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宋之風起雲湧》第294章:平心靜氣
“什麽?”天子周康怎麽也沒料到自己的愛子會說出這麽一番話,震驚的看向自己的父皇,心中不知是個什麽感受,只是盼望父皇立時斥責愛子胡亂猜疑。

誰知,太上皇卻是沒有半點驚訝,隻輕輕歎息一聲,平和的看向孫兒:“朕就知道瞞不過你,你和朕的疏遠,就是為你母后抱不平嗎?認為朕太過惡毒,為了自己掌控朝政,就要犧牲為國為民付出一生的兒媳?”

“父皇,您這是為什麽啊?水靈乾預朝政是為了我大宋,也是因為她的確有治國之才。而且,當初也是您拜托水靈幫助兒臣打理朝政,您卻……”沒等周複回話,天子周康已經搶著追問自己的父皇,想到鬱鬱而終的愛妻,心中的痛楚再次翻了上來,一時間連話都說不下去了。

“父皇,皇祖父當初並不是針對母后,他要對付的不過是母后身後的勢力,也就是武將集團。控制武將是我大宋的既定國策,皇祖父剛才不是說了嘛,文官控制朝政,最多大權旁落,不會有家國傾覆之慮。”

出口替皇祖父向自己的父皇解說到這裡,周複冷笑一聲:“限制武將、不給他們掌兵之權,稍有苗頭便大力修剪一番,甚至殺掉戰功卓著的將領來消除威脅。母后就是想保住武將好不容易才得到的部分兵權、保住自己義父一家,才會搭上了自己的一條命。皇祖父,孫兒相信母后亡故之時,您的悲傷是真心的,但還是想問您一句:如果當初指使臣下動手之時,明知會送掉母后的命,您會不會罷手?”

“你既已經知道朕一貫的做法,又何必再問?難道還想朕說一句讓你覺得安慰的話嗎?”太上皇乾枯的臉上微微抽*動了一下,面無表情的回答。

“父皇,你!”天子周康難以想像,直接導致愛妻亡故的兩件事居然全是自己父皇的安排,想當初,自己還曾經前來德奪宮,請求父皇出面勸說眾臣罷手,好笑之至!可悲之極!

“父皇,這樣的事你早就應該想到,母后的娘家也好、舊交也罷,有多少軍中將領?母后所代表的,就是大宋的武人勢力。幸好母后是個女子,還成為了大宋的皇后,若是男兒身,只怕早就死在皇家手中,最多再來一個‘莫須有’罷了。”

周複微微一笑,用嘲諷的語氣繼續說道:“我朝壓製武將,卻一直和武將家族聯姻,您能迎娶嫁過人的母后,也不過是祖宗家法使然。而且在表面上,武將的俸祿等財帛待遇遠遠勝過文官,就是為了籠絡住武將,讓他們能在關鍵時刻為國家效力,從當年的開國諸將到嶽王等人,無不如此。以陰謀詭計算計自己的臣下,還要求他們為國盡忠,正如當年外祖父虞允文所說,這還真是我大宋趙氏的傳世家風,真是好算計!”

“朕知道,在你們、還有那些打算厲新圖志的新銳眼中,朕陰險毒辣,只怕比殘暴的秦始皇好不了多少。”太上皇看著面前悲憤難仰的愛子,和臉色平靜眼中卻露出譏誚之色的孫兒,有滿腔言語想傾訴,卻又不知該從何說起。

“歷代先輩和皇祖父所為,都是為了保住我趙氏的江山和榮華。俗話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但武將手上有軍隊,只要再有宏圖大志,這造反就並不是什麽太難之事;以文官們的說法,武將大多不識君臣大義,隻知呈勇鬥狠。成不成的先不用說,但武將、尤其是才乾著著的大將,對國家的威脅的確存在。”

周複平心靜氣,緩緩解說道:“歷朝歷代的開國君主,大部分出身是武將,或是擁有兵權的割據諸侯。我趙氏開國,

不也是因為手上有軍權,才能夠奪了柴氏的基業嘛!”“原來你也明白祖宗家法如此安排的原由,朕還以為……”

“就算孫兒再笨,可從小也是身受皇室的嚴格教育,總不至於什麽也都不知道。”周複倒是沒有自己父皇的悲憤,但心中卻不知是痛、是怨,還是佩服,停頓了一下才繼續說道:“孫兒倒是想起了民間的一個故事,不知皇祖父想不想聽?”

