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正統天命》第143章 套個馬甲求穩妥
  第一四三章

  前兩天剛剛說“敬鬼神而遠之”的少爺,一轉眼的功夫就成了道教的信徒,難不成是病了?

  聽完楊尚荊的話,忠叔整個人都驚了,等回了縣衙,楊尚荊一解釋,他才明白過來,不過依舊是皺著眉頭:“若是搞些火藥,倒也不是什麽難事,如今朝廷雖然明令禁止民間製造火器,但江南士族,又有幾個真正把朝廷法令看在眼裡的?單單是火炮,便是各家都有私下裡鑄造,藏於船中,海上若是遇到了倭寇海賊,也好拿出來應對,卻不知少爺搞出來的這些有什麽作用?”

  搖了搖頭,忠叔歎了口氣:“少爺是朝廷的命官,這造出來的火藥便是威力強大,也沒有辦法用在明面上的。”

  我總不能說再有個五年的功夫,整個大明朝就亂成一團糟了吧?就這個年代的生產力水平和物資流轉速度,別說我那些方法還得從理論轉化為實踐,中間還不知道要出多少岔子呢,就是太上老君保佑一遍成了,造火藥用到的硝石、硫磺也得找人慢慢往這邊湊,而且為了掩人耳目,一次性不能弄太多。

  所以楊尚荊摸了摸下巴,點點頭:“忠叔所言甚是,不過我這方子還稍顯稚嫩了些,早些找人過來,還要摸索摸索,這火藥造出來了,就是這黃岩縣用不上,送給家中在海上的船隊,總也是好的。”

  忠叔眯著眼睛思考了一下,皺著眉頭說道:“少爺手中若是真有方子,何不直接修書一封送回家中?家中莫說是人力物力了,便是場地,也是不缺的。”

  整片的“萬木林”都是楊家的,這地當然是不缺的了,不過楊尚荊還是搖了搖頭:“這方子事關重大,總得我親自督造,更何況,楊家雖大,卻是人多眼雜,不如這邊妥帖。”

  楊家上上下下辣麽多的人,其他家族安插進來的就不說了,胳膊肘往外拐,吊炮往裡揍的慫貨誰也不能保證沒有,可比不上這黃岩縣他言出法隨來的痛快,萬一這火藥配方流出去,自己平白就少了一件大殺器,這可是他作為一個文科生所知不多的關於軍事的東西了。

  忠叔聽了楊尚荊的話,也只能點點頭,開始和楊尚荊討論這件事的可行性了:“可製火藥的年老工匠,倒是有那麽一些……”

  工匠和煉丹當然扯不上關系,但是如果工匠披著道士的馬甲搞煉丹,煉丹的時候多上點兒副產品,比如顆粒化的火藥,那就不是什麽問題了。

  雖然吧……這個副產物比較多,但它就是副產物。

  人員身份變更什麽的其實最沒難度,建寧府緊挨著江西,正一派的天師府就在江西鷹潭,所以就老家旁邊,正一的道士一抓一大把,楊家這種級別的鄉賢就算不包下來幾座廟,給自己求個功德、福祉,那也是要和幾座道觀的當家的打好關系的,讓他們抬抬手收幾個弟子,根本沒有任何問題。

  明朝雖然對宗教界的限制各種嚴,但僧錄司、道錄司終究不過是禮部的下轄機構,管著福建那邊兒道籍的,伸伸手也就打發了,只要度牒一發,這幾個人從裡到外就是標準的道士了,誰都挑不出錯來,至於這幾個人到時候要來浙江需要路引……那就更不是問題了。

  所以到時候,前面大殿收點香火錢,大殿後面挖個地下室叫做“丹房”,就用來造火藥,他楊尚荊這個有著用鐮錘驅鬼、號稱文曲星下凡的縣令時長過去祭拜真武大帝……還不是美滋滋?

  當然了,也不是不能開什麽小作坊,自己私底下偷摸弄一點兒火藥出來,然而那也是擔著風險的,現在黃岩縣楊尚荊是言出法隨不假,但一直裝著癟茄子的黃成可未必就是心服口服了,這要是站在他背後給他來一發,他可就哭都沒地兒哭去了。

  “硝石、硫磺等雖說不算什麽違禁之物,卻也不能大批量采買,免得引起外人警覺。”忠叔用手指敲著桌子,臉上略有些為難,火藥的三種原料

  楊尚荊沉默了一下,點點頭:“倒也不難,硫磺便讓家中采買便是了,每次隨船小批量送來些,也便足夠,至於硝石……便以炎夏製冰為由,托南京的勳貴幫忙采買便是了,再者到時候道觀立起來了,煉製丹藥總要有些鉛、汞、雄黃、硫磺、硝石等物,www.uukanshu.net 倒是不會引起太多的麻煩。”

  反正現階段也就是小工坊做一做,摸索一下工藝之類的,產能有限也就用不到太多的原材料了,想要擴大產能,要麽他牧守一地直接做巡撫,政權軍權一手抓,要麽就只有等著土木堡之變,整個大明亂作一團的時候突擊製作,至於現在,楊尚荊也沒指望著給一百五十個新丁每人配上幾個陶瓷手榴彈。

  畢竟陶瓷手榴彈裡面要配的是炸藥,黑火藥和炸藥完全是兩種東西,就黑火藥那點兒殺傷力,加上手榴彈裡容納的那點兒可憐的數量,哪怕預製破片了,能夠達到的殺傷效果也很有限,楊尚荊估摸著,炸開之後的殺傷力,比五百年後作死捏個小鋼炮在手都不如,都未必能穿透厚一點兒的衣服。

  “若是這般,倒也好說。”忠叔點了點頭,然後感慨了一句,“少爺博覽群是,倒是好的,只是這工匠之事一如商賈,實乃賤業,斷不可親力親為,以免有辱斯文。”

  很顯然,這又是誤會了這配方的來源了,不過楊尚荊也不會去解釋就是了:“忠叔放心,戩心中自有分寸。”

  於是兩個人分別落座,開始給南京和福建家中寫信,楊尚荊現在這個江湖地位、這個江湖聲譽,調動家裡一些資源還是沒問題的,所以忠叔在給他代筆的時候,語氣也頗為隨意,而楊尚荊寫給南京那位徐尚庸的信,措辭可就小心多了。

  就在楊尚荊落下最後一筆的時候,外面傳來了一個皂隸的聲音:“縣尊,縣衙外來了個姓徐的公子求見,也沒遞什麽拜貼,隻說是有要事相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