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宋之廚神天下》第235章:相聚
於是書信一封,將自己的想法記了下來,讓那漢子將信帶回梁山。那漢子並未上過梁山,只是崇拜梁山好漢,自願為梁山做細作的。他卻以為趙天不過山寨的一個小頭目,哪裡知道他便是寨主?客套一番,趙天報了個假名,告辭去了。

不數日,書信便帶到了梁山。那吳用見是趙天的親筆書信,不敢怠慢。立即組織眾頭領商議一番,製訂出計劃來。居然就趁著風雪寒天,鐵騎四出。那些州府縣治既無能征擅戰之將,亦無英勇無畏之兵,哪裡是梁山這夥精銳強盜的對手?有的州府軍官士兵,甚至一聽說梁山泊大軍來到,先就一哄而散,逃之夭夭。

因此梁山周圍方圓五六百裡地的州府縣治,春節之前全被各軍給佔了下來。分別有:青州、齊州、濮州。這三座州府附近分別有百余縣治,地域連成一片,與梁山泊互為依托,倒成為了梁山泊大軍的基地。

吳用又從山寨招攬的賢才之中,選拔了一批人,各自任命官職,去各州府就任。

每個州府派遣千余兵士前去守衛。各州府縣治的梁山泊軍隊又各自在當地招兵買馬,大肆擴充。大宋朝廷重文輕武,體現在軍事政策上最大的特點就是,朝廷軍隊征召士兵,須得在額上刻字為記,可算非常歧視。而且因為大宋朝素來崇尚節儉的緣故,除了極少數精銳之師外,對軍隊的糧餉供應不足,所以百姓若非被迫,極不願參加軍伍。

而梁山泊軍隊士兵不僅不需要在臉上刻字,而且給士兵的待遇也極是優厚。而且尋常百姓因為梁山泊義軍保衛自己的財產家人,是以視其為自己的軍隊,是以只要召軍,投軍者極眾。到後來弄得軍勢劇烈膨脹,幾乎各州府都有四五千軍隊,再加上各縣治的駐軍,三大州每州少說也有萬余。

雖然這些新征召的士兵訓練不足,從未參加過實戰,存在軍力低下的情況,但合共十數萬軍隊,再加上梁山軍從未有過敗績的威勢,卻還是足以保證應付朝廷的清剿。

一時之間,梁山泊聲勢大張,首次威震天下,便連東京也為之震動。

卻說那宋徽宗,原本就是一風流皇帝,雖然才氣縱橫,不過只在詩畫書法上,若說到治理國家,卻是一徹底的昏君。每日只顧得自己玩樂享受,將國家軍政大權,多交付給了蔡京等權臣打理。

蔡京其人,素來欺上瞞下之事做慣了的。聽得各州府雪花也似報來的消息,怕皇帝說自己治國無能,因此也不稟告皇帝。只是回府之後召集官員商議之後,責令太尉李邦彥興兵攻打。

那太尉李邦彥何許人也?這人出身低微,父親是一個銀匠。只因此人善於市井應對,自號“李浪子”。只因踢得一手好蹴鞠,被當時還身為端王的徽宗看中。後來徽宗登基為帝,便給了此人好大的官爵。後來位至宰相,老百姓目為“社稷之賊”。其實要論本事學識,卻沒有多少,只知道與一乾奸臣相互勾結,玩弄權術,陷害忠良,將座花花江山,整治得動蕩不安。

看到此處,可能有人要生疑問了。水滸一書中所述,這因為會踢球而做了太尉的,分明是高俅,怎地卻成了李邦彥?事實上水滸中所載有誤,歷史上真正的憑踢球做太尉的當是李邦彥。只是不知因何緣故,羅貫中成水滸一書時,偷梁換柱,將李邦彥的劣跡給栽到了高俅身上。而在這個時代,高俅其實也是實有其人的,不過劣跡不多。正史上,也並未說高俅善於踢球。

卻說那太尉李邦彥對蔡京道:“量那梁山小寇,再大的能為也興不起多大風浪。

只要朝廷精兵一出,必當剿滅。只是時今正值數九寒天,不宜出兵。須得待春暖花開時節,大軍一發,剿滅梁山泊賊寇之期,指日可待。”蔡京與李邦彥同為一黨,立即允了。那蔡京見現在無法攻打梁山,於是派遣高手畫師為細作,將梁山泊十八條好漢相貌一一繪出,張出榜來懸賞通緝,許以千金,求購梁山好漢人頭。

一路上聽得茶房酒社,街頭巷尾,到處都在談論梁山泊消息,說起當今天下的四大寇來,不知道有多少人眉飛色舞。趙天自然喜不自勝。聽人們議論中,有懼怕的,有高興的,有無所謂的,有想上梁山的,有要參軍剿梁山之匪的。

也曾見過幾張通緝榜文,趙天的畫像列在最顯眼處。看那畫像,讓他又是好氣,又是好笑。那畫中居然將好好一個趙天畫得金剛怒目,身高丈余,一派殺神氣象。恐怕即便他站在畫像前面,自己承認便是梁山頭一條好漢賽孟嘗趙天,也不會有任何人相信!

