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正統天命》第113章 對鄉賢們舉起竹杠(上)
  第一一三章

  建了個群,有什麽話可以來群裡說:573510629,群名就是書名

  同樣是前圖書管理員,同樣是玩辯證法的,楊尚荊沒有別的優點,自知之明還是有的,無論是往前數那位寫了五千來個字兒的,還是往後數留了五卷典籍的,都要比他這個半路穿越的強出幾百光年去,這幾百光年還是多方面的,囊括了從情商智商到文韜武略的各個方面,所以面對他們都沒法給出有效解決方法的問題,楊尚荊決定先放一放。

  五百來年之後實現不了,興許一千五百年之後就實現了呢?夢想總是要有的嘛,這和“麵包會有的,一切偶會有的”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所以放下煩惱的楊尚荊,直接把審查流民的事兒丟給了李繼等人,自己則待在書房裡,開始謀劃自己真正搞事情的第一步——擴編巡檢司弓手。

  按正理吧,巡檢司的弓手就和縣衙的差役一樣,吃著縣裡財政飯,也是有編制的,然而那個被楊尚荊滅門的黃家,給了楊尚荊最好的財政支持,來擴充一下人員的規模,雖然說黃家先被衛所那邊搜刮了一番,可是瘦死的駱駝到底比馬大,就從他們家裡抄出來的東西,楊尚荊保守估計一番,能夠他養上五十人規模的披甲精銳了;

  而和給劉琪下毒的殺手,則給了楊尚荊最好的理由來擴編,流民罪惡滔天啊,連官老爺都敢刺殺,這還了得?官不聊生,民何以聊生!所以這事兒只要往提刑按察使司衙門一捅,就是沒有楊尚荊私人關系在裡面,也是能通過的,加上省財政、台州府財政撥款,楊尚荊保守估計,這個規模能從五十人擴大到七八十人,下狠手搜刮一下過往客商,能把規模直接提到一百人。

  當然啦,楊尚荊現在也就給自己搞事情預備一點兒人手,打上一個底子,披甲之類的還是太過驚悚了,那和跳出來喊“老子要造反”沒有任何區別,兩個人一張弓乃至三個人一張弓,人手一把刀,也就是裝備的極限了,所以隊伍的規模就可以適當擴大一些了。

  不過在真正組建巡檢司新的弓手隊伍之前,楊尚荊還是有一件事兒要做的,那就是會見一番縣裡的鄉賢們,黃家掌握下的佃戶數量還是不太夠,城裡這幾天抓出來的流民質量有不好,所以想要上好的人力資源,還得去找鄉賢要,畢竟他要編組的是精銳,可不是KMT抓壯丁,抓到一百個人就能給個營長那種。

  至於和楊燁說的那番話,什麽招收隱戶以安民心之類的……嗯,應付上官的話大概就和後世的政治許諾差不多,誰當真誰就輸了。

  於是在黃岩縣的館驛裡,全縣能說得上話的鄉賢,有一個算一個,全來了,一個兩個瞅著楊尚荊的眼神,那叫一個惶恐,生怕楊尚荊來個摔杯為號,把他們一網打盡了。

  “自本縣上任以來,這黃岩縣也是多事之秋啊。”楊尚荊坐在上首的位置上,直接開始裝逼了,“現實城南查出隱匿丁口、裡長教子無方、主簿屍位素餐,再是城南黃家私藏甲胄、裡通倭寇、蓄意謀反,又是縣主簿劉琪被賊人暗中謀害,本縣深感有負聖恩啊。”

  這話說的冠冕堂皇,底下這幫鄉賢聽了,臉色要多精彩有多精彩,要不是一個兩個也算有點兒演技傍身,估摸著都能直接吐出來——你來了就來了,不遵循“皇權不下縣”的封建帝國主義地方政治基本法,老老實實做個人形圖章,偏要和我們唱反調,然後仗著自己操作足夠風騷,直接一波反殺,現在又把責任一推二五六,你良心不會疼麽?

  然而他們當然是不敢說什麽的,為了壯聲勢,楊尚荊不光把三班衙役、巡檢司弓手裡面賣相好的調來三十來人,還把衛所士卒找過來二十個,現在站立兩廂,一個個殺氣凜然的,配合上楊尚荊那光榮歷史,誰敢扎刺?

  楊尚荊把這些人的表情盡收眼底,臉上帶著笑意,嘴上卻是歎了口氣:“今日在座的諸位,也是我黃岩縣裡有頭有臉的了,本縣今日請你們來,就是為了商討一下,如何把黃岩縣的民心,從接連不斷的命案之中恢復過來。”

  這些富戶互相看了看,都沒敢說話,什麽民心?還不是他們這肚子裡吊起半天高的心?從黃家被滿門屠戮、張家集體收押之後,就連城西最生猛的劉大膽都哆哆嗦嗦地灌下去二斤酒,然後歪歪扭扭地跑去城東龍王廟裡磕頭燒香,更何況其他人了。

  想到張家, www.uukanshu.net 就有人將目光落在了楊尚荊下首的位置,那裡坐的就是張同和,昔日威嚴無比、在黃岩縣頗有些言出法隨之能的老頭兒,此刻是面色蒼白、雙目無神,枯木一樣坐在那裡,雖然體型富態了不少,不像是在大牢裡受了什麽罪的模樣,可誰知道到底這是吃胖了的,還是直接被打腫了的?

  一看沒人說話,楊尚荊就歎了口氣,把目光落在了張同和的身上:“張家的家主,你有何良策啊?”

  楊尚荊敢肯定,經歷了他那麽長時間的心理戰之後,這老頭兒已經瀕臨崩潰了,說是被他馴服了也沒差哪兒,所以雖然有些不甘心,雖然還擔憂著這老頭兒出獄之後繼續和他對著乾,他也得捏著鼻子把這老頭兒放了,畢竟……黃岩縣最近死的人也的確夠多的了。

  張同和聞言,哆哆嗦嗦地站了起來:“回縣尊的話,古語有雲,‘倉廩足而知禮節’,老朽以為,若是想安定我黃岩縣民心,須得我等鄉賢廣設粥棚……”

  說到這裡,他看了楊尚荊一眼,略有呆滯的目光裡,就倒映出楊尚荊似笑非笑的臉來,於是他話鋒一轉,直接改了口:“須得我等鄉賢捐銀納物,由縣衙出面,廣設粥棚也好,慰勞縣中古稀老者、總角稚子也罷,讓縣中百姓知道縣尊的仁義、大明的寬宏,這民心自然也就定了。”

  張同和的路數粗暴直接,花錢買平安,而且一切榮光歸於寬宏、仁義、睿智、英明的楊縣尊,我都交保護費了,你總不能再和我過不去了吧?

  於是乎,他看著楊尚荊臉上漸漸浮現出來的滿意笑容,暗自松了一口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