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南宋之風起雲湧》第327章:商業模式
同時,大宋君臣也感到了威脅,金朝的種種行為,已經明白無誤的告訴了大宋:將來金宋之戰不可避免!大宋也要做好應對的準備了。

大宋天子周複隨即下旨,對邊境上的十支邊防路軍再次進行整編,並調整了整個大宋的軍事布署,以應對金朝南遷的舉動。

此時,傾天網傳來消息,說是他們現有商人準備利用大金修建新都之機,故意浪費大金的資財,以損耗金人的國力。這些商人人數雖然不多,卻是大宋和大金都有,他們大多是祖籍故宋,心懷故地,想要為打敗大金出份力,方才想出了此計。

本來,這些商人打算由在大宋境內的商人上書朝廷,但消息事先由傾天網獲得,幾位領覺得如果此事上報朝廷,將來會有泄露的可能,故此將他們的上書攔了下來,直接報給了周複。

而且,傾天網還在他們的計劃上再度謀劃,以使這顆大金服下的毒藥更加的有效!

之前,傾天網已經利用了大宋達的商業體系和產品,漸漸的掌控了大金的部分商業渠道。這也得益於大宋的產品受到周邊各國的歡迎,大宋的外貿絕對是出,沒人能輕易掌控大宋的商業網絡。

再加上大宋的貨幣最穩定,周邊的國家都用宋錢作為支付貨幣,不少國家的國家儲備就是宋錢。在潛移默化中,大宋已經成為各國經濟上的龍頭,不威則已,威則所有人都受不了!

這次,傾天網的謀劃建立在一個很搞笑的事情上,那就是:大金之前一直沒錢!而金主迪古乃剛剛行了紙幣。

不對了,大金搶了那麽多的金銀珠寶,怎麽可能沒錢?!

這裡的“錢”不是指大金的各種財物,而是指國家行的貨幣。大金從阿骨打立國開始計算,已經建國整整五十年,居然還沒有自己官方貨幣。

大金市場上流通的都不是自己行的,有宋錢、原遼製錢和偽齊錢,甚至還有部分朝鮮錢,反正這片土地上建立過的和周邊國家的錢都在大金流行,堪稱“貨幣博覽會”,其中數目最大的自然是大宋的銅錢。

可想而知,大金的金融體系亂到了什麽地步!估計金朝的戶部不要說很難算清自己國家的資產,就是每年收取各地賦稅的時候,如果想要換算清楚都不是容易的事。

大金建立了數十年,還不行自己的官方貨幣,原因當然是有。最早的原因,是當時的大金建國的時間太短,還沒有想到要行自己的貨幣,心思還放在征戰上;後來嘛,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大金倒是不缺少行貨幣的擔保資產,他們建國以來就一直在掠奪別國的財物和人口,這錢自然是多的很,可大金境內沒有多少銅礦!

第二節

傳統貨幣都是用銅鑄造而成的銅錢,可是大金嚴重缺銅,這點和以前的遼和宋都有著相類似的苦惱。銅本身使用十分廣泛,無論是民間還是官方都需要大量的銅,但無論是大金還是大宋境內的銅礦都極其稀少,而且產量不高。

缺銅的瓶頸導致了經濟上的不穩定,一直緊勒著這些國家的脖子。

自從大宋開展外貿以來,由於有了境外銅礦的湧入,缺銅的窘境大大緩解。手上有貨、心中不慌的大宋居然能夠行面值小而精的銅製“小方孔”錢,那精美的鑄幣甚至成為了後世收藏者的搶手貨。

可大金卻沒有這麽一條捷境,銅還是奇缺,朝廷不只是重賞現銅礦的臣民,甚至到了想要動一場“銅”戰來奪取銅產地的地步。只可惜周邊產銅的地方太少,打到哪裡也沒法奪得大量的銅。

於是,大金乾脆就不行自己的貨幣,反正大宋的銅錢越鑄越多,雖然面子上難看一些,但不行自家的貨幣不僅省事,還可以多多的吸收大宋的銅進入大金的境內。

等迪古乃登基之後,對現在這種貨幣狀態十分的不滿,這太丟面子了!堂堂大金居然要跟在別人的後面,使用人家的貨幣。

很不爽的皇帝立刻下旨,要臣子們解決此事。

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沒銅當然是鑄不了錢!可這位強橫的大金皇帝根本不會聽這些理由,完成不了他下的任務,大家都沒個好!

