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資本家》第533章 上朝
事情就這麽結束了,既在李飛白的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呂道夫鬥不過他,這是意料之中的事。呂道夫的下場會很慘,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呂道夫鬥不過他,呂道夫下場會很慘,竟發生在同一天內,這在他的意料之外。畢竟,把國子監的官吏一網打盡,是件極不容易事。稍有不慎就會讓國子監大亂,天下嘩然。

 可,朱厚熜就在一天之內,把這件事情給辦了,足以證明朱厚熜是個殺伐果斷的人。

 不僅把事情辦了,還不會引起國子監大亂,天下嘩然。又足以證明朱厚熜是個深思熟慮的人。

 因為,來抓國子監官吏的,若是朱厚熜的人,比如來說抓人的是錦衣衛。就會讓大家覺得,朱厚熜此舉是公報私仇。

 既使證據確鑿,證明這些人都乾下不法之事,但大家會認為天下烏鴉一般黑,國子監的官吏所以會被清算,皆因是跟隨楊柱國的緣故。這會讓大家為這些官吏鳴不平,監生們則會與新來的官吏作對,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來。

 可事情妙就妙在,來抓人的不是朱厚熜的人,而是楊廷和的人。如此一來,大家夥只會認為,楊柱國是眼裡容不下的沙子的人,絕不容許敗類出現在國子監內。

 大家也就不會為這些官吏鳴不平,監生們也會與新來的官吏搞好關系,平靜中,國子監由楊廷和的手中落到了朱厚熜手中,並未引起一絲漣漪。

 汪俊跟李飛白打了個招呼,噓寒問暖了幾句,領著人自去。

 這個舉動不大,卻讓樓下的監生們震驚不已。李飛白究竟是皇上的人,還是楊廷和的人,成為他們心中一個無法解開的迷。

 不過,這也讓那些自以為自己是皇上的人,或自以為自己是楊廷和的人,都把李飛白當自己人。

 鑒於已經入學,監生們散去之後,各院自行關閉,其它院的監生無法來雜院,倒便宜了雜院的監生,三三兩兩來李飛白屋中,套起各種近乎。

 李飛白來者不拒,三言兩語就把話頭扯到做生意上。雜院的監生本就當官無望,所以來國子監不過是撈個好名聲,再買個有名無權的虛官罷了。

 飯還是要吃的,錢還是要賺的,不然如何過活。也就與李飛白相談甚歡,一時間,屋裡不時傳來哈哈大笑之聲。

 與此同時,汪俊離開孔廟之後,並未回禮部,而是直接去了文淵閣,找到楊廷和,稟告事情處理的結果。

 他能坐上禮部尚書的位置,自非等閑之輩,察覺出事情的不對頭來。接著又講了自己的疑惑,最後道:“首輔,下官怎麽感覺,皇上要對咱們動手了!”

 楊廷和笑了笑,道:“要動手也得有時間動手才行!抑之,明天朝堂之上,你應該提一提大同兵變的事了!”

 抑之,是汪俊的字。

 汪俊一怔,也就明白了楊廷和的意思,點頭笑道:“南直隸諸府大饑的事,是不是也應該提一提了?”

 楊廷和道:“這個自有別人來提。”

 說罷二人相視一眼,露出會心的一笑。

 第二日天不亮,楊廷和早早的起來沐浴更衣。他是掐著點出發的,到午門外時正好是天破曉之際,亦就是早朝即將開始之時。

 午門外已聚集了不少人,見他到來,紛紛上前行禮。當然僅限於文官,武將那邊,則紛紛給郭太保行禮。

 楊廷和朝郭勳那邊看了一眼,恰好郭勳也正看向他,兩人相視一笑。

 午門上的五鳳樓敲響第一通鼓,等待上朝的文臣武將開始整理官服鎧甲。

 五鳳樓上的第二通鼓響起,楊廷和朝午門的正門瞥了一眼,心中不由冒出一個念頭來,不知自己有生之年有沒有可能從正門進入。

 他被自己突然產生的這個念頭嚇了一跳!午門正門只有皇上才能走,他怎麽敢有這等念頭,難不成要犯上作亂,犯誅連九族之罪!

 他所崇仰的霍光,一輩子兢兢業業,輔佐大漢,取皇位有如囊中探物,也沒有過這樣的念頭,他怎能有這樣念頭!難道想遺臭萬年不成?

 楊廷和趕快收斂心神,踱步來到左掖門前。

 五鳳樓上響起第三通鼓,左右掖門同時打開。楊廷和領著文臣,郭勳領著武將,通過左右掖門走了進去。

 兩隊人馬於金水橋前又匯成一股,按照品級排好隊伍,等待鳴炮。

 炮響三聲,文武百官依次過橋,來到奉天大殿內。文官在左,武將在右,站在禦道兩旁,等待皇上到來。

 陽光撕破天際,灑下第一縷金光。這時,又是三聲炮響,鴻臚寺的人齊聲唱道:“皇上駕到!”

 禮樂聲中,朱厚熜出現在殿內,登上金台,坐到龍椅上。

 鴻臚寺的人又齊聲唱道:“諸大臣入班。”

 文武大臣們上前走進禦道,行三拜九叩大禮後,又分成兩班退到禦道後邊站定。

 整個大殿之中,只有三個人是坐著的。除了朱厚熜之外,還有就是兩班官員的班首,郭太保與楊廷和。

 這二人坐在兩班官員的最前邊,一人一把太師椅。

 一名太監往金台前一站,朗聲唱道:“有事上奏,無事退朝!”

 以往這個時候,會出現短暫的寧靜。

 大約過了盞茶時間,楊廷和會站起身來,行禮道:“臣等無事要奏。”

 朱厚熜知道這是楊廷和一貫所使的技倆,因為無論大事小情,都被楊廷和集中到文淵閣內。事情該如何處理,都寫得清清楚楚,並處理的井井有條,提不出絲毫毛病來。而他只能把處理意見用筆朱抄一遍,蓋上玉璽發還。再由文淵閣打著朝廷的名義下發。

 在這種模式之下,他有權力嗎?一點也沒有,只不過是抄寫與蓋印的人罷了。

 郭勳以及武將們倒是很想奏事,但他們除了跟打仗有關的事外,並奏不了其它事。而打仗又不是天天打,哪可能天天奏。再說,打仗也不是好事,是花費海量銀子的壞事。

 戶部又在楊廷和的把持之下,有沒有銀子都是他們說了算,根本拿不出銀子來。那跟打仗有關的事就成了難為皇上的事,壞到不能再壞,還是最好別奏為妙。

 通常,楊廷和說完“臣等無事要奏”,郭勳也會跟著說一句“臣等無事要奏”,然後就在太監的“退朝”聲中,文武百官山喊萬歲,送朱厚熜離開之後,他們各回各的衙門,辦理各自的事情。

 朱厚熜以為今天也會如此,所謂的朝會不過是走走過場!誰知過了盞茶時間,他都準備要回去了,楊廷和竟沒站起身來。

 他“咦”了一聲,難道今日的朝會還有事讓他處理不成?不過,很快也意識到,凡這種事必定是十分棘手之事,楊廷和故意拿來難為他的。

 管他呢,棘手就棘手吧,也算是行使當皇上的權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