自出了梁山泊勢力范圍之外後,但見得難民逐漸多了起來。官府苛捐雜稅極多,百姓怨聲載道。有些實在交不起捐稅的,甚至賣兒賣女。無數的百姓吃不飽穿不暖,甚至有的人家連破衣裳也沒得穿,一家人共穿一套衣裳,誰出門誰穿。路邊因凍餓而死者,不知凡己。

如此景況,實在是看得人痛心疾首,怒起心頭。隻恨不得立即興兵,將這無能的朝廷推翻了,還苦難百姓一個清平世界!

趙天臨出門之時,在乾坤如意戒中放了不少黃白金銀。雖然見到窮苦之家,便大加施舍,但苦難百姓眾多,以他一人之力,如何救護得過來?

先前趙天也曾對自己興兵梁山的作為有所懷疑。刀兵一起,遭難的畢竟還是百姓。如今看來,與其任由百姓在苦難之中掙扎,倒不如興起一支義旗來,或許能創造出一個大好天下!

先前他曾對三軍士兵許諾,待得朝廷招安,便大夥兒一起享受榮華富貴。雖然他心裡對招安一事嗤之以鼻,許出的諾言隻為安定軍心。如今眼中所見,更堅定了他心中所思所想,決計不受朝廷招安,只要打翻這汙濁的世界!

一路向東京城而去。愈近京城,城鎮愈見繁華起來,雖然極度窮苦的百姓同樣不在少數,卻也到處可見雕梁畫棟,豪富之宅。這時我已經在路上行了兩月之久。風雪天氣,早就停了。眼見得再過幾日,便是春節。家家戶戶,張燈結彩,貼春聯,購年貨。

即便是那些窮苦之家,平常日子缺衣少食,稍微有點銀錢的,也要扯布做新衣服,買點米糧肉食之類。端得是到處可見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將那等民不聊生的景況,也遮掩住了幾分。

在趙天從前的那時代,春節的節慶氣氛,比起這個時代來,不知淡了多少。這些年來到北宋之後每逢春節,因為沒什麽親人,與如落的夫妻關系也極糟,是以居然從來沒怎麽好好慶祝過,只是出來四處走看。不過陽谷縣的縣城太小,與他那時代一個鄉鎮的規模差不多,也沒多少看頭。

現在所過州府,因為靠近京城,都是些繁華大邑,這年節氣氛,因此也特別的濃厚。

趙天不由十分向往東京城的春節氣象。似乎好像,每到春節時,皇帝都會與百姓一同慶祝,並美其名曰:與民同樂。

如此景象,可絕對不能錯過!於是雇傭了一輛馬車,向東京城趕去。一路上風景秀麗,自不必說。梁山泊距離北宋京城開封不過兩三百裡,但趙天一路走走停停,觀賞各處冬日風光, 卻走了一兩月時間。終於在臘月二十九這日,趙天趕到了東京城。在京城內尋間旅店安頓了下來。

當日上街去,只見這東京城端得是繁華無比,果然不愧為當世首屈一指的數十萬人口的大都市。現今春節立至,處處張燈結彩,遍貼春聯,更是在繁華之外更添了幾分喜慶色彩。看那些燈時,花樣繁多,精巧無比。這些燈都是各州府進貢到京城來的。

看看人人都是一副十分喜氣的模樣,家家和樂,出遠門的也多趕回了家過節。心中突然想到,梁山泊上,想來也應該會大肆慶祝罷。這可是與兄弟們溝通感情的好時節。想來想去,終於決定回山一趟,與兄弟們一齊吃個年夜飯,然後再來東京觀看春節氣象。當晚就在東京城歇息了一夜,看些風土人情,民間風俗。

到第二日,趕早市購買了些希奇東西,何止千百件,放入乾坤如意戒中,渾似沒買半樣東西。這才施施然祭起縮地仙筆來。雖然東京城距離梁山泊,中間隔著五座州府,他這一路走走停停花費了兩月工夫。不過待得他祭起縮地仙筆這件法寶來,瞬息百裡,端得是快如閃電。中間雖然有高山河流阻隔,卻完全視若無物。

東京城中百姓預備飯菜時出發,等到了梁山泊聚義廳中站定之時,卻只見聚義廳中那些仆役正自端菜擔酒,準備吃食。見趙天鬼魅般出現,個個都被嚇了一大跳。待見得是老大,又人人喜不自勝,奔走相告。

不一時,山寨中人人都已經知道了趙天回來的消息。所有頭領都趕了過來,如落與祝英二女更是歡喜萬分,趕來與他相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