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南宋之風起雲湧》第306章:沒人相信
這“收降納叛”的指責在宋金之間的國史上,幾乎等同於戰爭信號,從當年的張覺事件就已經開始了。這也是為何天子周康登基之後,很多當年的舊臣都相繼平反,如趙良嗣等;但只有張覺,就算他的兒子張義如今已經貴為郡王,卻仍然未能得到大宋對他義行確認的最主要原因。

大金君臣原以為宋使會被嚇的抖,誰知吳邙臉色平靜聽完的迪古乃的訓斥,立刻回了一句:“捕風捉影,不足為訓。”

聽了宋使的答覆,氣的臉色青的金主迪古乃勃然大怒,**裸的威脅:“貴使好硬的骨頭,難道認為是朕的刀子不快嗎?”

“陛下乃是當世名將,您的刀自然很快。”吳邙還是那樣冷靜,這時候居然不忘了小小的拍了迪古乃一記馬屁,可隨後話音一轉,就不怎麽好聽了:“刀雖快卻不殺無罪之人,我朝與貴國是為平等並列,並無‘上國’之說。何況,宋並無違約之行,小臣為宋使,自當為我朝辯白。故東昏王濫殺無度,因而受到天譴,陛下才得以登基。如果陛下與他一樣,上天又會怎樣看待陛下?”

迪古乃根本忘記了現在在位的大宋皇帝可不是那個害怕金人到骨子裡的趙構,天子周康來來就是支持收復中原的,再加上主政的皇太子周複又是個堅決的主戰派,他們選派的宋使怎麽可能是個軟骨頭!

冷不防被宋使噎住,迪古乃也隻好自我解嘲:“我與貴使相戲爾。此二事是邊境官員所報,朕希望大宋能自我管束,莫違盟約。”

“兩國如今和平的局面來之不易,大宋自然清楚。”吳邙自然知道迪古乃這是自己找台階下,而且是在耍賴了,整個“是說你是你就是”,也乾脆不再辯駁。

金人在急急的做著戰爭準備,宋使吳邙在歸宋的路上,當然能夠現大金一方靠近宋金邊境上造舟運糧者甚多,備戰氣息漸濃。五月,吳邙回到京師,當然立刻向朝廷示警,說明新任金主恐有南征之意,朝廷頓時緊張起來。

但此時部分臣子認為金人雖有南征的打算,卻並沒有付諸實施,如果大宋先進行戰備,只怕反而會給金朝南侵的口實,反對立刻進行大規模的戰事準備。甚至有臣子建議停止所有的變革,立刻遣使金朝,以表示對金的恭順之心,還是堅持媚侍大金。

戰爭臨近,軍製變革只能暫停,大朝議自然也推後舉行。

皇太子周複在此之前也已經接到了來自傾天網的警告,見戰爭的威脅將近,便將所有政務全部委托給皇兄肅郡王趙適,帶上一批從臨安軍校中挑選出來的學員,還有康妃葉氏所生的幼弟趙平,離開臨安巡視金宋交界的守衛。並打算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給金人製造內亂,盡量拖延迪古乃南下的腳步。

依周複的想法,大宋的振興需要大家的努力,自家兄弟如何能夠置身事外,反正他才不會在意皇權的爭奪。想從自己手上奪取大權,那也得看別人有沒有這個能耐。已經被封為魏郡王的趙平雖然才十五歲,卻聰明憐利,從小也拜了長風道長為師,很有些頭腦。歷練一下,趙平也能派上大用。

從吳邙歸宋以後,金朝有可能再次南征的警報不斷的呈送到朝廷之中。邊境上的宋軍現對面的金軍在不斷的調動,準備戰爭物資;也有部分金軍甚至摸到了大宋境內,卻被宋軍給打了回去,雙方小磨擦、小衝突不斷。

“適兒,金朝內亂結束之後,真的要起兵來攻嗎?”天子周康臉色陰沉的問道。(盡在

天子此時和數十位重臣、肅郡王趙適都坐在禦書房之中,

雖然天子已經有三年多沒再管朝政,但金人南侵,國家就有敗亡的可能,他自然也坐不住了。這兩年在皇太子的治理下,政治清明、國家逐漸昌盛,大家都眼看著中興大業有了希望。本來還想著有多一點的時間整軍備戰,畢竟朝廷關於變革的爭議太大,改革軍政遠遠還沒有結束。如果金人此時來攻,不僅會打亂國家變革的步驟,也會導致更大的損失。

“父皇,那迪古乃曾立三志,其中的第二志就是‘帥師伐國,執其君長,問罪於前’。現在,除了我大宋,還有那個國家能讓他有興趣‘執其君長’的。”肅郡王趙適拿著樞密院匯總的情報,搖搖頭:“迪古乃對他祖父兀術晚年敬重外祖父虞王,堅持與宋友好的政策並不滿意,曾揚言要親手滅亡我大宋。此人文武雙全,也是個殘忍、狂妄的梟雄之輩,在穩固了自己的統治之後,南下攻宋只怕無法避免。現在,惇弟希望利用金朝內部的矛盾,盡量推遲迪古乃南侵。”

