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正統天命》第165章 內閣謀劃
  第一六五章

  曹鼐這種地方上做過典史、科舉中考中狀元的人精又不是傻逼,甚至可以說,比起楊溥來,他對縣下面的權力運作更加了解,所以通過歷次接到的浙江奏疏,他短時間內就能厘清黃岩縣到底發生過什麽,而且是陰謀論、巧合論兩個版本。

  所以在馬愉、陳循等人看完了奏疏之後,楊溥看著曹鼐,沉聲問道:“此話怎講?”

  曹鼐輕咳了一聲,慎重地回答道:“楊戩上任黃岩縣至今,也不過三月時光,便能闖出如此局面,單以功論,先有清查戶籍之功,再有剿除叛逆之舉,如今又有保境安民之能,其中剿除叛逆又與保境安民相呼應,黃家勾結倭寇之舉已然坐實,那日的奏疏自可以拿出來論功行賞。”

  一眾內閣學士聽了這話,紛紛點頭,就聽曹鼐繼續說道:“再加上修善堂的德政,此子非超遷不可服眾。此子又上書備言新式練兵之法,先太師文敏又以知兵事、善斷聞名,故此,此子若是超遷,不外乎兵部主事一職,若是去了南京,到還好些,若是回了這北京,只怕不出旬月,便要身首異處。”

  搖了搖頭,曹鼐苦笑了一聲:“內廷金英,論資歷,比我等還要老些,這外朝升遷的規矩,自然是爛熟於胸,偏生楊戩出京之前,還是殺了他的家奴,到時只要在陛下面前說上幾句,他自然跑不掉進京的結局,故此他才借了浙江臬司的手,上了這麽一道《萬民書》,以民意限制金英等中官。”

  楊溥眯著眼睛,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萬鍾此言甚是,只是這民意……”

  民意這種東西一般來說,是好用的,當年於謙論死的時候,出大力的除了藩王,就是民意,用民意對抗皇權這套,外朝玩的賊溜,然而民意這玩意吧,就和一把手的權威一樣,用多了皇帝可能就不吃這一套了,一個七品知縣,知不知道再動用民意這根大棒,很值得思考。

  所以楊溥把目光轉向了馬愉:“性和,你說說吧。”

  馬愉點點頭,沉聲說道:“學生以為,楊戩雖是年幼,然其身邊有一老仆,乃是當年先太師文敏身邊的老人,楊戩這計謀,少不得有他參預其中,這才有眼下這般光景。”

  論起和楊溥之間的關系來,馬愉要比在座所有人都要近上那麽一點兒的,因為宣德二年會試的主考就是楊溥,在封建科舉制度裡面,楊溥就是他的老師,以馬愉的性格能夠壓住永樂十三年狀元的陳循,這顯然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而他的分析也是入情入理,這年月下級官僚初臨官場署理一縣,拚的除了背景和腰包之外,就是幕僚,忠叔這種狠人在內閣大佬裡面也是標名掛號的,強將手下無弱兵,能被楊榮留在身邊的怎麽也不會是個菜雞。

  “愉修《宣宗實錄》時,曾閱《仁宗實錄》,以民意使縣中官吏連任的,洪熙年間便有舊例可循,想必是那楊家老仆提點,這才有了這般的計謀。”馬愉說著,突然笑了,“既是有舊例可尋,此事便是好辦些的,再加上我等外朝文臣武將,也不想楊戩英年早逝,定然會借力公推,將他留在黃岩縣。”

  楊溥聽了這話,臉上也是浮現出了笑意:“性和此言甚是,那便將這奏疏留下,明日朝會上再同陛下進言罷。”

  說到這裡,楊溥抬頭對這外面伺候的小官招了招手:“來人,去請王驥王司馬、成國公、英國公三位前來內閣,就說老夫新得一練兵之法,找他們來參詳參詳。”

  這種事兒還是得文臣武將公推,

單單是文官,裡面二五仔太多了,指不定就能弄巧成拙,這個時候就需要帶兵的勳貴出來教做人了。  楊溥要是下了值,也就能去和王驥談談風月,畢竟這是文臣之間的浪漫,可是他要是敢私底下和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這樣的勳貴大拿會面,可就要擔著政治風險了,文臣之中的扛把子和武將裡的扛把子湊在一起,你丫是不是要造反?

  但是請到了內閣裡,就沒有那個問題了,內閣辦公的地方在皇城了,雖說內閣裡暫時還都是外朝的“自己人”,但好歹也是有監視的,出不來什麽岔子。

  那小官兒點點頭, 一溜煙兒地跑出去了,兵部離著內閣不算遠,他先奔著兵部去了,然後再去五軍都督府。

  眼瞅著人走了,楊溥這才將目光重新落回到曹鼐的身上:“依著萬鍾的意思,這奏疏……該如何去上?”

  曹鼐顯然是想了很久,根本就沒猶豫:“民意不可違,且如今楊戩上任未久,黃岩縣巡檢司以新式練兵法練兵初見成效,貿然離任,只怕人亡政息,故此,可以戳升楊戩為南京兵部主事,仍代黃岩縣縣令一職,總督寧波、台州、溫州三府之地備倭事宜。”

  經過馬愉這一提醒,曹鼐也是腦洞大開,洪熙年間州判官都能兼任縣丞,比這縣令都牛逼,就因為民望,現在有了民望這個大棒子在手,為什麽就不能兵部主事執掌三府之地的兵事,統籌備倭呢?

  馬愉皺了皺眉,搖頭說道:“此事不易,南京兵部主事雖有空缺,卻也是舊例,只怕內廷反對,反將陛下夾在中間。”

  “性和兄無慮也,此乃‘漫天要價,就地還錢’,內廷若是反對,爭執之下隻管給他個浙江提刑按察使司的僉事,總督三府備倭事宜,也便是了。”曹鼐呵呵一笑,一臉的胸有成竹。

  南京那邊的六部,說白了還是養老的官兒居多,楊尚荊猛然插進去,很容易給人一種錯覺,就是他們還能從養老狀態爬起來再戰,容易打亂原有的晉升體系,很不利於朝堂團結,而且吧,雖然都是正五品的官兒,但是也分高下,兵部主事那叫六部堂官,位不高,但是權重,可是換成了僉事……臬司的官兒也就那樣,算個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