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宋之風起雲湧》第313章:膽大妄為
右正言尹穡出班,上前說道:“肅郡王,您這話不完全對。金朝迪古乃反叛是個典型的例子,他如果不是武將,手握重兵,又如何能夠奪取帝位?武人手中有兵,對國家的確存在著很大的威脅。”

“我大宋是國家養兵,軍製變革中並不是沒有對軍權的製衡,不是放任不管。而大金立國是沾了原遼朝君昏臣庸的光,直到現在,還保持著分族治理的方法。迪古乃能夠反叛並獲得成功,和完顏一族的部民制度有很大關系,並不僅僅因為他是武將。”

趙適淡淡的回答了尹穡,然後向旁邊的徽猷閣直學士、提舉權直學士洪皓一指:“洪大人最了解金人的這種情況,就請他來說說,金人軍製與我大宋不同之處。”

“肅郡王說的有道理,金朝軍製與我大宋完全不同。女真人直到今天,還以軍政合一的‘猛安謀克’制度為基礎。‘猛安謀克’部民是父子相繼,除非主子死光了,否則連大金的皇帝也無法插手,這原本是阿骨打設計的製衡之策。迪古乃能控制阿骨打一系的‘猛安謀克’部民,不是因為他是武將,更是因為他是兀術的孫子。金人統治下的各部族,大部分也還保持著各管各的習慣,部族之人平時為民、戰時為兵,如果皇帝夠厲害,就可以用最少的支出來得到最強的軍隊,但萬一皇帝昏庸,不出事才怪。”

洪皓大致說明了金朝軍製的特點,然後加強了語氣:“想我大宋,以儒學立國,以忠義守節教導將士。自國變以來,多少仁人志士、尤其是我朝將士,為了國家和百姓前赴後繼,變節者少、盡忠戰死者多。諸位大人以金人迪古乃的反叛來證明我大宋將士不可靠,簡直是荒唐可笑之至。”

“就算是軍製變革勢在必行,皇太子殿下也不該頂撞陛下。”吏部員外郎張璘看反對軍製改革的理由被肅郡王等人駁了回來,天子周康臉上也露出了讚成的表情,這下急了,直接拋出了皇太子對皇帝無禮一事,指責皇太子無君臣之禮。

“父皇與惇弟倒是爭執過,不過事情生在父皇宮院內,張卿從何得知?”肅郡王見張璘跳了出來,心中有數。

這張璘是理學一派,自上次臨安學術辯論之後,雖然朝廷並沒有對爭辯給出個答案,但原本已經隱然為儒家學派之冠的理學卻喪失了然的地位,開始走下坡路。這些理學派的臣子怎麽可能對主持辯論的皇太子有好感?當然會落井下石,甚至製造事端。

“既然肅郡王承認皇太子的確與陛下爭執,那就是皇太子無禮!君為臣綱、父為子綱,陛下是君、是父,皇太子是臣、是子,身為臣子對君父如此驕橫、跋扈,如何能服天下臣民?”總算是抓住皇太子的把柄了,一幫子守舊、偏安的文臣怎麽會放過,一定要好好整整這個狂傲的太子殿下,一位文臣立刻出列接了肅郡王的話頭。

“少打岔。本王是在問張卿,是從哪裡得知這個事的?不敢當眾言明?是不是你們聯通宮幃、打探皇家**?這就是你們的君臣之禮?”

“我是聽人傳言。”張璘自然是不敢講出消息的真正來源。探聽宮禁**已是死罪,更不用說這其中還有不少不可對人言說之事。這件事的真相一旦被揭開,他們這一幫子人就會被別人抓住把柄,搞不好就會被皇太子一鍋給端了。

肅郡王才不會給這些可惡的家夥留什麽情面,冷著臉譏諷:“聞風彈劾,還是參的當朝皇太子?閣下是夠風骨還是有毛病?!難道就不怕落得個挑撥陛下與太子關系,乾亂朝政的罪名?”

“為國請命是臣子的本分。再說,本朝對風聞上奏並不禁止。”張璘看著肅郡王嘴角的冷笑,心中打抖,但還是硬著頭皮回答。

“你的嘴還算是夠嚴密,骨頭也還算硬!可惜,已經有人把你們給賣了,你自己看看吧!”肅郡王對張璘的膽量表示了一下佩服,然後示意內侍從陛下面前的禦桌上取了一迭子供狀,送到張璘跟前:“沒這個本事,就不要製造什麽政爭,還敢欺君罔上!天家父子不過是唱了一出好戲,就把諸位給騙的團團轉。還自以為是什麽能臣、高才,不過是一群廢物!”