“哦,莫非皇太子殿下有了什麽好主意?”參知政事肖則問道,他已經是當年太子行在碩果僅存的一位大臣,其他的不是故去,就是年事已高榮休在家。

“惇弟在上次外出之時,結識了原遼宗室冷峰兄弟,實際上他們是原遼宗室後人,名叫耶律尚、耶律義。耶律尚現任大金遼王,對女真人的欺壓一直不服,上次耶律余堵的反叛使得耶律氏的處境更加困難。這回,迪古乃上台後胡作妄為,耶律氏已經忍受不下去了。”

肅郡王趙適翻看著手上的情報,向大家介紹現在大金的內部的情況:“冷峰當時已經猜出惇弟的身份不低,至少是我大宋的宗室、權貴之後,所以派人前來大宋與惇弟聯絡,希望大宋能給他們幫助。惇弟當時以金宋和約中已經規定,不得收降納叛為由拒絕了他,但卻一直在暗中給他們支持。此次,耶律氏很有可能借金人內亂未定之機起事,那樣金朝就得先平叛了。”

“大遼遺民一直認為我朝的背約導致了遼的滅亡,他們現在需要我們幫助,自然親近我們。要是萬一他們成了氣候,那他們會不會成為大宋的新麻煩?”宣徽院副使、敷文閣待製趙汾猶豫著問道,他是被秦檜迫害致死的左相趙鼎長子,秦檜倒台後進入朝廷任職。

“這個惇弟已有考慮,我們支持耶律氏是為了保住大宋的安寧,可不是想給自己再造出一個敵人來。”肅郡王趙適淡淡一笑,胸有成竹的說道:“畢竟我大宋是一個國家,耶律氏卻只是被人看死的一條狗,雄風不再。耶律氏想利用我們,我們當然也可以利用他們,就看誰更聰明,能把對方玩在掌心之中。”

主政的肅郡王趙適在與父皇、重臣協商之後,只是下令已經編制完成的中央軍團開始準備,並通報了在巡視金宋邊境的皇太子周複。已經從大運河北上的皇太子周複下令,整個大宋與金朝交界之處開始備戰。

正好,金主迪古乃的生日快到了,大宋派出“生辰使”谷關南前往金朝賀壽。

宋使見到迪古乃之後,迪古乃居然對谷關南說他將南巡汴京,極欲一見大宋當今天子周康父子,請他們也前往宋金邊界。

當然,為了不引起大宋的懷疑和不安,迪古乃還畫蛇添足的解釋了一番:“我大金以武立國,仍然保持了皇帝巡獵的故例。朕前往南方,只是想看看汴京現在的情形。把朕的話傳達給你們皇帝,不必疑惑、猜忌。順便,朕也想和大宋的侄皇帝父子見個面, 敘敘兩家的舊誼。大金歷代皇帝的陵寢和宗廟都還在上京,朕不可能丟下不管,南巡時間不會很長,兩位大宋的君主還是到邊界與朕會盟,見個面、敘敘舊的好。”

迪古乃的閑情逸致倒是真不小,可宋使卻被他給嚇的冷汗直冒。大金的皇帝帶兵到兩國交界之處去打獵,還要求面見大宋君主父子,如果說這樣的行為還不是打算開戰,只怕沒人會相信!

谷關南返宋之後再次向朝廷提出了“戰爭已經迫在眉睫”的警告!如今已經是七月,按北方南侵的慣例,都是在秋高氣爽、馬匹肥壯之後進行,時間已經不多了。

如今,兩國即將交戰的信息都已經是明確無誤,迪古乃好象還怕宋人無法現一般,一道詔令以“私越邊境、夾帶違禁”為由,廢除宋金兩國之間的絕大部分榷場,隻保留了泗洲榷場,同時規定私自越境一律處決。

“榷場”是根據宋金協議,在相鄰的城市邊境裡開設政府指定交易的邊貿市場,邊境上已經有了十多個,為兩國百姓互通有無、民間交往提供了便利,也給兩國創造了大量的商稅收入。

按照雙方約定,金、宋駐場的貿易官員各自管理自己人,分別抽稅、互不相礙。而且,兩國對在榷場之外走私歷來都是嚴懲不怡。但此次金朝廢掉榷場的理由實在牽強,不過是戰爭前期的準備而已。

金人背信棄義的行為激怒了大宋朝野,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大宋也加強了對邊境地區的管理,主政的肅郡王趙適下令全國戒備,全面備戰。

宋金雙方可以說是都在磨刀霍霍,等著看誰的刀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