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正統天命》第46章 論報案需要考慮的各種事兒
  第四十六章

  沒有了家眷之類的拖累,楊尚荊等人輕裝前行,很快帶著重要的人證物證到了杭州府,敲開了浙江布政使孫原貞家的大門。

  之所以沒有走官衙這種官方渠道,而且直接拜會的是左布政使孫原貞,略過了右布政使方廷玉和提刑按察使軒輗(ni,二聲)楊尚荊還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畢竟這件事是需要細細謀劃的,他們向這邊猛趕,在這個通訊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的年代,怎麽也要比浙江鎮守太監街道消息的速度快,所以他們有時間進行布置,然後依靠著時間差,打浙江鎮守太監一個措手不及。

  而選擇孫原貞的原因,是因為這位老人家是去年,也就是正統八年才調任浙江布政使司擔任一把手的,哪怕他素有賢名,哪怕右布政使方廷玉出身工部,沒什麽特別硬的底子,史書所載也是一個清廉如水的老好人,兩人又都是永樂十三年的同榜進士,但在浙江這一畝三分地上,看著後世史書的評價斷定一個人的性格、權力欲望,純粹是找死。

  至於提刑按察使司的一把手、正管著刑獄的軒輗,這位老人家是正統元年就過來做官兒的老人,九年時間經營下來,說是根深蒂固也毫不為過,未必就能看得上這點兒功績,來之前楊尚荊可是查過浙江英雄譜的,這位永樂二十二年的進士剛來這邊的時候清軍,一股腦乾掉了四十多個武將,還能在浙江這地頭上坐穩位子,朝堂之上沒有根兒這事兒說出來,鬼都不信。

  所以說,孫原貞是一個最好的交易……不對,是告狀的對象,第一是剛來,需要用一場堅決果斷的出擊鞏固自己的地位;第二是他出身兵部,浙江地區的衛所士卒很容易受他的調動;第三,是他和右布政使方廷玉同年進士,關系上要親近一些;第四,是他身為左布政使,名義上總領一省政務,誰也說不出個錯兒來;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方廷玉這個二把手不會因為這件事兒對他有什麽不好的印象,因為方廷玉剛剛當上庶吉士那會兒,楊榮就是翰林院學士,一個系統的不說,正統十六年楊榮乾脆就成了翰林院扛把子,對方廷玉不說多有提攜,也是老領導了。

  所以說,人情這個東西,就是有用。

  再所以說,人類過了這幾百年了,一直都沒進化。

  在孫府門前下馬,楊尚荊親自揣著半路上寫好的拜貼過去投遞。

  能混到左布政使這個位置上的,基本都不是什麽出身貧苦人家的,為官清慎這種評價,也僅僅是不收受賄賂之類的,這孫府的宅子還是不小的,楊尚荊到了門口,那門子就迎了上來。

  正所謂宰相門前七品官,這左布政使正二品的大員,回京之後直接就是一部尚書,在這裁撤了三省的大明朝,地位也就和宰相相若了,所以面對著這個和自己身份地位差不多的門子,楊尚荊顯得特別的客氣:“余乃楊尚荊,先太師文敏嫡次孫,今日前來,有要事找布政使上報,不知藩台可在府中?”

  這門子今年怎麽看也有六十多了,氣度不凡,頜下還留了點兒胡子,很顯然是跟在孫原貞身邊兒時間長了,染上了這身氣質,想想也是,大戶人家能做門子的都不是凡人,也就比貼身的管家差不了太多,眼力、涵養、脾氣那是一樣兒都不能差了,什麽人要攔住、什麽人要推脫、什麽人要直接請進去,這都是學問,都代表著主人家的態度,一個處理不好,可能就會發出錯誤的信號,然後把拜訪者連同自家的主人一起坑進去。

  楊尚荊亮了字號,這門子原本冰冷的眼神就柔和了下來,永樂十三年他家老爺剛剛中進士那會兒,楊榮已經開始在朝堂上大殺四方了,有錢還仗義的主兒,文官兒們只要沒什麽宿怨,基本上都不會得罪,所以楊尚荊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名門之後,於是那門子樂樂呵呵地接過楊尚荊的拜貼,順手一模,就感覺一塊兒銀子藏在那拜貼下面,門子也是老江湖了,稍稍掂量一下,足有一兩重,袖口稍稍一抬,這銀子就順勢滑入袖中,於是這門子臉上的笑容更加溫和了:“我家老爺剛剛回來,稍待片刻,余這便進去稟報了。”

  說著話,這門子一轉身就進去了,楊尚荊歎了口氣,離了南北直隸,這銀子就成了達官貴人府上的硬通貨,畢竟體積小價值大, 總不能給門子塞紅包的時候,塞上一吊錢吧?那也忒沒品味了些,平白就要被人看輕三分。

  “稍後見了孫藩台,少爺總歸是要客氣些的。”忠叔上前半步,低聲提醒。

  楊尚荊點了點頭,能夠執掌一省的,都不是省油的燈,他扭過頭看向徐尚庸,苦笑著說道:“等下尚庸兄還是在外等候吧……”

  他沒解釋,徐尚庸卻很理解地點點頭,這年月讀書人一身的毛病,文官兒都清貴,勳貴都庸俗,勳貴子弟什麽時候、用何種方式進入文官兒的宅邸,都是有講究的。

  沒過多久,門子笑嘻嘻地轉了出來,說道:“老爺吩咐了,讓楊公子進去,只是這車卻不行,得留在外面。”

  反腐倡廉這工作啥年月都在講,你拉著一大車東西進了人家府上,誰知道你是不是來送禮的?到時候被抓了把柄,總歸是不好的,即便是二品高官不懼這個,但蒼蠅不咬人不它還惡心人不是?

  楊尚荊點了點頭,回頭對著忠叔示意了一下,這才和門子走了進去,一路上就聽這門子說道:“軒輗軒鎳台為官清廉,所以他的治下,這迎來送往的也就都簡單了些,誰也沒有那個必要給自己找麻煩不是?有什麽不便之處,楊公子還是多多見諒吧。”

  “軒鎳台乃是我等為官之典范,戩自然理解鎳台的一片苦心。”楊尚荊笑呵呵地回答著,心說這門子是在提醒他,別不管什麽事兒,就想著拿錢砸人,畢竟這門子歲數看起來也不小了,楊榮當年在京城揮灑銅錢雨的時候,這門子應該經歷過,知道楊家到底多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