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正統天命》第167章 見了鬼的祖宗成法
  第一六七章

  等張輔、朱勇到了內閣的時候,王驥正在翻著楊尚荊遞上來的那個新式練兵法。

  眾人互相見過禮了,也沒等楊溥這個做主場的內閣首輔說話,王驥先把手中的奏疏遞給了兩人:“二位國公,這是浙江台州府黃岩縣送上來的新式練兵法,憑此法,黃岩縣巡檢司新招的一百五十多名隱戶,也不過是訓練了月余時間,便將三十二名倭寇盡數斬殺,自身傷亡……不過八人。”

  楊溥點點頭,加了一句:“此戰結果,浙江臬司已然清查,確認無誤。”

  剛剛處理完浙江盤石衛那檔子爛事兒的張輔,當即就是一挑眉毛,心說你們這幫酸文人是在消遣老夫不成?斬殺了三十二個倭寇,那倭寇總數得有多少?要是總數就三十二個,那肯定是各個頂盔摜甲的精銳了,一百五十來個隱戶遇著這樣的隊伍,除了一哄而散之外,根本不可能有其他的選擇。

  衛所那幫士卒雖然不爭氣,一年也就農閑的時候練一練,可加起來的訓練時間也要遠超過一個月,難不成大明朝所有的士卒都是傻逼?

  不過張輔看了看楊溥臉上的笑意,到底是沒開口,仁宣兩朝留下來的顧命老臣,現在也就剩下他們兩個了,楊溥敢把這個拿出來,就證明一點,這戰報文臣方面是確認過的,於是他好奇心起,抓起那封奏疏,和朱勇一起看了起來。

  “此奏疏,司禮監可曾看過?”兩人看的當口上,王驥轉頭問楊溥。

  明朝奏疏的流程嘛,宣宗朝之後基本上就定下來了,所有的奏疏經過通政司送到皇城,然後皇帝掃一眼之後,打到內閣,內閣票擬,然後再入司禮監批紅,畢竟……朱元璋太勤快了,把後代的勤奮勁兒都用光了,從朱棣的永樂朝後期開始,一直到仁宣二朝,皇帝都是懶鬼,所以內閣才坐大的,到了正統朝初期,皇帝才特麽九歲,想勤快都勤快不起來,所以有時候吧,通政司送的奏疏直接略過了皇帝那邊兒,就到了內閣的手裡。

  楊溥搖搖頭,苦笑了一聲:“如今李錫掌通政司,何事能不入皇城?不過這浙江來的戰報,夾在了諸多公文之間,便是老夫也險些略過,故此……通政司那邊理應不曾發現。”

  李錫坑完了於謙之後,本來外朝的人都想弄死他來著,然而皇帝這麽多年了好容易找到一個“自己人”,還能不好生護著麽?護不住的話,皇帝權威在外朝肯定是要徹底崩盤了,到時候就算大家為了維護“正統”、“禮製”,不玩一點兒謀朝篡位的把戲,那也是得直接把他架空了,到時候就是聾子、瞎子,外朝給他看什麽就是什麽,所以吧,當年還沒死的誠孝張皇后都沒攔著皇帝,硬生生把李錫護住了不說,還直接真正掌握了通政司。

  要不說麽,政治無關乎善與惡,隻關乎成與敗,四個字解釋,大局為重。

  這個道理王驥當然是明白的,他沉默地點了點頭,歎了口氣:“說來也是,不過既然楊公都險些略過,以那李錫的手段,想必也不曾看過才是。”

  說白了這還是公務員……不對,是下級應付上級的手段,奏疏什麽的使勁兒往一起摻和,因為這些東西都有時效性,通政司留下細看也沒那麽多的時間,只要放在容易被忽略的地方,肯定就發現不了,畢竟吧,先不談李錫能不能把楊尚荊這隻正七品的弱雞看在眼裡,就是看在眼裡也沒法細看,宣府、大同等地的公文是有優先級的,他要給王振、給內廷提醒,

而一旦時間超出了投遞的期限,就會被外朝抓住把柄一頓噴。  就在這個時候,張輔和朱勇兩人也看完了奏疏,抬起頭來,楊溥轉而問道:“不知二位國公對這新式練兵之法,有何看法?”

  朱勇沉默了一下,沒開腔,將目光投向了張輔,畢竟是江湖地位差了點兒,胸中的韜略也差了點兒,他還得先聽聽張輔的意見。

  後者搖了搖頭,歎了口氣:“方法倒是不錯,嚴明軍紀,總歸是比一盤散沙要好,只是此法推廣,甚難。太祖皇帝分天下臣民為軍戶、農戶、匠戶等籍,祖祖輩輩各安其業,方是傳之萬世的大道理,若是將軍戶如此編練,如何屯田?若是另募新軍,要軍戶又有何用?”

  說著話的時候,張輔都覺得自己臉紅, 正統初年軒輗在浙江那邊一口氣砍了四十多個腦袋的事兒,不就是因為軍戶逃亡太多、上面的人吃空餉、喝兵血喝的太厲害了麽?低層軍戶現在和佃戶都差不多了,甚至還有些不如,朱元璋那一拍腦袋想出來的戶籍管理方法早就被攪和成了一團糟了。

  可是……特麽的祖宗成法這玩意反人類的,當年朱棣想要從應天府遷都到順天府,都有多少人站出來反對,說什麽“祖宗成法不可違”,那時候大明朝才立了幾年的時間?朱棣又是什麽樣的皇帝?現在別說外朝想要公推了,就是皇帝站出來都沒卵用,道義上佔不到製高點不說,利益上也沒法分配,天下兩京十三省多少人靠著軍戶吃喝呢,非得天下大亂不可。

  經他這麽一說,楊溥等人的眉頭也皺起來了,祖宗成法這種叫法,最開始就是他們這幫儒生喊出來的,現在想動?沒門的,朝廷的政策嘛,和常理無關的,它隻關乎治與亂。

  這個時候,曹鼐發聲了:“黃岩縣知縣楊戩上新式練兵法,此乃一功,可令其選幾處衛所,勤加操練,以觀後效,如何?”

  推廣不了,那就搞試點唄?大而化小,小而化了,只要避開了祖宗成法這一項,剩下的還是好辦的,而楊尚荊現在是外朝公認的首倡反閹之人,只要他升了官兒,外朝的癟三們就會有樣學樣,加大力度反閹。

  朱勇聽了這話,福至心靈,紅臉虯須的他當即說道:“曹學士此言甚是,只是若是這般,恐其七品知縣之職難以服眾,不若超遷……南京兵部職方司主事,於浙江練兵備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