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宋之風起雲湧》第339章:從無例外
 最後,天子提起了傳位之事:“周複,等朕病好了些,就按先祖們的做法,把皇位傳給你,也好讓你放開手腳。”

 “不好!”周複卻拒絕了父皇傳位的意思。

 天子和肅郡王趙適疑惑的又一次對視,都不明白周複因何拒絕:“周複,你早已是大宋的皇太子,正式繼位可以讓你不受束縛,為何不好?”

 “父皇,如果你真的傳位於兒臣,你會怎樣做?”

 “退居后宮,等你有需要的時候,朕再出來幫你一把。”

 “那和現在有什麽不同嗎?”周複聳聳肩,雙手一攤:“兒臣繼不繼位,父皇都會全力支持我,可是如果兒臣馬上繼位,按我朝慣例,適哥卻得退回王府,不得再參與朝政。在現在這樣的情況下,少了適哥的幫助,對兒臣反而不利。”

 “周複,你難道還想讓適兒參與朝政?”天子趙昚知道自己這個小兒子素來喜歡我行我素,但親王不參政是為了防止出現兄弟圉牆的悲劇,長子趙適參與政務的時間遠遠長過周複,而且在文臣中的支持率一直很高,就算他自己怎麽想擺脫都不可能。

 在這樣一個尷尬的境地下,趙適繼續參政,實在是有些不太合適。

 “適哥幫著父皇和母后打理朝政多年,無論是從政的經驗和能力都是有目共睹,尤其是在調和眾臣的爭鬥上比兒臣還強。只是,適哥為人太過善良,鎮不住那些奸滑的家夥,這才是那些臣子總想著立適哥的原因。”周複並不是沒想過自己皇兄繼續參政的利弊,而是有自己的考慮:“中興大業所需時間、人力都十分的龐大,而且一旦開始就不能停止。適哥既然隨父皇、母后多年從政,兒臣也能夠信任適哥,當然要用。至於兄弟相爭,如果真有那麽一天,我們就各憑實力吧。醜話說在前頭,兒臣決不會手下留情。”

 一邊的趙適給周複這話嚇了一跳,連忙起身想跪下去,卻被周複拉住了:“適哥不要多禮,我這也是就此一說,若我真的疑心適哥意欲奪位,就不會再讓適哥插手朝政,給自己培養一個對手出來。”

 “原來你早想到了,那朕也就不多說了,但願你們兄弟永遠這樣齊心協力,為我大宋江山和百姓盡心。”天子趙昚看著自己的兩個兒子,心裡甚是安慰。雖然宋朝歷代皇室成員的關系遠比過去要好的多,但還是限制親王、宗室乾政。自己的兒子們不僅能夠和平共處,而且還能互相幫助,作為父親當然高興。他又不由自主的想起已經過世的皇后,是她教育的好,孩子們才能這樣明白、懂事。

 “多謝惇弟的信任,我一定盡心盡力,不辜負父皇、母后的教導。”趙適被自己弟弟感動的熱淚盈眶。

 “今後,朝中局勢定然會有很大的變動,適哥在士林中的名望遠高過我,以後主要就得幫我平衡局面。”周複笑著眨眨眼睛:“我唱紅臉、你唱白臉,讓那些老儒、舊臣摸不著頭腦,玩死他們。”

 等肅郡王趙適告辭出宮,天子趙昚看了看周複:“為何現在拒絕繼位,還要讓你皇兄接著參與朝政?你的話還沒有說完吧。”

 “父皇明鑒,兒臣也就不隱藏了。既然決定開始整頓,所需時間不是一天、兩天,就必須考慮萬一在這其中,兒臣出現了什麽意外該怎麽辦。“周複淡淡的回答:“適哥本性雖然過於良善,但卻明辨是非、重情重義,只要他認為做的是對的,就一定會堅持下去。讓他一直參與朝政,如果兒臣有了萬一,有適哥在,就算是為了父皇、母后和兒臣未了的心願,適哥也絕不會讓這改革停下來,大宋的未來就有了保障。”

 “周複,你……”

 看自己父皇難過的表情,周複卻反而笑了起來:“您別這樣啊,兒臣這也是預防萬一,所以才不在適哥面前提起,否則他又要不安心了。事前有備,真有了事也不怕。再說了,兒臣喜歡到處跑,有適哥幫忙撐著,兒臣就可以溜號了,一舉數得。”

 “這孩子!”天子趙昚除了這幾個字,也說不出其它的話來。

 太上皇趙構過世三個月後,恢復健康的天子趙昚追冊諡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廟號“高宗”;隨即,天子以身體不適為由,退居安樂宮,將大權全部交於周複,命太子監國。:ap.整理所有章節都是請到

