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正統天命》第48章 論撕逼和政爭的異同
  第四十八章

  朝堂上搞政爭,其實和五百年後互聯網上撕逼在手段上沒有什麽本質上的區別,都是給對方扔錘子,而且務求扔出去的都是實錘,能結結實實地把人砸暈、最好活活砸死的那種,否則人家會說你只是在加特技,圖片都是P的,那樣就顯得非常的尷尬了,而且還會很要命。

  要知道,朝堂上這種利益至上的地方可沒有什麽腦殘粉、死忠粉之類的極品,人前“門下走狗小的某某”,轉過身來挖個坑坑死你全家的人物不要太多,一個個的不說全都是見了肉就流口水的狼吧,那一個個的也是吃瓜群眾,一旦丟出去的錘子太虛,吃瓜群眾絕對不會在乎把手裡的瓜變成你的腦瓜。

  所以當楊尚荊遞上手裡的鐵牌的時候,孫原貞的眼睛都亮了,不過他還是很謹慎地問道:“這人現在何處?”

  楊尚荊恭恭敬敬的回答道:“回藩台的話,為首的幾個鹽丁,屍體都處理了,現在正在門外,連同那三十三套臨海衛的甲胄。”

  於是孫原貞發亮的眼睛就更亮了,這年頭可沒有P圖……不對,是沒有屍體整容技術,鹽丁這種半是衙役、半是軍丁的,都是登記在冊的,只要一對長相、再加上腰牌,那肯定是沒跑兒了,配合上臨海衛那三十來套甲胄,再加上魏國公這些南京勳貴在後面使力,這簡直就是實錘之中的實錘,只要握上了這個實錘,對著浙江鎮守太監阮隨的腦子砸下去,那肯定是一個萬點桃花開的下場。

  自從各地派了鎮守太監之後,主官兒們的收入……不對,是主官兒們轄下的賦稅收入,哪一年不縮水一點兒?科道、都察院的言官們哪年不要在朝堂上噴“與民爭利,非是明君所為”?然而皇帝為了自己過得舒服,為了內帑滿溢,隻當是放屁了,這又傷了多少文官兒們一片忠君愛國的拳拳心意?

  別說文官兒了,就是各地的勳貴們,都被宦官們擋了多少的財路?

  所以說,只要這一實錘砸實了,各省布政使司集體共推,北京城的文臣武將們再聯合發力,裁撤各地鎮守太監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兒了,正統皇帝畢竟不是洪武皇帝,和永樂皇帝還差著十八條街呢,乾的過外朝聯合發力就有鬼了——仁宣之治的成果都無所謂,最起碼“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一條是慢慢從口號變成了

  當下孫原貞也不等了,直接站起來,說道:“來人呐,讓楊賢侄的下人帶著車去後院!”

  於是下面伺候的小廝就乖乖地出去了,楊尚荊跟著孫原貞就往後面走,本就正值當打之年的孫原貞現在走起路來,都是腳下生風,想想吧,要是這一下抓住了宦官的把柄,裁撤了鎮守太監,會有多少文臣武將要紀念著他的人情?別說自己在浙江徹底站住腳兒這種小事兒了,到時候朝中六部出了空缺,隻消內閣公推,他這個從二品的浙江左布政使搖身一變,就成了正二品的六部主官兒了。

  都是二品官兒,然而一省的一把手和部委實權的一把手,這差距可大了去了!

  很快,楊尚荊帶來的車隊就進了孫府的後宅,孫原貞也不拿捏什麽姿態了,直接走過去掀開了上面的帆布,連散發著的屍臭都不顧了,他畢竟也是在地方履歷和中央履歷都足夠完整的能臣了,對這腰牌上的信息,很快就確定了這幾具死屍的身份,於是他把腰牌一揣,扭過頭對楊尚荊說道:“賢侄先在此等候,老夫這就著人去請人前來相商。”

  想要搞大新聞還不被批判,

那肯定是要坐好準備工作了,最起碼不能到時候因為提出的問題太過簡單,純粹是玩文字遊戲,被人認為太幼稚。  所以楊尚荊很懂事兒地點了點頭,帶著忠叔等人就隨著小廝去了廂房,遠遠就聽見孫原貞在那裡吩咐家人:“去給方廷玉、軒輗下帖子,就說老夫這裡有要事相商,事關國朝大事,讓他們即刻前來……”

  “少爺倒是好謀劃。”忠叔沉默了片刻之後,這才緩緩說道,聲音很是欣慰。

  楊尚荊搖搖頭,苦笑了一聲:“也不過是和他一拍即合罷了,如今孫藩台剛到了浙江,總要有些事情展現手腕, 漸漸收攏權力,這件事又是針對內廷,他若是不出手才是咄咄怪事。”

  忠叔吐出一口氣,點了點頭,

  哪怕是在楊尚荊春熙樓怒殺郭淮之後,王振在中樞依舊是叼的沒朋友,據說楊尚荊離京沒多久,就有幾個蹦躂的太厲害的科道官兒被塞了抹布,丟進了詔獄,而且這輩子估計沒法囫圇地出來了——畢竟正統皇帝除了叫他“大伴”之外,偶爾還會叫他“老師”。

  至於市井之中那些流傳的段子,無論是王振還是皇帝陛下都隻當放屁,只要掌握了禦馬監、三大營,那幫說書的就算把段子編出花兒來,也沒什麽卵用,楊尚荊知道,這幫說書先生和五百來年之後敲鍵盤的那幫人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影響力還要更弱。

  所以這讓很多屢試不第的酸秀才、甚至是舉人公都有種錯覺,那就是欲練神功必先自宮,只要給自己下面來上一刀進了宮,就能完成修齊治平的偉業。

  老祖宗畢竟說過嘛,“大衍五十,其用四九”,天道都不完滿,咱們做個不完滿的人又有什麽?

  不過也正是因此,外朝的袞袞諸公才動了心思,想要把王振徹底弄死,既然沒辦法換皇帝,那就齊心協力剪除王振的羽翼,大明的勳貴和文官兒是一樣的,都知道一旦鬧出來個甘露事變,掉腦袋的倒霉蛋可絕對不會是一個兩個,說不定自家倒霉就被碰上了。

  查資料查的腦仁兒疼……他喵的,浙江備倭都指揮使李信這人沒有具體資料可查,生卒年都沒有只是在明史裡面提過一句半句的,簡直了,這是讓老衲開掛杜撰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