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宋之廚神天下》第247章:過慮
呼延灼下令弓箭齊發,又派遣一支步兵出營支援,方才將剩下的不過千余殘兵敗將接應而回。卻說解寶與魯智深二將正感歎官軍戰鬥力低下之時,忽聽斥候報告,有數十騎從延宕林而來。解寶大喜,親率一千騎兵殺將而去。那數十騎正是方空因和他的親衛兵。可憐五千騎兵,官軍最強大的陸地戰力,隻經此一戰便幾乎盡數折損!

方空因此時已經來不及後悔了,想著自己戰敗,即便是逃回大營,也會落得個殺頭之罪。不由萬念俱灰。這時卻見前方煙塵滾滾,又有一支騎兵呼嘯而來。定目瞧去,竟是千余敵騎!

不由勒住馬頭長歎道:“我命休矣!”再無鬥志。

那邊廂解寶率騎兵將方空因團團圍住。解寶道:“方將軍,你如今已經是敗軍之將,即便回營也是死罪。不如下馬就縛,降我梁山。我家元帥素來在江湖上有賽孟嘗之稱,最是愛才。以將軍之驍勇,必能獲得重用。”

方空因慘然道:“敗軍之將,已是死罪。若再陣前變節投敵,更是株連九族之罪。我方空因寧死不為賊匪之流!”言罷便從腰間拔出佩刀,舉刀自刎。那數十名親衛騎兵見主將如此,頓時人人面上露出悲壯的慘然之色,竟全部隨之舉刀自刎。

以方空因之死為終結,這官軍與梁山首戰終於告一段落。呼延灼聽得方空因死訊,面色鐵青,調李微為先鋒大將,另選派將佐做催督。童貫與李邦彥二人均是膽小如鼠之輩,又聞得青齊二州戰事僵持,竟催逼呼延灼拔營而起,後退三十裡,將營盤扎於一面高坡之上。且說梁山方面,捷報傳來,三軍皆喜動於顏色,歡呼不已。全軍慶功三日,賞賜有功將士。趙天聽到方空因雖敗不降,死得那般壯烈,歎道:“這方空因雖然輕生死,愚忠朝廷,不過卻是壯烈忠貞的好漢!”下令收起方空因屍首厚葬。

此戰獲得駿馬三千余匹,能用的槍械四千余,盔甲三千副,俘虜騎兵兩千。將這兩千騎兵,願意留下為梁山效力的一千五百余人交給武松的步軍,打散編制編入黑虎軍騎兵隊。剩下不肯歸降俘虜的押在水寨之中,由解珍的水師遣人看守。梁山軍隊死三百余人,損失戰馬五百余匹,傷八百人。

戰報傳到青、齊二州,花榮與董平二將大喜之余,其所率軍隊士氣更是高昂,將東、西兩路軍隊死死地銜製住。那兩路軍隊久攻不下,又聞中路軍慘敗,士氣低落。攻城之時力量更弱數分。加之各縣治團練鄉勇的小股軍隊不斷地騷擾軍隊和糧道,直讓這三路大軍一時之間陷入到苦戰之中。若就此敗退,卻又畏懼朝廷降罪。

偏偏梁山軍隊並不急於進攻。一時之間,戰事陷入到僵持局面之中。對於這場戰爭,大宋王朝內部關注程度相當高。一來是因為朝廷重臣曾被梁山泊元帥趙天刺殺,二來是因為梁山泊以及所佔據的州府雖非邊境,卻距離京師極近,而且距離遼國邊境不過千裡。這樣一個地方就宛如一顆生在致命部位的毒瘤,倘若不能治愈,甚至能夠動搖大宋王朝根基。

雖然童貫和李邦彥呈給皇帝的奏折上委婉地說:梁山賊軍勢大凶猛,我軍進攻暫受阻,呼延灼所遣先鋒將方空因戰敗身死,死傷三千。但我軍在童監軍、李太尉指揮之下,已斬賊首七千。這封奏折不僅將戰敗責任完全推委到呼延灼身上,而且居然還將梁山軍死傷合共不過千余誇大到七千。而將己方損失七千戰力最強的騎兵,縮小到三千人。

這就使得皇帝產生誤判,以為賊軍雖然勢大,不過一時而已。

只要再增派將領軍隊,定可一舉剿滅。於是在蔡京的指令下,京東東路、京東西路、河北東路這三路再調集步軍五千、騎兵兩千、水師兩千,戰船十艘,火炮三十門,炮手兩百名,弓箭盔甲若乾,務必將梁山賊軍一舉剿滅。新增派軍隊全部充入中路大軍。另,朝廷又選派大將兩員:河北名將路秦、大名府有“急先鋒”之稱的名將索超。如果順利地擴充,雖然中路軍騎兵部隊已經被絞殺得只剩千余“驚弓之鳥”,但總體實力卻與之前差不多。

梁山泊聚義廳中。梁山泊幾位主要領軍頭領及負責人匯聚在一起,正在進行一次秘密的軍事會議。

趙天熠熠的目光望著精神抖擻的眾將,將細作探回的有關朝廷軍事動作的情報在手心裡捏得一捏,望向地圖,道:“相信以我梁山軍馬之精良,取得此戰勝利當是指日可待之事。不過……我要的是不止是勝利!”