 此時,清查之舉已經告一段落,周複命自己的原太**屬臣分成各個小組,開始和六部原來的帳目進行核對。正是因為這些由母后精選班底的存在,周複當初才敢下令清查家底。

 清查家底的這一年,也是周複和這些懂得實務、忠心不二的近臣們磨合的時期,君臣共同利用下面報上來的數字對大宋的現狀進行清理和辨識。大家都很清楚,這次報上來的還是有水分,需要分析和審核,但總比沒有的好。

 再加上周複在大宋境內行走時從民間得來的認識,也使得他對未來的朝政有了更深一步的見解和更深一步的領悟。

 朝中的空氣驟然緊張起來,白癡都知道下面報上來的數字和六部原先的數字絕對會有差別。雖然皇太子已經承諾不再追究過去之事,但萬一皇太子反悔、或是采用其它什麽手段,只怕又是一場風波。如今太上皇帝趙構已經亡故,天子趙昚對皇太子是百依百順,根本不會約束於他,這讓很多臣子都是脊背裡直冒冷汗。

 讓人忐忑不安的四個多月終於過去,太**屬臣的核對總算是結束了。但周複並沒有就結果多說什麽,而是下令,將各部自己該管的項目作成對應的帳目,全丟給各部自己去核對,然後讓各部就核對的結果上個奏折,把不足和改進方式說清楚。

 等六部的奏折全部送到周複的面前,他又下了一道旨,讓如今的中樞省三位宰相把所有的奏折看上一遍,然後再向他上奏折承述對此事的見解。

 等拿到了三相的奏折,周複把它和六部的奏折一起複製了數百份,除去了一些敏感的數據和內容,然後分給在京的各級官員,讓他們來評價一下。メち

 這下可好,公開了的清查結果頓時惹起了一場風波。原先上報的各種情況明顯要好於此次清查的結果,而且,有不少都是對國家非常重要的,比如每年收入、糧食的儲存、軍隊的訓練和軍需等等。如果按此次清查的結果,大宋現在整個國家的狀況不比當初“中興“之時好多少。

 此時的朝廷中,還是以當年太上皇信重的守舊、主和的文臣為多。雖然到現在太上皇已經退位十九年,也去世了一年多,天子趙昚前後親政已經二十年。但天子趙昚為人太過善良,正如秦檜當年所預計的,太上皇退位之後還是利用自己信用的臣子干涉朝政,他在朝中的影響並沒有減弱多少。

 武將對朝廷政務的參與雖然比起過去有了很大提高,但還是沒有對軍隊和戰事的指揮權,仍然是“兵不識將、將不識兵”。

 原來在隆興年間進行的調整,不過是初步的整頓,根本未能深入。再加上朝中守舊勢力和主和投降一派一直控制著主要的權力,又有太上皇趙構在背後給他們撐腰,就連孝賢皇后虞水靈也沒能把全部的軍事指揮權從文官手中拿回來。

 至於大宋朝廷總也免不了的政爭,現在也並沒有完全根絕。這也和立國以來“異論相攪”的祖宗家法有關,大宋天子所用的宰臣之間經常存在不同的政見,讓臣子們不能團結,爭鬥不休、互相牽製,便於天子控制朝政。

 雖然當今天子趙昚還算是明君,但他從小也受著大宋皇室的教育,也稟承了大宋君主的從政習慣。這點,連當年孝賢皇后虞水靈還在世的時候,也從無例外,皇后總得平息朝廷中的政爭,這也是導致皇后過度勞累的原因之一。

 現在的大宋朝廷,除了比較大的主和、主戰之爭外,還有控制著朝廷的主和派本身的爭鬥。朝堂上以崇尚空談的文臣為主, 參知政事龔茂良為一派,主和但不支持理學;後起的左相,就是左仆射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留正為一派,支持理學成為治國的根本,相互爭執不息。

 也是因為天子趙昚個性好的過頭,再加上素來優柔寡斷,臣子們在朝堂之上自然是大吵小吵不斷,給大宋的中興大業帶來了極其嚴重的負面效應:大家全忙著政爭,還有什麽心思去振興國家。

 現在清查的結果一出來,有上書要求處分六部官員的、有要求中樞下台的、也有要保主政大臣的,亂作一團,整個朝廷都吵成了一鍋粥,結黨互攻。

 在這些奏章之中,有一種奏折讓周複是哭笑不得,其中大談天理,認為講求財政是聚斂民財,只有俗吏才會留心政務,皇帝應拱手治天下,這樣方為君子。

 .. 全新改版,更新更2快更穩3定
 老鐵!還在找"南宋之風起雲湧"免費小說?
 百度直接搜索: "" 看免費小說,沒毛病!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