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宋之廚神天下》第374章:何方神聖?
一起的小孩子死的只剩現在的三五個了,好在熬到了開春,開春柳樹會生芽,柳樹芽雖說苦,可是吃了起碼等捱上一兩天啊,剛才這幾個小孩子就是在薅柳樹芽下來吃。

等再捱幾天日子還會好過些,到時候野菜就要長出來了,漫山遍野的野菜,到時候就不用餓肚子了,這是這群小孩子心裡唯一的心靈雞湯,每個人都盼望著萬物複蘇的到來,不為別的,隻為填飽肚子。

本該是繞母膝下的兒郎時候,如今身上卻背負了國仇家恨,食不果腹。

小女孩不懂,為什麽大人們要打仗?為什麽那個叫女真的野蠻人要過來殺自己村子裡的人?為什麽自己的父母和玩伴都要無故的慘死?

徐茂才偷偷抹了把眼淚,哄著幾個小孩兒睡下了,或許是太累了吧,幾個小孩一轉眼的功夫這都睡著了,小女孩耷拉了半天的眼皮,最後也耐不住睡著了,睡的時候身子緊緊的縮成一個弓形,緊皺著眉頭,雙手握成拳頭一隻護在胸前,一隻緊緊的護著自己的弟弟小西。

清風軍裡鴉雀無聲,一個個都瞅著幾個小孩兒甜甜的睡了也不忍離開,大氣也不敢喘,生怕影響到這群小孩子的休息。

“死了,都死了。”

小女孩的話像是一個巨錘,狠狠的砸在了每個人的心頭最軟處。

大軍過莊,莊子裡就如小女孩說的一樣,沒了,什麽都沒了,有的只是橫七豎八早已腐爛的屍首,隱隱的還發出臭味兒。

命令後勤部隊把這些屍首掩埋,大軍繼續向東。

徐茂才膝下無子,跟這幾個小孩子甚是投緣,趙天專門撥給了他一輛馬車,讓他照顧幾個小孩子的起居,自己這就和志平同乘一車,馬車吱吱悠悠的這又前行,一路上的場景比剛才那個村莊好不許多,橫屍遍野,似乎在悲情的訴說著這裡曾經發生的戰事,趙天下令將一些肉干、糧食留給他們,上天有好生之德,眼睜睜的瞅著別人餓死也不是趙天的作風。

大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軟弱的朝代,皇帝們慵懶、軟弱的治理著這個國家,兵士們就吊兒郎當的拿軍餉混日子,老百姓就慵懶的用自己的方式生存著,總體來講這不是一個強者青睞的世界。

一個人要是軟弱不過是受些欺侮,於大局無礙,可要是兵士、朝廷軟弱了,那會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災難!歷史上的宋徽宗趙佶見了金人就像是老鼠見了貓,一再的卑躬屈膝,一再的巴結諂媚,可結局呢?

東京城破,宋朝的兩位皇帝被金人抓到了北地,宋徽宗被封為重昏侯,每日衣不裹體,食不果腹,在金人的地盤上,這位曾經在漢地掌握生殺大權的人乾的都是愉賓、小醜之類的角色,就比如說金國來客人了,金國的皇帝說一聲,重昏侯,過來愉賓。然後這個昔日的皇帝就要穿上獸皮製作的滑稽衣裳過來蹦蹦跳跳,跳好了沒有獎賞,跳的不好了……

皇帝本人尚且如此,那老百姓呢?瞅瞅剛才那群小孩子就知道了。

人不應該軟弱,朝廷啊,更不應該軟弱。

“大當家,前方便是我京東西路有名的三眼橋了。”

似乎是瞅著趙天的興致不高,志平手指前方說道。

“三眼橋?”趙天拚命的在搜索自己的思維,好像後世今天的河北一帶沒有這麽個名勝古跡,難道是後來毀於戰火的北宋名勝不成?

“大當家一直居身山寨,可能對這三眼橋不太熟悉,這橋不大,有三個橋洞,於是便喚作三眼橋了。”志平笑著解釋道。

“有意思。”趙天說道:“不過三個橋洞的小橋,

又為何會在我京東西路如此出名?難不成這橋上還有何玄機不成?”“呵呵,橋上倒是沒什麽玄機,這橋怕是在我大宋少說有千萬,可這橋邊的人,就大有玄機了。”志平一臉恭敬的說道。

“我大宋自太祖立國以來,兵事上一直堪稱羸弱,就算在我朝開邦立國崇尚武力之初,高粱河一戰同樣是一敗塗地,太宗皇帝倉皇乘牛車逃走,說來也讓我大宋子民心寒,到後來,遼國鐵林騎兵已是末路,可仍然殺的我大宋節節敗退,譚淵之戰若不是我大宋得上天庇佑,一弩射死遼國蕭達凜,怕是想打個平手都難!唉,朝廷對戰西夏一樣是敗多勝少,仁宗國富民強的時候好水川一戰都是賠個底兒掉!這幾年北方的女真興起,更不用說了,這次女真南下,我大宋差點連東京城都沒能保得住!像這朝廷當年斥巨資修建的北京城、大名府, 也早被金人蹂躪一番了……說來可恥啊,可恥啊……

不過這悠悠世道,有人軟弱,也必定有人強悍,就像這三眼橋上的守橋人便是如此。”

志平說著一改卻才臉上的頹廢,正色道:“守橋人便是我大宋骨頭最硬的人!”

“奧?”趙天一聽來了興致:“到底是何方神聖,能得志平員外如此誇獎?”

“大當家不急,且聽我慢慢敘來。”志平說道:“三眼橋橋頭有一木屋,木屋裡住著的,便是三眼橋上的守橋人,姓馬,這馬姓男子自小便立志要匡扶這不平天下,扭正這朗朗乾坤,於是便喚作馬正坤了!”

“馬正坤?”趙天喃喃道:“扭正這朗朗乾坤!”

“不錯,馬正坤從小父母雙亡,和爺爺一起相依為命,馬老爺子是個石匠,手藝精湛,當年這馬家河發了洪水,衝垮了橋梁,這老爺子便召集四鄰八鄉的相親蓋起了這座三眼橋,嘔心瀝血,歷時一年多方才成功,可這橋剛建成,馬老爺子就因為積勞成疾,倒在了三眼橋上……

馬正坤自小和爺爺相依為命,眼睜睜的瞅著爺爺倒在了橋頭上,心中自然也是悲憤異常,於是便在這橋頭搭了一間小屋,守護這三眼橋,守護這爺爺辛辛苦苦一年多的寶貝。”

“不過是個守橋的故事,志員外有何談玄機?這種事兒,怕是在我大宋不少吧?”趙天仍舊是一頭霧水,不過是個守橋的馬正坤,又何來玄機?

“大當家不急,且聽我慢慢說,這玄機啊,就出在這個馬正坤身上!”志平笑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