肅郡王趙適自從主管監察台以來,雖然為人處世變化甚大,但嚴謹、小心的做事風格卻更甚從前,絕不會無的放矢。他敢這樣公開在朝堂之上將此事的內幕提將出來,一定是有了把握才會如此。

大殿之之上頓時嘈雜聲起,不少臣子心下駭然,全都看向急急的翻看供狀的張璘。

張璘翻了沒幾頁,臉色就變得蠟黃,手捧著那迭子供狀直打哆嗦,頭上大顆的汗珠不斷滾落下來。

站在他身邊的洪皓著急,伸手將供狀抽了過來,翻看了幾頁,立時大叫出聲:“不僅探聽宮廷隱秘之事,還買通內侍挑撥陛下父子關系,他們怎麽敢這樣做?!簡直是有違臣子之道、禍亂社稷,太不知羞恥!”

看張璘表現,再聽到洪皓的話,一些原先只是附合的臣子,開始急了起來。太子主政這幾年的政績大家都看在眼中,臣子們也很佩服太子的能力和學識。

大部分臣子並不是反對皇太子周複本人,參與彈劾的臣子,有的不過是格守祖製和規據;有的是因為出於文武之爭,或看不起武人;有的是黨同伐異;有的是隨大流;還有的是則是想借機制約一下過於狂妄的皇太子。這下明白過來自己成了別人的工具,心中自然著急和害怕,更是恨那些敢於把大家都給耍了的人。

“行了,參與此事的人,給本王自動站出來。否則,罪加一等!”肅郡王冷冰冰的命令道。

大殿上一片沉寂,半天都無人行動一步。

“本王給了你們機會,你們卻自己放棄了,就不要怪本王不留情面!父皇,請傳監察台副主事巒明入殿。(本書轉載網

.”肅郡王恭身向天子周康行禮。

天子點點頭,內侍立刻高聲傳旨:“傳!監察台副主事巒明入殿面君。”

沒多久,巒明入殿向天子行叩拜禮。

肅郡王吩咐道:“巒明,把名單和證據呈上。”

“是!”

巒明遞上所有卷宗,內侍上前接過,天子隨即命巒明平身。

天子簡略看過之後,內侍按陛下的示意開始宣讀,一個個守舊文臣和儒臣被點出名字,出列跪在地上。隨即,在密信、傳書、用於收賣內侍的交子等確鑿無誤的證據前,他們的全部罪行清楚的呈現在大家面前。

在旁邊的眾臣憤怒、憐憫、譏諷……各種各樣的目光注視下,參與此事的十多名文臣中,大部分犯了事的文臣面色灰白、渾身顫抖,俯請罪。只有左相留正和吏部司職魏節文二人還竭力保持著冷靜和風度,直直的跪在地上。

一直旁觀的支持太子一派的臣子們不由的連連搖頭,在心中直佩服皇太子的本事,居然能把個性溫良、謙恭的肅郡王教成這個樣子!還能夠不動聲色的應付朝廷政爭,這在過去是無論怎樣也無法想像的事,現在就生在眼前。

知道內情的數位重臣看向了站在臣子隊列末尾的巒明,心中則是佩服皇太子看人的準確,真不知道皇太子怎麽一眼就看出巒明是個能臣、幹才的。這個目光敏銳、精於謀劃的年輕人比起那些笨蛋來,實在是高出了不止一成、二成,將這一切都算得毫無遺漏,輕易坐實這些文臣的各項罪狀。

“很好,爾等就如此對待朝廷的厚恩和信任!”天子周康失望的歎息了一聲,至今他還難以置信,為了士林一系獨尊的地位和與皇太子不同的政見,這些文臣竟然敢於如此膽大妄為,在金宋兩國面臨戰爭的時候,挑起政爭、不顧大局!

“陛下,臣等所為雖然有違朝廷律令,但的確是一心一意為了大宋。”左相留正抬起頭,看向天子,嘴唇哆嗦著,悲涼的說道:“臣不是想請陛下寬恕,以臣的罪行,誅連九族都是應該!臣等只是不想皇太子過於急躁,毀了我大宋如今的大好局面,才不得已出此下策。請陛下以祖宗的江山為重,製止太子殿下的所謂‘變革’,嚴守祖宗禮法,保住我大宋江山!”

“保住大宋江山?如何保?就憑你們的所作所為嗎?”肅郡王聽了留正的辯解,頓時覺得好笑,事到如今,這些笨蛋居然還想栽害太子:“你們以為,惇弟至今沒有還京是怕了你們?愚蠢至極!還在大言不慚,連本王都為你們感到羞慚。”

“留正,朕知道你們與太子政見不同,也知道你們或許真的是為了大宋。可是,你們如此行為,不只是違反了律法,更是將國家推到了動亂的邊緣。”天子望著地下跪著的十幾個守舊、偏安一派的文臣,歎著氣搖了搖頭:“你們到現在還不知道吧,此次金人退兵,全是皇太子一力完成。太子一直想要北征恢復山河,卻並不急躁,面臨戰事、甚至是身受奇辱之時,他還是以國家的大局為重,果斷的平息了兩國之間的戰爭,這才是真的為了大宋什麽都可以去做。適兒,你把真實的情況通報一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