眾將都疑惑起來,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趙天道:“中路軍原有火炮五十七門,鐵炮三十門,炮手五百。其中有幾名炮手有‘神炮手’之稱。我要的,是要將這八十七門炮,與五百名炮手全部擒獲,不得令傷一人。哪怕付出再大的代價,甚至這場戰爭失敗,也務必達到這個目標。”

吳用疑惑地道:“那些火炮鐵炮雖然厲害,不過射程比起弓箭尚有不及,威力有限。元帥此舉……”

趙天微笑道:“軍師有所不知。我曾與一番邦客商有過交往。那番邦人言道,海外有一番國,曾從中國得到火炮技術,並大力發展。如今那番國憑借新式火炮征服國家無數。若我梁山得此利器,並也將之發展……”其實他這番話純粹屬於編造。只是火炮在後世之厲害,的確是厲害無比。

眾將聽得他此番言語,一雙雙眼睛都不由亮將起來。

趙天又道:“如今官軍又將增添三十門火炮,兩百名炮手。連著弓箭盔甲等等,皆已自京師出發,由兩千騎兵、兩千名步軍護送而來。我欲先奪這三十門火炮兩百名炮手,哪位將軍願立此不世之功?”

眾將互相望一望。遠距離作戰,只有騎兵才行。武松與解寶一同出列,齊聲道:“末將願意前往。”這兩支軍隊,騎兵都頗為得力。不過解寶的常勝軍全部由騎兵構成。回歸途中如何運送火炮卻是一個問題。倒是武松的黑虎軍,騎兵實力不弱,更以步兵為主,更合適一些。但是隻由旱路運送,容易被官軍重搶回去。得另外再安排一條運送路線。

趙天笑道:“二位將軍為水寨出力之心可嘉。不過被帥細細思考,此戰就由兩軍偕同。不過水師卻也有用武之地。”

解珍聞言大喜,出列道:“末將願帥本部軍馬前往。”

趙天胸中早有成竹,下令道:“武松聽令。”武松出列。趙天道:“本帥令你為帥,你部下王英將軍,選三千步軍,一千騎兵,在劫炮成功之後運送護衛火炮及炮手。黑虎軍暫由史進將軍執掌帥印。其余參與行動之各軍將領均受你節製。”武松得令,喜氣洋洋。

趙天又道:“解珍聽令。”解珍出列。趙天道:“本帥令你部阮小七將軍、張橫將軍,帶五千水師受武將軍節製,率戰船五十艘逆黃河而上,若陸路運送失敗,則改為水路運送。”解珍得令,也是喜上眉梢。雖然他不親自出去,不過他的軍隊在首戰未能出去打仗,這次能夠參與行動也算夠意思了。水師打仗的機會不多。

趙天又道:“解寶聽令。”解寶出列。趙天道:“本帥令你部石秀將軍、魯智深將軍二人, 率五千精銳騎兵,受武將軍節製,負責攻擊護送火炮的官軍,並沿途護衛。”解寶得令,高興萬分。梁山雖以水師為主,水師兵將最多,但這兩戰都以騎兵為主,步兵為輔,打仗立功的機會最多,讓他如何不喜!看看眾將已經先後出門,只剩下趙天與吳用二人,吳用這時突然道:“寨主,屬下有一事不明。”

趙天頷首道:“請講。”

吳用道:“大宋漕運發達,以屬下看來,寨主所安排劫火炮計劃,卻都是以陸路進攻為主……若是官軍將火炮全予以陸路運輸,豈非……”

趙天笑道:“大宋水師精良,天下無雙,以我梁山水師的實力,亦難為對手。軍師考慮固然周密,卻有些過慮了。我已經接到細作傳回的準確情報,大宋近來各處調集糧食,再加上花石綱,漕運壓力極大。而蔡京那奸相,一來因為漕運費用低廉,不能從中獲得多少好處,居然不肯以漕運來運輸火炮。二來他們認為水火相克,以水路運輸火炮會讓火炮無法發揮,因此隻以陸路運輸。”

吳用笑道:“寨主消息如此靈通,連這等朝廷機密之事亦知之甚詳,此戰定當大勝!”

趙天大笑。的確不錯,自己連朝廷運輸火炮及其他物資的路線都已經清楚,對朝廷圍剿梁山泊的大軍的軍力分布、將領等等一切資料都掌握在手,知己知彼,怎能不勝?說起來這些情報的獲得,還是有賴於王得貴這個兄弟。這數年來,王得貴將趙天的家業打理得井井有條不說,而且還建立了諾大一個商業帝國。雖然說宋朝普遍重文輕武,重農輕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