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正統天命》第348章 剿倭前奏(下)
第三四八章

科舉製的本質是要把教育權,或者說是對經典的解釋權從世家大族的手裡奪回朝廷,打破以五姓七望、關隴軍頭等大族對知識的壟斷的,這事兒從隋文帝就開始鼓搗,自覺牛逼不解釋的大業皇帝玩科舉不痛快,還特麽搞了個征高句麗,把自己玩兒沒了,也沒玩出來什麽花活來,一直到了唐太宗貞觀十六年,曲阜孔家的孔穎達在天可汗的授意之下,不情不願地鼓搗出那本《五經正義》來,才算是有了個分曉。

然而吧,就是二十世紀的時候,面對反壟斷法,大資本家們都知道要分散股權、層層控股,更何況當時壟斷了千多年教育權和經典解釋權的門閥士族了?所以哪怕唐太宗再吊炸天,哪怕天可汗陛下在不要臉,都先扔出來《氏族志》這種玩意了,從中樞到地方還是在扯皮,一直特麽扯到了唐高宗永徽四年,這才頒行天下,這裡面,中央和地方、皇權和相權、官府和鄉賢之間的扯皮可不要太多。

畢竟吧,做皇帝的看見當朝的宰輔們要麽姓崔要麽姓盧要麽王要麽姓李,要麽就是這幾家的親朋好友,誰都得頭疼,這就和開公司的董事長看見總經理副總經理都是一家人的時候的心情,是一樣一樣的,所以皇帝要拔擢這幫人之外的新人,而這幫人為了自己世代的榮華富貴,肯定是要反抗的。

不過吧,科舉制度比九品中正製再先進,也有時代局限性,這是沒奈何的事情,終整個中國的封建時代,人治都是大於法治的,科舉裡面自然也是這個情況,有才沒有卵用,答對題了也沒有卵用,想要得個好名次,你還要符合出題者的心情,比起五百年後的全國一套卷,科舉就是垃圾。

正所謂“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楊婚喪假的穿越也是帶有蝴蝶效應的。比起原本的歷史線,經過楊尚荊這條攪屎棍一攪合,整個大明朝的朝堂上都特麽亂成了一鍋粥了,原本王振一家獨大、壓著外朝狠揍的場面根本沒有徹底鋪開,就直接被楊尚荊一拳打沒了,現在內廷和外朝撕逼,那才叫一個旗鼓相當,所以這正統皇帝的心情,自然也是大不相同的,哪怕是出了同樣的題目,最正確的那份答案,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楊尚荊覺著商輅夠嗆,也是有道理的。

不過話說回來,科舉這玩意就沒個定數,按照當時那個楊戩的考卷,二甲三十三名這個名詞可就低了,不說狀元榜眼探花,二甲的傳臚總也有能力爭一爭的,然而當時皇帝陛下要打壓外朝影響力,自然不能讓楊榮的孫子牛逼牛逼真牛逼了,所以說,這裡面還要摻雜上政治因素,著實複雜得很。

特麽萬一皇帝陛下一開卷看見浙江兩個字,想起來正在台州裝逼的楊尚荊,直接給了個落榜……那就特麽冤死了。

“人情社會啊,去他娘的。”楊尚荊一邊兒想著,一邊兒走進了備倭衙門,心裡暗自罵了一句,到了值房,就看見陳景明從桌子後面站了起來。

楊尚荊沒等他施禮,直接擺了擺手:“且住了罷,景明你且寫一封文書留檔,隻道備倭衙門巡防千戶所所部並台州衛水軍千戶所出海練兵,理由嘛,這永寧江畢竟不是甚麽大江大河,比起海上之波濤,究竟少了些風波,我備倭衙門新近自軍戶之中招募之人,多有不習水性者,總要多多訓練才是,這‘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的口號,總也要放上去的。”

就他自己現在這個手法,

寫出來的字不是狗爬,也離著正宗的台閣體差了太遠,寫奏疏這種事,還是不要自取其辱的比較好。雖然不知道這種事兒楊尚荊為什麽不自己寫,偏偏找上了自己,不過他還是沒敢多問,畢竟現在整個備倭衙門裡面,楊尚荊還是無可爭議的老大,他安排誰幹什麽事兒,還真就沒人敢直接拒絕了,他要是知道楊尚荊現在還在天天苦練“屬於自己的軟筆書法”,只怕是要生出些別樣的心思的。所以陳景明愣了一下,點了點頭,就說了一句“下官省得”。

楊尚荊四處打望了一番, 見韓安材不在此處,不由得問道:“卻不知韓安材現在何處?這外出練兵,輜重、糧餉總是要調撥的,若是沒了他這個戶部的主事,只怕你這存檔的文牘都不好書寫。”

打仗嘛,輜重運輸也是頭等大事,就古代這個運力,跟著軍隊運輜重,那幫運貨的民壯消耗的糧草只怕要比上戰陣的士卒還要多,楊尚荊就一個文科生,放嘴炮、出主意的事兒乾乾還可以,落到實處上,實際上他也是一臉懵逼的,還得去找專業人士來解決,就比如在戶部打熬了很舊的韓安材。

陳景明連忙答道:“郎中前日裡上呈南京兵部的公文,如今算是有了回信,徐司馬要先調撥一半的軍需前來,韓主事前去庫房清點原有的軍器糧草了,怕是要過些時候才能回來。”

看了一眼楊尚荊的眼色,陳景明繼續說道:“至於剩下的,只怕是要先供應了南方的豐城侯之後,才能運來。”

楊尚荊點了點頭,表示理解:“有東西運來便是好的,如今這麾下的弓箭手,都不敢放開了練箭了。你且書寫公文,本官還要找徐總旗聊上一聊。”

想要調兵,總也要和徐尚庸這個名義上的總旗、實際上的巡防司千戶聊一聊細節的,只不過看著楊尚荊轉身出了值房的背影,陳景明就有些感慨,有一個底子硬的領導就是好,先不說巡防千戶所那幫弓箭手每天消耗的箭矢數量多麽驚人了,單說這新呈上去的奏疏,都快把一個備倭的千戶所武裝到京師禁軍的地步了,不得不說能在楊尚荊手底下做事兒,也算是這幫士卒的幸運了。

已更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