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正統天命》第389章 開光(上)
  第三八九章

  文曲星的塑像被雕刻成了楊尚荊的形貌,這事兒老蔡是和楊尚荊說了的,畢竟嘛,做狗腿子要有做狗腿子的覺悟,他是跟著楊尚荊混飯的,搞這種大新聞必須要知會一下老板,否則會被克扣狗糧的。

  但是台州府的道紀司……媽的最高不過從九品,還特麽設官不給祿,一幫窮逼,老蔡背靠著正四品少詹事的楊尚荊,還能把這幫屌絲放在眼裡?為了保證大新聞的突然性和爆炸性,當然是要瞞著這幫鱉孫了。

  不過畢竟是直管,老蔡和楊尚荊之間的關系有不好直接曝光了,所以老蔡還是給了他們一點兒面子,在文昌殿開光大典上,邀請了台州府道紀司的頭頭腦腦,然後吧,文昌這事兒,畢竟是文教盛事,順的帶著把本縣的教諭也拉了過來。

  老蔡現在也是仙長級別的,去年那一撥讓楊尚荊都忍不住喊六六六的操作可是風騷的一批,不說名震浙江吧,台州府這一畝三分地兒,說話也是好事的,他發話了,這幫官吏還能裝逼麽?

  當然不能,所以不光道紀司的人去了,縣學的人去了,連特麽縣學的士子都拉去了一大幫,大家都想著拜一拜文昌帝君,好好沾沾文氣,來年科舉爭取考一個舉人什麽的,就算不能光宗耀祖,好歹能橫行鄉裡不是?

  “文昌殿供奉文昌帝君,掌人間功名利祿之運行,今日我等為文昌帝君再塑金身,奉以香火,願本縣文教興盛,人才輩出,為我大明威服四方之偉業添磚加瓦啊。”已經有了幾分仙風道骨的老蔡都不用裝了,現在張口就是一串兒文縐縐的神棍詞匯,那氣質,簡直了,仙風道骨啊。

  從九品的府道紀司都紀聽了這話連連點頭,他也是個道士,而且是正一的,不過他是個外圍,到現在受籙的品級也不過就是正九品,比特麽老蔡還要低,至於輩分,得叫老蔡一聲師叔,所以老蔡這種能夠和天師府直接搭上關系的,必須是高大上的。

  所以他摸了摸頜下的長髯,點頭稱是:“文昌帝君主文運,亦主孝慈,百善孝為先,這委羽山上有文昌帝君金身在,自然可保黃岩縣教化大行。”

  “孝”不僅僅是一種美德,還是一種意識形態,讀書人可以裝逼不要功名,但是他不能不孝,哪怕是魏晉時候放蕩不羈的風流名士,他也不敢說自己不孝順,至於那些個什麽什麽演義裡面吃牛肉的豪俠,最多也就是不把國法放在眼裡,至於和意識形態作對……那就不是豪俠,是人渣。

  擱在五百多年之後其實也一樣,米利堅的英雄可以和政府對著乾,但是打的大旗一定是皿煮滋油,一定是為民請命,但是誰要是敢拍洛克菲勒派私人軍隊鎮壓工人罷工……你好,開門,CIA!

  所以這道紀司的都紀一說,縣教諭黃文當即一臉的笑容:“劉都紀所言甚是,所言甚是啊,這百善孝為先,德比財重,方是正道啊,少詹事為祖父守孝三年,仍滿心掛念,直至在吊唁先太師文貞之時暈倒,一時傳為美談啊。”

  自己家的頂頭上司,該拎出來的時候當然要拎出來,不露痕跡地拍一個馬屁了,不在乎楊尚荊能不能聽見,在乎的只是自己說沒說,反正就是一句話,還特麽是大實話,說出來誰也不能罵他阿諛奉承,這萬一傳到了楊尚荊的耳朵裡……

  他今年是歲數不小了,但是家裡還有一個有舉人功名的兒子不是?

  道紀司的劉都紀混的是台州府這一片的,他自然知道楊尚荊現在在整個台州、乃至是整個浙江有怎麽樣的分量,再往上……那就不是他能夠接觸到的大新聞了,不過那都是細節,不需要注意,所以他也是一臉感慨地應了一句:“涵虛子道長曾言,楊少詹事乃是上應文曲星君之人,必然是純孝之人啊。”

  一行人說說笑笑地往裡面走,身後是一串兒的士子,而這會兒,整個道觀前面,已經等了不少的百姓,要說官府告示什麽的,百姓懶得去看,但是這廟裡除了什麽事兒,老百姓都是喜聞樂見的,要不是黃文這個縣教諭知道怎麽回事,現從縣衙裡面帶了幾個衙役,只怕這會兒都擠不進去。

  雖然官衙和廟裡對老百姓都很神秘,但是神仙不會一個雷劈了老百姓,官兒可能賞老百姓一頓鞭子,所以這種現象無論從心理還是從現實上來說,都是說得通的。

  這會兒文昌殿的大門捂得嚴嚴實實的,老蔡深吸了一口氣,對著後面的官吏和士子拱了拱手, 笑道:“這文昌殿,乃是上應天心所建,故此耗時也是除大殿外最久的了,家師對此頗為看重,故此親自登壇,倒是讓貧道偷了清閑。”

  嗯,文昌上應天心,這是說黃岩縣的教化必將大興,這是縣教諭黃文最愛聽的,雖然他現在升官兒無望了,可是名聲還是要搏一搏的,這縣裡要是出了一大票兒的舉人……想想都爽啊。

  而這規格僅次於主殿,也是道教裡面的儀軌了,正一祖天師相傳是承了太上老君的法脈,所以在《太清寶誥》裡面的字眼兒,就帶上了“為皇者師帝者師王者師,假名易號,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了,主殿供的是太上老君,自然就不能讓文昌帝君僭越了。

  所以在場的官僚聽了這話,都是非常的蠻夷,那幫士子也跟著感覺著爽,這年頭唯物主義連個萌芽都沒有,皇帝還指著“天意”活著呢,何況這幫讀了幾本書的酸丁?

  結果文昌殿的大門一打開,老百姓們還沒怎著,畢竟五百多年後能記住自己市高官長啥樣的人都是少數,更何況現在了,但是道紀司、縣學的這幫人就懵逼了,睜大了眼睛張開了嘴,一時間都不知道說什了。

  老蔡微微一笑,直接就砸出來那一套理論。

  無懈可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