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正統天命》第265章 心累
第二六五章

 等到了李信給他安排的館驛,楊尚荊緊繃的神經這才松開,整個人堆坐在床上,額梢鬢角上汗水滾滾而下,整個人都略顯無力地靠在了床頭的牆上。

 剛剛和李信的那一番對談,雖然沒有什麽唇槍舌劍,甚至沒有什麽你來我往,但個中凶險,卻遠不是什麽刀光劍影能夠形容的,而耗費的精力,也比他當時在永寧江碼頭處與倭寇血戰來的還要疲憊一些。

 “勞心者治人,嘿!”楊尚荊深吸了一口氣,然後慢慢地吐出來,嘴裡無意識地念叨了這麽一句話。

 擦了擦頭上的汗水,楊尚荊站起身來,舒展了一下身體,現在已經和李信敲定了交易的相關內容和細節,等下的酒席上,也就沒有那麽多的破事兒了,喝點兒小酒,吃點兒好肉,回來睡上一覺兒,裝模作樣的查查帳,就可以安安穩穩地回黃岩縣過個大年了。

 他敢肯定,等這個接風宴過了之後,李信就會找個借口去其他衛所監察冬訓情況,留給他時間,收攏一下昌國衛的這幫明軍軍官,而且這個理由不是一般的好用,明代的衛所士卒嘛,也就是比農夫強一點兒的水準,操練的時間也就集中在了農閑時節,這寒冬臘月的,地裡沒什麽活兒,正好是操練的好時候。

 就在這時,忠叔敲了敲門,走了進來,他身上沒有什麽職司,也沒再備倭衙門掛一個什麽官銜,純粹是楊尚荊的私人幕僚,所以剛剛並沒有跟著說一句一起去備倭都司衙門,這會兒聽說楊尚荊已經回來了,連忙趕過來問問,到底衙門裡面出了什麽事情。

 楊尚荊也沒沉吟看,直接將剛剛發生的事情和忠叔說了一遍,忠叔的眉頭隨著情節的發展而不斷皺起、展開,等到聽到李信打算放棄昌國衛、海門衛兩位主導權的時候,臉上的皺紋都隨之深邃了起來,不過他聽著楊尚荊依舊在講述著事情,也就沒有打斷他。

 可就在這個時候,門口傳來了楊家一個家丁的聲音:“少爺,館驛這邊已經備好了熱水,只等少爺前去沐浴了。”

 楊尚荊眉頭就是一挑,對這門外說道:“告訴他們,暫且把水留著,吾這邊尚有些事體需要處理,自然前去沐浴,不會誤了晚飯的時辰。”

 那侍衛應了一聲,也就退了下去,門口傳來了楊家家丁“慢走”的聲音,楊尚荊搖了搖頭,吐出了一口氣,家丁送走的那個,明顯是李信安排在自己這裡伺候的士卒了,身份嘛,肯定是李信親兵之中的親信了,除了保護之外,更多地起到一個監視的作用,方才自己和忠叔說的這些話,雖然不是什麽不能對人言的機密,但是被李信手底下的親兵聽去,總歸是不好的。

 所以他壓低了聲音,將下面的話和忠叔說了一遍,忠叔眯著眼睛聽完,不由得感慨了一聲:“這李信……好大的手筆,好大的魄力,到底是個能以建文朝遺老之後出任浙江都指揮使的人物,這一次性將昌國、海門兩衛盡數交付與你,加上溫州府盤石衛的邢宏放,少爺在這浙江三府之中的掌控能力,已經快要超出他李信了啊。”

 原本的盤石衛指揮使何有才,走的是成國公的門路,雖然在他李信之下,屬於標準的下屬,但在整個勳貴體系裡面看來,也不過是遊離在整個浙江都司體系外的人物,哪怕他姥姥不疼舅舅不愛,可李信想要動他,也得先估算一下成國公朱勇那邊的態度,畢竟勳貴,是好面子的,至於其他幾個衛所,也有和何有才仿佛的指揮使。

 所以有時候罵李信一句“軍令不出昌國衛”,也是有道理的,人家身後站著各路諸侯,憑什麽聽你一個建文遺老之後的指揮?

 而現在呢?盤石衛落入了楊尚荊的手裡,可以說是全盤掌控了,海門衛那邊,從杭州前衛調過來的指揮使,本身就和孫原貞、方廷玉、軒輗等人走的很近,再加上李信自己的提點,肯定是不會給楊尚荊設置什麽障礙的,昌國衛這邊,即將從杭州右衛換防過來的指揮使,也是一個情況。

 再加上楊尚荊現在不光是他們的正管幹部,身後還站著外朝的一眾大佬,那些原本不太聽李信指揮的指揮使,也得老老實實聽指揮了,所以忠叔說楊尚荊在浙江南部沿海三府衛所之中的影響力,已經某種程度上超越了李信,還是很正常的。

 楊尚荊搖了搖頭, 這中明面上的指揮權,並不是他想要要的,他實際上追求的,是那種“支部建在連隊上”的絕對控制,可是這種組織程度,是忠叔見所未見的,就是說出來,忠叔想必也會以為楊尚荊在異想天開,所以他歎了口氣,說道:“說到底,也不過是一場雙贏的交易罷了,戩在這三府之地備倭,若是有功勞,自然繞不過他這個備倭都司的總兵,可若是有了敗績……”

 搖搖頭,楊尚荊繼續說道:“他李信卻可以輕松將自己撇出去,畢竟從指揮層面上而言,戩這個南京兵部郎中,卻是和他李信平起平坐的,都算是中央直轄,區別也就是轄區的大小不同罷了。他那個侄子李行李璞寓,也不過是來這備倭衙門熬些資歷罷了,和徐尚庸這種魏國公嫡子之中算拔尖兒的人一起扛過槍,交情有了,資歷夠了,以後升遷也是順當,他也是算計好了,戩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將他這個侄子直接往戰局最危險之處派遣,更不會把戰敗的黑鍋往他侄子的腦袋上扣,穩撈功績的事兒,還不是穩賺?”

 忠叔挑了挑眉毛,笑道:“於他是劃算,於少爺而言,也不是甚麽吃虧的買賣,如此雙贏只是,少爺何故歎息?不若就這這個底子,直接從沿海軍戶、民戶之中挑選一部分良家子,另組一支軍隊,直接轄在備倭衙門巡訪千戶所下,如何?”找本站請搜索“”或輸入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