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南宋之風起雲湧》第382章:厚道
可想而知,大金的金融體系亂到了什麽地步!估計金朝的戶部不要說很難算清自己國家的資產,就是每年收取各地賦稅的時候,如果想要換算清楚都不是容易的事。

 

?大金建立了數十年,還不行自己的官方貨幣,原因當然是有。最早的原因,是當時的大金建國的時間太短,還沒有想到要行自己的貨幣,心思還放在征戰上;後來嘛,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大金倒是不缺少行貨幣的擔保資產,他們建國以來就一直在掠奪別國的財物和人口,這錢自然是多的很,可大金境內沒有多少銅礦!

  傳統貨幣都是用銅鑄造而成的銅錢,可是大金嚴重缺銅,這點和以前的遼和宋都有著相類似的苦惱。銅本身使用十分廣泛,無論是民間還是官方都需要大量的銅,但無論是大金還是大宋境內的銅礦都極其稀少,而且產量不高。

  缺銅的瓶頸導致了經濟上的不穩定,一直緊勒著這些國家的脖子。

 自從大宋開展外貿以來,由於有了境外銅礦的湧入,缺銅的窘境大大緩解。手上有貨、心中不慌的大宋居然能夠行面值小而精的銅製“小方孔”錢,那精美的鑄幣甚至成為了後世收藏者的搶手貨。

可大金卻沒有這麽一條捷境,銅還是奇缺,朝廷不只是重賞現銅礦的臣民,甚至到了想要動一場“銅”戰來奪取銅產地的地步。只可惜周邊產銅的地方太少,打到哪裡也沒法奪得大量的銅。

於是,大金乾脆就不行自己的貨幣,反正大宋的銅錢越鑄越多,雖然面子上難看一些,但不行自家的貨幣不僅省事,還可以多多的吸收大宋的銅進入大金的境內。

等迪古乃登基之後,對現在這種貨幣狀態十分的不滿,這太丟面子了!堂堂大金居然要跟在別人的後面,使用人家的貨幣。

很不爽的皇帝立刻下旨,要臣子們解決此事。

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沒銅當然是鑄不了錢!可這位強橫的大金皇帝根本不會聽這些理由,完成不了他下的任務,大家都沒個好!

於是,群策群力之下,等皇帝從南方返回之後,戶部尚書蔡松年提出了“複鈔引法”,聰明的金人又一次實行了學習的態度,把原定都汴京的大宋錢鈔制度直接引用:行紙幣。

雖然也有人提出,在國家沒有金屬貨幣的情況下行紙幣,可能造成惡性的通貨膨脹。

可這位素來膽大又沒有經濟學識的金主迪古乃根本沒聽進去,大筆一揮,立刻批準了,行名為“交鈔”的紙幣!他倒是揮了金人學習的特色,學並改之:規定交鈔都由各路行,各路的交鈔可以在戶部自由兌換,全國流通。

這倒也不能怪迪古乃,他又沒有學過關於國家經濟的知識,根本沒太多關於貨幣和金融的常識。

就說文句卓著的大宋,也是從周複以皇太子身份主政之後,才開始系統的研究經濟和貨幣、金融之間的關系,這也是因為外貿的達,要想出台商法,不研究透徹不行。

傾天網得到這個情報,幾位頭領立時冒出了一身的冷汗:不知道是該佩服迪古乃的前作為,還是該替他們擔心!

當初,大宋四川路行的“交子”由於信用崩潰,導致紙幣過度貶值,嚴重損害了國家經濟的下場還近在眼前。那個時候的大宋,可是十分富裕的國家,而且也有著一套完整的貨幣體系,交子所行的地域又不廣泛,就這樣還被交子貶值搞得頭痛無比,損失慘重。

從來沒有建立過貨幣體系,也沒建立過相應制度的大金,

一行就是紙幣,他們就不怕金融崩潰啊?!迪古乃是不知道他的所作所為,居然把一直膽大妄為的傾天網諸頭領都給嚇的直冒冷汗,只怕他知道了只怕還會得意自己的創舉。

在這樣搖搖欲墜的基礎上行紙幣,等於是迪古乃把整治他的機會送到了大宋跟前,傾天網不害害大金都覺得對不起自己!正好,這些商人又準備利用金朝修建新都的機會害他們一下,兩邊一拍即合。

很快,銳意進取的周複批準了傾天網的計劃,並給予大力的支持,並在臨安郊外的傾天網據點裡,召見了還在大宋境內的幾名為的商人。

等幾位商人入內向他行禮的時候,周複才現為的那名大宋商人十分的眼熟,仔細一想,回憶了起來:“你的名字是叫喻寄性吧?朕和你見過面的。”

喻寄性沒想到皇帝居然還能回憶出自己一個小小的商人, 而且還是隻說了幾句話,立時激動的話都快說不出來了:“陛下好記性,小民的確是與陛下在蘇州見過面。”

“沒錯,是朕到揚州前與喻先生有過一面之緣,卻沒想到我們的緣份還真是不淺,今日又相見了。”周複微笑著點點頭,然後抬手請幾位商人坐下:“諸位只是普通百姓,為了國家卻甘冒奇險,朕替大宋百姓謝諸位的厚誼了。”

“陛下過獎!我等俱為大宋百姓,為國家效力是應該的。”聽到皇帝如此誇讚,幾位商人都有些手足無措,最後還是喻寄性開口應答。

“不要這樣說,你們願意為國家盡力,朕會記著大家、百姓也會記著大家。”周複看向一邊陪他們一同朝見的呂正和甘北太:“傾天網一定要盡量保護好他們的安全,雖然這種使命本身就十分危險,但朕仍然希望在勝利來臨的時候,能再見諸位,朕到時會親自舉杯,為大家慶功!”

“謝陛下盛情!臣等一定牢記陛下旨意,為我大宋效力。”

迪古乃在猛安謀克全部到達大興城附近後,下旨在原來的基礎上再次擴建大興城,相繼征用了一百六十多萬民工。

原屬於燕京城范圍內的中都街道,仍保存著沿襲自大隋的“坊市”形式,即用街道和矮牆將城市進行分割成井字格,每一格便是一坊,坊的大小基本均勻。好處是整齊又便於管理,大宋汴京就是此種坊市的典型例子。

但迪古乃卻並不喜歡原先的“坊市”,覺得有坐監獄的感覺,聽說大宋的新都臨安就沒有完全設置坊市,便叫中都的設計者們想辦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