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南宋之風起雲湧》第424章:不能再有第2次
“這樣啊,的確是自家的安危重要,朕可以理解。”周複點點頭,然後又問道:“土蕃此次所用兵力多少?歷來入侵的時間都有多長?”

“一般土蕃入侵都是劫掠為主,大概會動用數萬兵力,一直到夏季來臨方才結束。”

周複又轉向樞密使高龍興問道:“高愛卿,土蕃入侵回鶻是否會威脅大宋的邊境安全?”

“陛下,土蕃一直威脅我大宋西面邊境,入侵回鶻之時常常也會入侵我大宋進行掠奪,數十年來邊境軍民死傷無數。”高龍興在座位上欠了欠身,很快回答了皇帝的提問。

“小小土蕃竟敢隨意入侵我大宋疆界,如不懲處,是不是還想翻天了?”周複的臉色陰沉了下來,猛的在桌案上擊了一掌:“朕自登基以來,素以百姓為重,怎能眼看著外族入侵屠殺我大宋百姓!”

“陛下恕罪!是臣等無能,愧對陛下、愧對天下百姓。”大殿中的大宋臣子們都跪了下來,連得羅艾也跟著跪在地上。

“平身吧,朕不是責怪諸位愛卿,之前大宋國力有所不足,並非諸位沒有盡責。但是,”周複平靜的揮揮手讓眾臣起來,話音一轉開始變得十分嚴厲:“如今大宋國勢強盛,如果還任由這些強盜肆意的欺負,不只是爾等,就是朕也無顏去見列祖列宗和天下百姓。樞密院立刻下令,與土蕃和回鶻交界的西川、成都、建昌下屬諸軍立刻戒備,準備回擊土蕃的入侵。兵部負責後勤,從準備好與土蕃大戰的所有軍備。”

分派完樞密院和兵部的事務,趙惇轉向了從剛才就呆立在一邊的得羅艾:“得羅艾使節,請你轉告活剌散可汗,大宋軍隊將反擊入侵的土蕃人,請他不要誤會大宋有什麽不軌之心。另外,如果大宋需要入貴境作戰,望回鶻能夠同意。”

得羅艾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大宋居然決定調動大軍反擊土蕃!這可真是意外之喜,有了大宋的協同作戰,毫無防備的土蕃這下有難了。他立刻跪了下來:“請陛下放心,回鶻一定會與宋軍全力配合,反擊土蕃的入侵。”

“得羅艾使節不必客氣,大宋也只是在保衛自己的邊境。”周複微笑著請得羅艾起身,然後眨了眨眼睛:“只是這作戰是沒個準的,如果不小心越了境,還要請回鶻多多擔待呢。”

得羅艾當然是心領神會,回到住處之後,便把大宋將對土蕃作戰的消息火回了回鶻,請可汗無論如何都要借用這個好機會,好好的害一下土蕃,也向大宋表示一下回鶻的誠意。

此次大宋出兵倒並不是天子趙惇的臨時起意,早在他主政之後,就已經在為有一天和大金的最終對決做準備。他可沒忘記長輩多次提起的:當年大宋雖然有收復幽雲的打算,卻一點都沒有做好準備,結果反而招致了滅國的結局!

這種荒唐事有一次也就夠了,趙惇可不想再乾上一回。

所以,周複才在接手傾天網之後大力加強它的實力,就是好讓它不斷的回各地的情報,以制定今後的戰略,以及判斷大宋的出擊方向。

根據傾天網多年來收集的情報,樞密院謀士團早在三年前就提出了:“暫時與金保持並存關系,出擊方向選西進;拿下西部邊境上的各個部族之後,再謀算西夏;最後與大金決戰!“

這個長期的戰略構想,得到了大宋中樞、兵部和樞密院的讚同。

大宋至今還是缺少馬匹和大型牲畜,這是致命傷,就算大宋的軍事技術再領先,也無法完全抵消金人對大宋的騎兵優勢。要想和金人決戰,這個問題不解決不行!

黃河以北、長城兩邊,都是平坦開闊的平原和草原,在這樣廣闊的平地上,有強大的騎兵就幾乎擁有了勝利,這就是北方的遊牧民族能夠從中原開始有人生存之時,就一直威脅中原的根本原因。以步兵為主的宋軍,在平原與與騎兵對壘,根本無法保證勝利。

但是,大宋如果不能在收復中原之後,繼續挺進女真故地和漠北草原,那不過是重複了歷代王朝的老路:靠著長城狼狽的應付著南下劫掠的遊牧民族,稍有不慎就是家國傾覆之險!

當初清義道長建議朝廷消滅西夏,以獲得優良馬種和牲畜良種,據西北而最終有中原並沒有錯。只不過是他過高的估計了大宋當時的軍事實力,才導致了後面慘痛的結果。

現在,大宋經過太上皇趙昚在位時期的整頓和展, 尤其是從天子趙惇以皇太子身份主政,已經有八年時間。這段時間以來,大宋幾乎是日新月異,一直在加度的振興,國家興旺、實力雄厚。

如今,大宋不只是外貿和商業展迅,做為國家之本的農業更是有了本質的變化。

由於戰亂的破壞,魏晉流傳下來的門閥大家族給破壞一盡,再加上大宋一直以來商業達,不少大家族早已將商業經營當成了主業,國家因此不再延續過去的分配土地制度,而是允許土地自由買賣,使得傳統的莊院漸漸消失。

這樣,導致了大家族控制的大部分農奴獲得了平民身份,農民編入國家戶籍,以經營性地主和自耕農為主的租佃製佔到了優勢地位。

自外貿收入大增,農稅在國家收入中所佔的比例逐年降低。為了減輕百姓的負擔,從隆興十九年高宗皇帝故世後,朝廷決定大幅度削減農稅。

周複登基後,正式宣布:從第二年開始,人頭稅取消,無田者的佃農不必再交納任何賦稅;有田者也只需要交納不多的田稅。這樣,普通農民的負擔大大減輕。

而且,早在隆興二十二年朝廷就已經宣布過:有能夠改進農業技術、大大提高畝產的,一律由朝廷授予榮譽爵位。

也正是因為國家對農業的傾斜政策和重視,再加上良種的流入和耕種方法的改進,大宋境內的農業生產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田的畝產量已經達到了二石,糧食連連豐收。農產品的種類也大大增加,再加上紡織業等需要大量使用農產品的工場出現,開始有了專門種植各種經濟類作物的專業種植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