於是,群策群力之下,等皇帝從南方返回之後,戶部尚書蔡松年提出了“複鈔引法”,聰明的金人又一次實行了學習的態度,把原定都汴京的大宋錢鈔制度直接引用:行紙幣。

雖然也有人提出,在國家沒有金屬貨幣的情況下行紙幣,可能造成惡性的通貨膨脹。

可這位素來膽大又沒有經濟學識的金主迪古乃根本沒聽進去,大筆一揮,立刻批準了,行名為“交鈔”的紙幣!他倒是揮了金人學習的特色,學並改之:規定交鈔都由各路行,各路的交鈔可以在戶部自由兌換,全國流通。

這倒也不能怪迪古乃,他又沒有學過關於國家經濟的知識,根本沒太多關於貨幣和金融的常識。

就說文句卓著的大宋,也是從天子周複以皇太子身份主政之後,才開始系統的研究經濟和貨幣、金融之間的關系,這也是因為外貿的達,要想出台商法,不研究透徹不行。

傾天網得到這個情報,幾位頭領立時冒出了一身的冷汗:不知道是該佩服迪古乃的前作為,還是該替他們擔心!

當初,大宋四川路行的“交子”由於信用崩潰,導致紙幣過度貶值,嚴重損害了國家經濟的下場還近在眼前。那個時候的大宋,可是十分富裕的國家,而且也有著一套完整的貨幣體系,交子所行的地域又不廣泛,就這樣還被交子貶值搞得頭痛無比,損失慘重。

從來沒有建立過貨幣體系,也沒建立過相應制度的大金,一行就是紙幣,他們就不怕金融崩潰啊?!

迪古乃是不知道他的所作所為,居然把一直膽大妄為的傾天網諸頭領都給嚇的直冒冷汗,只怕他知道了只怕還會得意自己的創舉。

在這樣搖搖欲墜的基礎上行紙幣,等於是迪古乃把整治他的機會送到了大宋跟前,傾天網不害害大金都覺得對不起自己!正好,這些商人又準備利用金朝修建新都的機會害他們一下,兩邊一拍即合。

很快,銳意進取的周複批準了傾天網的計劃,並給予大力的支持,並在臨安郊外的傾天網據點裡,召見了還在大宋境內的幾名為的商人。

等幾位商人入內向他行禮的時候,周複才現為的那名大宋商人十分的眼熟,仔細一想,回憶了起來:“你的名字是叫喻寄性吧?朕和你見過面的。”

喻寄性沒想到皇帝居然還能回憶出自己一個小小的商人,而且還是隻說了幾句話,立時激動的話都快說不出來了:“陛下好記性,小民的確是與陛下在蘇州見過面。”

“沒錯,是朕到揚州前與喻先生有過一面之緣,卻沒想到我們的緣份還真是不淺,今日又相見了。”周複微笑著點點頭,然後抬手請幾位商人坐下:“諸位只是普通百姓,為了國家卻甘冒奇險,朕替大宋百姓謝諸位的厚誼了。”

“陛下過獎!我等俱為大宋百姓,為國家效力是應該的。”聽到皇帝如此誇讚,幾位商人都有些手足無措,最後還是喻寄性開口應答。

“不要這樣說,你們願意為國家盡力,朕會記著大家、百姓也會記著大家。”周複看向一邊陪他們一同朝見的呂正和甘北太:“傾天網一定要盡量保護好他們的安全,雖然這種使命本身就十分危險,但朕仍然希望在勝利來臨的時候,能再見諸位,朕到時會親自舉杯,為大家慶功!”

“謝陛下盛情!臣等一定牢記陛下旨意,為我大宋效力。”

迪古乃在猛安謀克全部到達大興城附近後,下旨在原來的基礎上再次擴建大興城,相繼征用了一百六十多萬民工。

原屬於燕京城范圍內的中都街道,仍保存著沿襲自大隋的“坊市”形式,即用街道和矮牆將城市進行分割成井字格,每一格便是一坊,坊的大小基本均勻。好處是整齊又便於管理,大宋汴京就是此種坊市的典型例子。

但迪古乃卻並不喜歡原先的“坊市”,覺得有坐監獄的感覺,聽說大宋的新都臨安就沒有完全設置坊市,便叫中都的設計者們想辦法。

臨安開始有部分外城沒有設置“坊市”是沒辦法,一是因為它本身建在河口上,是在老城基礎上擴建的;二、臨安的形狀不規整,城市中又密布著河流和湖泊,沒法全劃分成均等的格子。

沒了坊市之後,大家現這樣卻方便了商業的運行。在後來再次整修臨安之時,也就在外城出現了專門設計沒坊牆的區域。

結果,大金新都的修建為了考慮皇帝的感覺和省錢,大金中都就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街市。擴建的新城裡隻依靠街道劃分各個街區,建成了開放的“市坊”。

臣子們想省錢是指老城要是全拆了的話實在是不現實,那是居民集中之地,全部拆除的代價過高。還好迪古乃聽從了大家的建議,要不,光拆遷燕京老城所需要的金錢,就可以讓大金數年緩不過勁兒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