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正統天命》第20章 都是老把式了
  第二十章

  楊尚荊聽了忠叔的分析,也是點了點頭。

  還是那句話,京師之內,廠衛還是消息渠道多樣化的典范,別管什麽車船店腳牙,隻要想在京師這一畝三分地兒裡混出點兒名堂來,肯定要看著廠衛的眼色辦事兒了,不說徹底投靠了做狗腿子吧,但是最簡單的情報提供還是要有的。

  所以在京師名妓的身邊安插一個探子,這種操作簡直是太應該了,畢竟名妓接觸到的都是上層人物,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有著特殊的含義,在青樓喝大了之後,無意中說出來的一句話,就有可能包含重要的信息。

  而放棄這樣一個名妓,也就是廠衛自己切斷了一條消息渠道,用來監視自己這麽一個被貶謫出京的七品小官兒,這樣的手筆顯然是不小的,遍觀整個內廷,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實力的,也就隻有金英一人。

  “薑……果然還是老的辣啊。”楊尚荊歎息了一聲,扭頭看了看身後的馬車,第二輛裡坐著的是女眷,第三輛車裡放的是財貨,第四輛車裡則坐著蔡大家和她的丫鬟。

  忠叔點了點頭,應了一句:“是啊,能夠把自己的積蓄拿出來一大半,連同皇帝賜下的田產都拿出來修廟,為先帝祈福,這種決斷可不是一般人能下的,也是他精明,否則現在內廷又哪裡有他落腳的地方?”

  人一想下什麽結論,總想著引經據典一番,以證明自己判斷的正確性,這一點楊尚荊表示理解,畢竟忠叔現在不是在自說自話――金英的確是給明朝的歷代先帝修了廟、請了和尚念經祈福的,也正是因此,他才得以在王振幾乎統治了整個內廷的情況下,依然保留了正統皇帝的信任,站住了內廷的第二把交椅――宦官的地位全靠聖眷,和資歷沒有任何關系。

  “這金英……還真是好大的脾氣啊,不過一個家奴,就這麽不聲不響地和我較上勁了。”楊尚荊歎了口氣,用手指彈了一下車窗。

  忠叔搖搖頭,糾正道:“能夠歷事四朝而不倒的太監,可不是什麽意氣用事之人,他應該也是看出了少爺的不凡之處,畢竟能夠臨機決斷,放棄了翰林清流的好前程,殺了他的家奴自汙,然後從京師這個大漩渦裡面抽身而退,甘做一任縣令的人,不多。”

  我就是挖空了心思想要跑路而已,畢竟京師這趟渾水裡面,楊榮嫡次孫的光環不僅僅是保命的護身符,更是催命的閻王帖啊,至於縣令和翰林之間的差距……我一個二十一世紀的大三學生,對這倆沒有什麽可挑剔的啊,怎麽就這麽高大上裡?

  楊尚荊沉默裡一下,然後轉移了話題:“那麽,我們應該如何去做?身邊跟一個廠衛的眼線,總是不那麽讓人舒服的。”

  忠叔背對著楊尚荊的臉上露出了一個略帶猙獰的笑容,語氣裡卻全都是淡然:“廠衛的探子嘛,仁宣二朝以來,老仆下手處理的,沒有一百個也有八十個裡,少爺還請放心把,留不下什麽後患的。”

  楊尚荊聽了這話,點了點頭,慢慢靠在裡座位上。

  所謂的仁宣之治,在位就一年的仁宗朱高熾,和在位十年的宣宗朱瞻基,就真的那麽體恤民力,創造了一個太平盛世麽?

  這純粹是文官兒們的唱讚歌,給皇帝陛下灌灌迷湯,聽著高興也就得了,真拿這個當真,簡直就是天字第一號的大傻帽。

  朱高熾還好說,一年的功夫能夠擺平榆木川之變留下的爛攤子就不錯了,然而朱瞻基登基之後,

在北方興兵討伐韃靼,瓦剌這些元蒙殘黨的次數和頻率也不算低了,家裡還有個不省心的二叔想學著爺爺來一場靖難,這些活動裡面可都有楊榮的影子,之前那個楊戩的記憶力可是記得清清楚楚的。  農耕年代的盛世,要的是十年生聚十年休息……然而仁宣兩朝,生聚個屁,休息個屁,本質原因還是文官集團欺負皇帝圖樣圖森破,真的拿衣服,把朱重八、朱老四兩代皇帝留下的皇權集中制度進行了一系列削弱之後,給很傻很天真的皇帝戴高帽的,楊忠說他處理過廠衛的探子,實際上就是文官集團擺脫廠衛監控的一個最有效的手段,隻有文官本人擺脫了廠衛的監視、文官兒的家族擺脫了廠衛的控制,這才好在下面搞點兒小動作。

  否則, 都像朱重八在位那會兒,大臣晚上吃了啥、放了幾個屁、寫了什麽詩皇帝都知道,那還玩個毛線。

  楊尚荊這邊剛剛閉上眼睛沒多久,就聽外面傳來馬蹄聲,然後一個中氣十足的中年人問忠叔:“老丈,前方馬上就要到通州裡,楊大令此番南下,欲走水路還是陸路?”

  所謂通州,便是借著京師漕運興起的通濟之州,換成地理學角度,那就是交通運輸對城市的影響,後世號稱火車拉來的那一票城市,比如鄭州、株洲之類的,和這個也差不多。

  忠叔沉吟了一下,然後說道:“不知成國公有何安排?”

  那人笑了笑,很憨厚地回答道:“國公隻說,這一路上直到順天府,皆聽楊大令吩咐便是,我們這二十多人也不過是行伍間的廝殺漢,正巧偷個懶。”

  忠叔應了一聲,然後說道:“我家少爺剛剛躺下,這會兒應該是睡了,待他醒來,老夫問問再做決定吧,看看他有沒有什麽成算。”

  那漢子答應裡一聲,然後騎馬走了,楊尚荊不由得歎了一口氣,忠叔是一個合格的侍從兼幕僚,無時無刻不在維護者他這個做少爺的權威,沒有絲毫的僭越,或許當年楊榮把他派在自己的身邊,就有著這樣的考量吧?

  “忠叔自行決斷也便是了。”楊尚荊有些無奈地說道。

  忠叔沒有搭茬,而是說道:“依老仆來看,還是走陸路比較好些,後半程轉水路也是好的,這樣能慢一些,給建安家中留下足夠的時間應變,派人北上。”

  楊尚荊點點頭:“那就依忠叔的吧,我們走陸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