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正統天命》第475章 製衡
男人不看91bb.vip 看遍銫站也枉然
男人不看91bb.vip 看遍銫站也枉然
男人不看91bb.vip 看遍銫站也枉然
 第四七五章

 官職到了正四品,其實是個不上不下的位置,離著總理一省刑獄的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還差了一步,離著協理六部、分管天下的侍郎,也差了那麽一步。

 這一步看似不遠,實則宛若天塹,所謂的一念成佛,不外如是。

 可是楊尚荊不一樣,他的非法穿越引發了一系列不可預估的後果,也給大明的朝堂吹來了一股清新的風氣,和魏國公徐家的聯姻,更仿佛一場龍卷風一般,橫掃了整個大明東南的半壁江山。

 所以他現在的嗓門,別說和同級別的知府比了,就是比起南京那些木雕泥塑一般的正三品右侍郎,也要大上不少,引起的關注,自然也要多上不少。

 畢竟,他是外朝反閹的急先鋒,也是被豎立起來的旗標式人物,他的一舉一動,除了自己的意願之外,很可能還會帶上整個外朝的意志。

 所以,當楊尚荊鼓搗出來這麽一篇半文不白、但是邏輯嚴密的演講之後,原文連帶著各種解讀瞬間傳遍了大江南北,一時間甚至壓過了浙江省鬧水災的新聞。

 朝堂震動說不上,士林清議倒是真的因此熱鬧了不少。

 據內廷的消息靈通人士說,皇帝陛下的禦書房倒是又震動了一次,當然了,這和皇帝陛下興致勃發,摟著小宮女啊、貴妃啊之類的搞個書房沒啥關系,純粹是東西摔多了的緣故。

 現在大晚上進去,除了皇帝陛下的禦案旁邊點著燈之外,其他的地方是漆黑一片,很有兩個眼神不太好的小太監走路撞了柱子,然後擾動聖駕,被活活打死。

 金秋九月,雖然大明朝經歷了七月份山西、陝西二省的饑饉,也經歷了八月份湖廣的旱災,也經歷了八月末開始、一直持續到了九月份的江浙十四府州的水災,整個賦稅體系受到了重創,但對於外朝的諸位大佬而言,這又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他們似乎看見了曙光,一個從皇權**獨大的政治體制之中走出來,恢復相權的曙光。

 已經年老力衰,覺得自己時日無多的楊溥,整個人都精神抖擻了起來,雖然上朝下朝的時候,還是那副貼著牆角走,謹小慎微的模樣,但是和他說話的時候,能夠明顯感覺到一個大明朝禮部尚書、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學士應有的威嚴。

 朝氣勃發。

 “江浙十四府水災,秋糧要免上一茬了,著南直隸調度糧草罷,免得饑饉一起,流民蜂擁,不好收拾局面。”楊溥看了看手中的奏疏,遞給了下首的馬愉,“票擬就這麽寫。”

 馬愉點點頭,接過來奏疏,筆走龍蛇,旋即寫就,笑著說道:“說起這水災,那台州府黃岩縣委羽山太清觀的蔡老道,還真有些能耐,八月之前足足月余未有雨水下降,他登壇做法畢,便有雨水下降。”

 本來他也是身體不太好,加上內廷給外朝的壓力太大,雖然上面有楊溥、胡濙、張輔等一眾個兒大的頂著,但是他自己的個頭也不小,自然能夠感受到那種泰山壓頂的窒息感,結果楊尚荊這一年多的騷操作下來,他瞬間覺得自己還能再戰個五十年。

 坐在他對面的曹鼐聽了這話,搖了搖頭:“法力大抵是有一些罷,不過到底是學藝不精,一場甘霖,生生變成了水災。”

 馬愉笑著搖了搖頭:“有,總比沒有強啊。據傳言此人和楊尚荊走的頗近,似乎有些淵源,如今又展現如此法力,不如奏請陛下,封個真人如何?”

 真人、大真人,是朝廷的封號,也是官方的認可,有了這個,等老蔡掛機了之後,就能在官面上說“羽化登仙”,而不是“兩腿兒一登”了,然後立祠建廟,在哪位老神仙旁邊給個排位或者立個全身像,就名正言順了。

 否則就算萬家生佛,就算生祠一堆,那也是淫祠,卵用沒有,中原王朝這麽多年了,早就有了成熟的宗教玩法,沒有官方承認的祠堂都是垃圾。

 而馬愉這話裡,自然也有其他的意思在,比如給楊尚荊吃一顆定心丸,比如拉攏一下建安楊氏為首的東南士族,畢竟現在朝野之中流傳的小道消息著實不少,其中一部分就是編排內閣對楊尚荊最近的動作不甚滿意,打算敲打他一下的。

 楊尚荊那通兒講學的騷操作,也確實有些過線了,說是“天誅國賊”這個檔次還差了很多,但是的確是一種下克上,十分的昭和,那些傳言倒也有合情合理的地方。

 坐在下首,已經在內閣確立了自己地位的陳循沉吟了一下,開了口:“性和兄所言甚是,既是坊間多傳其靈驗,又有求雨成功之實例,也算得上是能人異士了,合該請封,使天下歸心。 ”

 頓了頓,陳循的臉上露出了古怪的笑容:“如今江西一省,天師府依舊是一家獨大,便是由天師改了正一嗣教真人,其威勢卻也不減,寧王……”

 這話說得有些誅心,可是這就是事實,寧王和道教關系匪淺,偏偏天師府在整個南方都是潛勢力極大,一旦北方出事,二者合流,大明朝堂必然震動。

 略過了寧王后面的話,陳循停頓了一下,這才接著說道:“這京中雖有左正一邵以正坐鎮,可終究是遠水不解近渴,想要掣肘天師府,難之又難,黃岩縣雖屬浙東,離著江西卻也不遠,雖說是天師府嫡傳,卻是仰仗楊尚荊更多些,許其做大,便是分薄了天師府的威勢。”

 解決宗教問題,要麽暴力碾壓,要麽分化掣肘,現在大明朝想要弄死整個正一派,不是不行,但是代價太大,大到無法承受,所以就要用分化拉攏的方式,分薄天師府的威望。

 坐在上首的楊溥聽了這話,倒是慢慢地點了點頭:“新近嗣教的張元吉,民間多傳其暴戾專橫,如今尚未前來朝覲聖上,先行一步冊封一個真人,也是對其的一番敲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