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正統天命》第344章 橫插1杠
第三四四章

朱祁鎮現在已經擺明了態度,有些不太信任內廷的這些辦案機構了。

因為郭敬在內廷的地位,著實是太高了些,之前受他的信任,也太重了些,一來一去的就已經在他的心裡砸開了一個縫隙。

所以,按照常理,兵部尚書徐晞下到錦衣衛獄的選擇,可能要好一些的,畢竟外朝三法司那幫人自從王文、陳鎰等人突然反水了之後,在他的心裡就不太聽他的調動了,到時候徐晞一旦有個好歹的,或者有個嚴刑逼供之類的,他這個做皇帝的也不好實時掌控,可就是因為那個縫隙,他選擇了將徐晞投入刑部大牢,因為他突然覺得,比起內廷的蒙蔽,外朝的據理力爭,可能是對他更好一些的表現。

反正從法理上來講,投入刑部天牢比投入錦衣衛獄,更加地合法一些。

總體而言,這是一個比**下限的社會。

在沉悶的氣氛之中,外朝的文武又上奏了一些不痛不癢的小事兒,今天的朝會也就算了結了,本來還有太常寺那幫跳大神的神棍想蹦出來刷一下存在感,說道一下京師地震是上天示警,朝中出了奸佞的事兒,結果被站在班中的陳循用眼睛給瞪了回去。

和上次一樣,今天給皇帝下的猛藥是在太狠了些,皇帝已經有了很大的情緒波動了,再蹦出來拿天人感應這種大家都知道是放屁,但是沒人敢說出來的“天理級別的屁”說事兒,只怕皇帝會瞬間爆炸,萬一精神失常了,學者他高祖父太祖皇帝朱重八玩個大開詔獄、大開殺戒,大家可都是吃不了兜著走的。

“如今大局已定,便要看看內廷下一步棋,該怎麽走了。”回到了內閣,曹鼐就歎了口氣,語氣中卻是聽不出有絲毫的欣喜。

有道是天威難測,誰知道皇帝陛下在經受了兩記實錘之後,會不會突然間人格分裂,乾脆玩個破罐子破摔?反正大明朝家大業大的,仁宣之治雖說吹出來的的成分居多,可到底也是有些底子的,不然不會讓內廷主導著去搞什麽麓川之役,這一代君主只要不學周幽王玩個烽火戲諸侯之類的戲碼,殺幾個大臣、重臣玩玩,根本傷不到社稷的根本。

畢竟相比於蒙古人那種玩類似天竺種姓制度的統治,老朱家的統治對內地的地主階級還是更友好一些的,哪怕比**下限,也要支持朱明王朝而不是元蒙再來。

再總而言之,這依舊是個比**下限的社會。

陳循點了點頭,應和道:“萬鍾兄所言甚是。不過循觀今日陛下之神采,對內廷那位,當已起了疑心,我等外朝諸臣只需靜觀其變,也便是了。”

兩人正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話,卻聽見那邊馬愉怒而拍桌,兩人循聲望去,就看見馬愉雙目圓睜,雙手舉著一本奏疏,就想要將它生生撕扯碎了一般,剛剛進門的楊溥也是一愣,馬愉字性和,那脾氣是真的很“和”,入內閣這麽久了,也沒見他發這麽大的火兒,楊溥這個做老師的都不由得開口問道:“性和,卻是看了甚麽奏疏?”

馬愉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臉上全是怒色:“寧王朱權上書,稱閩、贛、浙三省之間礦盜蜂起,王府產業備受威脅,請求陛下調撥人馬,予以保全。”

礦盜造反,現階段實際上就是裹挾流民,如同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質量上沒有太多的提升,那些操縱著礦盜的大家族也不敢玩得太大,一旦失控了,他們都得跟著死全家,現在三省齊齊用力剿匪,這幫礦盜別禍禍藩王產業了,就是出那一片大山都成問題,而且要求朝廷調兵,不是恢復藩王的三衛親軍,

和造反也不搭邊,馬愉不應該這麽生氣的。所以三個內閣大學士沒有插嘴,聽著馬愉繼續說道:“這奏疏上還說,寧王夜觀天象之時,見將星起於浙江,近日又有民間傳聞,言總督寧波、台州、溫州三府備倭事宜之南京兵部郎中楊戩楊尚荊,上應天心,乃是文曲星下凡,觀其戰績,確有儒將風采雲雲,欲保舉楊尚荊參讚贛東剿匪軍務。”

剩下的三個內閣學士相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憤怒的神色。

於謙想著聯絡周王、谷王給皇帝來一發,大家都是隱忍未發,就怕突然壞了好事,可是這特麽寧王朱權橫插一杠,到底是要幹嘛?嫌著外朝事兒太少了、最近太順溜了?要知道,楊尚荊現在可是外朝力挺的,寧王再給來這麽一下子,皇帝是肯定要想多的,本來因為離間了王振和皇帝關系的大成功,只怕瞬間就要化為飛灰。

畢竟……寧王朱權和其他的藩王不一樣的,倒不是說輩分什麽的,實在是太宗皇帝這一脈欠著人家人情呢,當年太宗皇帝還是燕王的時候,起兵靖難,就從寧王手裡拿過軍權,許諾和人家共治天下,結果成功了之後,就把人家的封地給遷到了江西,不過寧王朱權倒也是認命,從那會兒起就開始修道,和天師府的第四十三代天師談玄論道,去年人家的專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冊》總共八卷,還被收入了《正統道藏》的《續道藏》裡面。

所以說,就寧王這個身份,就寧王和天師府天師張宇初之間的關系,就寧王在道教裡面這個地位,人家說楊尚荊文曲星下凡,那從欽天監到太常寺,那幫神棍有一個算一個都得跪,從六科到都察院,那幫噴子有一個算一個都得閉嘴,畢竟……“敬鬼神而遠之”並不是否定鬼神,大家還靠著天人感應噴人呢不是?

“倭寇乃是外虜,窮凶極惡,礦盜不過癬疥之疾,事有輕重,這職司……不可輕動。”楊溥沉吟了一下,加重了語氣,算是給這件事定了調子,“待倭寇平滅,若礦盜未息,再許楊戩揮師南下,平滅礦賊不遲。”

已更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