乎不信又追了一句:“小老兒生在萬歷九年,今年剛好42。”語氣中竟然帶著一絲驕傲之意。

  朱由檢看他不再緊張,就繼續問道:“老,老人家您做了這麽多年農活,咱們現在給地裡施肥嗎?都用什麽肥?一般用多少?”朱由檢心裡有些別扭,他這是第一次稱呼42歲的人為老人家。不過看到老農蒼老的面孔,他又想不出別的稱謂。

  “用,怎麽不用。”老農聽到貴人問的是這些問題,略微有些詫異,不過這些問題就是他成年乾的農活,倒不用他費心思索。他開口把他的經驗一一說了出來。

  聽老農的敘述, 朱由檢這才知道,現在的農業雖叫精耕細作,但實際還處在一個很粗獷的時期。和前世所提的精耕細作有著很大的差別。

  朱由檢的皇莊,在這個時代應該算是比較高級的種植所了。可皇莊裡各種農用工具依然不全,大量農活還都在采用人力,只是勉強采用了牛耕。肥料是再用,可單憑農莊和周邊又有多少肥料可撿。用的最多的還是草木灰。田地肥力不夠,不能連年種植,必須輪耕。就是每年都有些田地不種,讓它自行恢復地力,所有田地輪流耕種。

  這樣就算皇莊的土地都是上好的水澆地,畝產也就2.5石(約合400斤)上下。最好的年景也就不到4石。皇莊的佃戶雖然不用交田賦,但租子也是極重的。老農雖然不說,可看他的打扮也知道,他的家境是比較艱難的。

  朱由檢看看旁邊滿面油光的莊頭,他的衣服雖然舊可沒有明顯的補丁。莊頭和老農的外觀形成鮮明的對比。

  朱由檢明知皇莊租稅肯定被莊頭貪了許多,但他並不準備追究。主要是他現在需要的是和光同塵。有道是,出頭的椽子先爛,他是絕不準備冒頭的。他是大明的藩王,不去貪錢反倒跑去主持正義,那不是自己在找別扭嗎。

  朱由檢拿出一個銀豆扔給老農,口中說道:“你講的不錯,賞你的,你繼續說。”

  從老農的口中朱由檢弄清楚了,現在的農民已經有了施肥、追肥的概念。只是苦於肥料來源短缺,沒法大規模應用。像這個老農自己就會漚肥,只是規模很小就是,他也沒有形成清晰的步驟和理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