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正統天命》第292章 牽1發而動全身
第二九二章

 聽著這幫鄉賢說完了自己剛剛編出來的“免債計劃”,楊尚荊的臉上笑容更盛了,因為這幫鄉賢很是識趣兒,哪怕是這五家裡面體量最小的那家,都直接砍去了六成的債務。

 有了這個好頭兒,到時候把這消息往外面一放,哪怕是黃岩縣這些個有資格放債的地主裡面,體量最小的那個,都不敢再收利息了,而拋出去這些利息,剩下的那點兒本金……根本就不叫一個事兒啊。

 所以楊尚荊點頭笑道:“諸位鄉賢果然都是熟讀孔孟之人,和方才那劉員外截然不同,深明大義好啊,深明大義好啊。”

 站起身來,楊尚荊的聲音裡滿是感慨:“有這樣的鄉賢,何愁我黃岩縣百姓不能安居樂業?本官這便派人傳訊,將諸位的義舉張榜貼將出去,曉諭縣中富戶,以為榜樣!”

 說完,也不看五個人臉上的表情,楊尚荊大喝了一聲:“來人,將五位鄉賢之義舉寫下,即刻張榜,著人去工房,讓他們將牌匾即刻刻好,明日送到張家去,吩咐下去,不要害怕什麽逾製,直接用本官的縣令儀仗便是!”

 兩個皂隸高勝應是,一個往工房去了,另一個直接跑去主簿衙門找馮毅去了,畢竟辦事要走程序,縣裡的一應文牘、卷宗,可都是從主簿那兒發出去的。

 而地下的這幫鄉賢,一個個的臉色瞬間發青、發白,倒不是氣的,純粹是嚇的,這尼瑪……楊尚荊這招天外飛仙之後,他們在黃岩縣的范圍內,也就不用和其他的“同道”見面裝逼了,肯定是要恨死他們的。

 畢竟板子只有打在自己的身上才算疼,沒有過來直面楊尚荊這個郎中的威壓,肯定會覺得他們這五個人都是特麽的慫蛋,不敢和楊尚荊這個郎中據理力爭,至於那位劉員外的下場……誰還會去管?

 可是事已至此,他們也沒有掀桌的本錢和能耐,一個兩個也只能站起身來,對楊尚荊躬身施禮,口稱“郎中仁德”。

 楊尚荊擺了擺手,歎了口氣,說的話是感慨,可那語氣聽起來,就是在裝逼:“既然諸位鄉賢已經盡了自己的一份心力,未曾忘卻自己教化鄉裡的職責,本官身為一縣父母,自然也不能沒有什麽表示。”

 停頓了一下,楊尚荊把嘴一咧,笑道:“剛巧,本縣今年上半年尚有許多賦稅盈余,錢糧不說滿倉,可比之往年,卻也是好了不少的,故此,本官當即刻修書,送往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孫藩台處,請以本縣上半年之盈余,補貼諸位鄉賢損失之本金。”

 黃岩縣這個縣衙……它富啊!

 楊尚荊剛剛到任那一會兒,可是狠狠地敲詐了一下本縣的鄉賢,那一次逼捐差點兒讓這幫鄉賢把家裡的陳年舊糧全都拿出來了,堆得那叫一個滿倉滿谷,就是銅錢都有了一大堆。

 然而吧,還不等那些錢糧花完,他楊尚荊搖身一變就從正七品的知縣變成了正五品的兵部職方司郎中了,原本掛靠在本縣巡檢司下面的那些壯丁,也跟著鳥槍換炮,從賤役變成軍戶。

 而因為備倭衙門的本質,是北京外朝和內廷大佬們撕逼之後折衷出來的結果,在浙江浙一畝三分地上,可以說是備受重視,北京那邊看著,南京這邊盯著,浙江這邊三司一起跟著提攜,錢糧、軍械之類的就沒斷過,而且吧,都特麽是精品,別的不說,單單是軍械,就都是南京軍器監造出來的最頂級的貨色,一刀砍斷尋常衛所士卒的鋼刀都是小意思,糧食更是新糧。

 所以這幫鄉賢被逼著捐出來的錢糧,就一直那麽堆著,加上入秋之後這麽一場大雨,太過潮濕了些,都特麽快要發霉了,這個時候,不把它們“補貼”給鄉賢們,還等什麽?

 總之,羊毛出在羊身上,作為一個文科僧,楊尚荊他……驕傲!

 很顯然,下面這些鄉賢也不是什麽車透徹為的傻叉,所以呢,楊尚荊一提今年官衙糧倉的余糧很多,瞬間都明白過來了,一個兩個臉色那叫一個精彩,如果不是害怕被削一頓,他們都能哭著喊著跪下,喊上一通。

 然而這時候,拳頭大的就是天理,所以他們也只能強行振作,喊著“郎中仁德”。

 “本官還要去給藩司上書,便不留諸位用飯了。”楊尚荊笑著擺了擺手,自顧自的轉回了後衙,倒是劉啟道先走了過來,和他們客氣了幾句。

 等楊尚荊回了後衙,一直在後面聽著的忠叔就皺起了眉頭:“少爺此番動作,雖是親政愛民之舉,可到底是凶險了些,今歲遭災之地,可不是黃岩縣一縣之地,朝廷雖有免賦之政令,可究竟沒有‘贖民所鬻子女’之言,少爺此番動作,怕是會被外朝言官攻訐, www.uukanshu.net 說少爺有‘收攏民心,圖謀不軌’之嫌。”

 “贖民所鬻子女”是什麽呢,就是這地方遭了天災,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就把自己的兒女啊、田宅啊之類的玩意都賣給了地主老爺,然後呢,能活的話,直接就活下去了,不能活,那就得逃荒了。

 直接餓死了的還好些,逃荒的那些就是流民,就是危害大明朝治安的不穩定因素,所以呢,可是呢,朝廷到底是正面的官方機構,不是什麽邪門歪道的門派,不可能把這些流民嘁哩喀喳全剁了,所以就得出政策,讓他們活下去,最起碼要有個念想,別到處流竄,一有人招呼一聲,就特麽喊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揭竿而起了。

 而今年雖然遭了災,可到底有一茬夏糧,不至於把人全都餓死,所以朝廷也只是賑災,沒有後續的動作了,楊尚荊這麽貿然出手,只能讓上面猜忌。

 而且,楊尚荊這麽一動,直接斷了的是地主的財路,“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到時候其他的地主出身的官僚,肯定是要恨得咬牙切齒的。

 牽一發而動全身,政令什麽的,可不是想象的那麽簡單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