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正統天命》第440章 消息傳出去
第四四零章

 回了縣衙,楊尚荊剛剛把自己在書塾裡面懸掛鐮錘、銅錢木雕的話一說,工房這幫混不進工坊吃香喝辣的匠戶,紛紛表示,能夠在徽章上加個錘子,這是少詹事你看得起我們這幫窮酸,我們真是太感動了。

 然後就有一個很機靈的小夥子站了出來,一臉的拘謹:“昔日少詹事斬妖除魔,乃是以桃木為料,如今黃家邪靈被少詹事盡數誅殺,這書塾之中,也就犯不上再用甚麽桃木了,不若用些銅鐵一類的材質,也免得年深日久被蟲所蛀。”

 其實要不是老蔡那個太清觀掛了個實物,開了個先例,楊尚荊是打算直接掛畫的,不過考慮到這個年代的絹帛、絲綢、紙張之類的玩意的質量,加上這對鐮錘除了有裝逼功效之外,還要有精神寓意在裡面,不能輕易就損壞了,他肯定不會弄這麽麻煩。

 不過這個很機靈的小夥子這麽往外一站,也算是給楊尚荊提了醒,銅鐵之類的肯定比木頭經久耐用,而且吧,這小夥的話裡話外,還很讓他覺著舒服,嗯,就那句“年深日久”,就是在說他楊尚荊在黃岩縣的影響力肯定會很持久的。

 “此話倒是在理。”楊尚荊上下打量了一下這個小夥子,滿意地點了點頭,“你叫甚麽名字?”

 這小夥子就是一個機靈,連忙說道:“回少詹事的話,小人名叫安永。”

 “你可識字否?”楊尚荊接著問。

 “小人早年上過兩年私塾,也學過些算學。”這安永連忙回答,眼神裡帶著一點點的期待。

 楊尚荊轉過頭來,看著身邊的家丁:“幫我記下了,這個安永,著人考校一番,若是所言屬實,調到巡防千戶所吧,給個小旗的待遇,讓他在新軍之中幫著掃盲。”

 那家丁恭謹地應了一聲“記下了”,面前的安永卻是幸福得險些昏過去,要不是他老子掐了他一把,他都忘了跪下喊“多謝少詹事提攜”了。

 楊尚荊擺了擺手:“那徽記的用料,便以鐵料包銅罷,先行打造一個,給本官過目,合用了再打八套。”

 說完話,楊尚荊一轉身,帶著人就出了工房,直奔後衙去了,而安永還跪在原地,眼睛裡包含著激動的淚水。

 是真·激動。楊尚荊就這麽一句話,就把他瞬間從地獄拔升到了天堂之中,要知道,他現在做這個匠戶,一個沒有被選進永寧江邊那處水利工坊的匠戶,收入是很慘淡的,現在楊尚荊不過是一句話,直接把他的收入翻了幾番!

 楊尚荊走在回後衙的路上,突然就有點兒感慨:“權力還真是個好東西啊,一念定富貴,一言決生死,一個尋常匠戶,隻消本官一句話,生活便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啊,這感覺……挺讓人迷醉的。”

 伸出右手,迎著下午的陽光,楊尚荊輕輕攥了攥拳頭,越地感慨了:“好東西,好東西啊……”

 正從後衙趕過來的忠叔聽了這話,不由得啞然失笑:“少爺此言甚是,不過這寵辱不驚,方才是上進之道啊。”

 頓了頓,忠叔繼續說道:“昔年老太爺在時,坐中樞決策,一言可定的,又豈止是萬人的前途?少爺離著那個地步,可還遠著呢。”

 楊尚荊點了點頭,正四品的少詹事,正五品的大學士,聽著還要搞那麽一丟丟,然而大學士現在一般都有各種正二品、正三品的加銜,隨便拎出來一個就能弄死他。

 “唉……”似乎是想到了什麽,楊尚荊突然就歎了口氣。

 迎著忠叔有些疑問的眼神,楊尚荊自顧自地說道:“不過話說回來,便是為了被戩改變了前途那些人,戩也得好生地坐穩了這官位啊,若是在這個時候倒了,只怕新上來的官僚為了所謂的‘正本清源’,是要把戩所有的政策、人事調動等等盡數否決了。”

 忠叔聽了這話,面含微笑地跟著點了點頭。

 楊尚荊能夠一言定榮華,把一個尋常匠戶變成小旗待遇,這是小事,如果他有需要,甚至能夠將一個常識都搞錯了,號稱要在在淡水裡面養黃花魚的白癡書生塑造成整個黃岩縣、乃至台州、溫州、寧波三府的正面典型,加官進爵,讓一幫姿勢水平不知道高到哪裡去的讀書人羨慕嫉妒恨,在一旁不停地說著酸話。

 左右這三府的知府,是不敢得罪他的,那些個尋常的讀書人的聲音,也是傳不到他耳朵裡的,而他所做的,會在他背後的那幫大佬的認同下,變成政治正確,層層加碼,然後一個白癡從加官進爵到真正的飛黃騰達。

 人類的思維沒有變化,成了定式,也就注定了人類不會進化這個悲劇的不可變更。

 “哦對了,少爺,黃岩縣將要建立書塾的事兒,已經傳給了家中,尋常要好的幾家,也給了消息,剩下的,卻還要看本地商戶的本事了。”等楊尚荊回過神來,忠叔低聲說道。 “如今閩北動亂,浙江剿倭的力度又大,倭寇大多南下,福建士子想要北上,最妥帖的法子,也只能借道江西,這一路行走,總歸是能將消息傳開的,最起碼讓江西的士子來上一批,是沒甚麽問題的。”

 楊尚荊聽了這話,點了點頭:“文人之間自有圈子,如此消息,自然是壓不住的,那書塾周圍的房子怎麽蓋,還得忠叔多多照看才是,那可不僅僅是斂財之所,更是收攏人心之地啊。”

 頓了頓,楊尚荊摸了摸下巴:“治安司那邊遞個條子過去吧,收稅的時候,給商戶們吹噓一番,本地的商會,就用不著做得太過明顯,商賈賤業,在外總是喜歡吹噓見聞的,這黃岩縣開了書塾,也是個稀罕之物,黃岩縣北上南京,少不得吹噓一路,圖個虛榮,這消息自然也就傳開了。”

 忠叔點了點頭:“這茶樓酒肆自是消息集散之地,此舉可引南直隸、浙北士子南下,連帶著,或許就能讓整個浙江動起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