太上皇長歎一聲,點了點頭:“你說吧。”

“一個富商,家裡有很多金銀珠寶,為了保護自己的家產,請了很多家丁。後來,家丁中有一個勾結外人,偷走了不少金錢。富商氣急,將所有家丁給趕走。結果,強盜知道了他家有錢,又沒什麽人可以看家護院,便打上門來。富商面對著強盜的刀槍,隻得把所有的錢財交了出來,以求活命,可強盜怕他報官,還是把他給殺了。”

“你是在說,皇祖父和歷代先祖就是那個愚蠢的富商,而金人就是強盜。不整頓軍事,國家倒是不會亡於臣子,卻會亡於外敵!”太上皇已經有些混亂的頭腦中閃過一道靈光,苦笑了一下:“在你們眼中,盡全國之民心民力勵精圖治,以求北伐中原,收復山河才是正理,至於這家天下,不過是過眼雲煙,當得何用!但你們可想到過,若是失去皇權,趙氏子孫又有多少可以存活?歷代多少皇室,在亡國之後都是滅種的結局。”

“自從漢武崇信儒家,就將集權揮到了極致,歷朝歷代有哪個不是拚命的加強皇權、排除威脅,本朝開國以來更甚。可在如此危局之下,隻為保住一家一姓之尊榮,卻要付出我漢家子孫滅種之危機!就算保住了大宋一時的天下,將來在這煌煌史冊上,趙氏會留下什麽?也許皇祖父您真的不怕身後罵名,但孫兒怕。”

周複面色平靜,可心海中早已是濤天巨浪,無數念頭不斷在頭腦中翻滾,讓他快的說了下去:“如果為了保住趙氏皇權,就要放棄保家衛國,拜倒在仇敵的腳下,用屈辱的和議來換取偏安一方,孫兒決不會如此為之。外祖父、還有那麽多的仁人志士,他們拋頭顱、灑熱血,並不僅僅是為了保住我趙氏一門的榮華富貴。”

“大宋百姓素來柔弱,遠不及金人悍勇。雖然有不少能人勇士,但歷來大戰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金人最多是再敗個一次,但大宋稍不小心就有國破家亡之慮。”

太上皇此時已經十分的疲備,隻覺得力氣在一點一滴的離身而去,說話也是艱難之極,但心中有太多的話不吐不快:“為君者,不可只是想著自己的功業和虛名,必須時時刻刻記住以。仁。治天下,大宋只要與民養息、頒行仁政,讓漢人能夠休養生息,再過些年,就可以使得天下文化鼎盛,更加富庶、更加強大,到時候不戰而屈人之兵,總好過兵凶戰危、生靈塗炭。”

“正是為了‘休養生息’這四個字,母后當年才頂著罵名,一力支持和談。但和談是以錢帛和土地來換取時間,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最終成就複興大業;而不是甘為胡人下臣,任其欺壓、索取!皇祖父被金人嚇破了膽,口口聲聲要父皇在你百年之後才能考慮動兵之事。今日,皇祖父已是油盡燈枯、即將永離人世,還怕什麽刀兵之災?不如讓子孫們走自己的路罷。 ”

周複見太上皇到了如今,還是對金人恐懼至極,深怕後人開啟戰端,心中不由升起了一絲厭惡,說話的態度轉而有些生硬,到了最後還忍不住譏諷了一句:“希望皇祖父到了九泉,能夠有臉面去見我外祖父和母后。只是,我怕皇祖父沒法見的到在老百姓心中已經成神,早就升入天庭的外祖父和母后。”

太上皇趙構原本心中焦急,可聽到這裡,卻猛然間省悟過來:“是啊,我已經是將死之人,今後的天下是他們父子的,我還能管多少?既然終究免不了歸去九泉,又何必再理睬身後之事?就是真的國破家亡,我也看不到了。”

雖然心中明白,但還是無法真的釋然,真的放開自己的擔心,太上皇還是開口問道:“太子,我知道你志向遠大,做事素來也是謀算在前,就不再勸說於你了。只是,兩國戰事不是兒戲,你有多大的獲勝把握?”

“必勝之策根本不可能有,今後孫兒也不過是改革敝政、育將強兵、積糧備戰而已。天下大勢,再也逃不出‘政通人和’這四個字。不過,請皇祖父放心,孫兒不會過於心急,總要準備妥當,至少有了一定的把握方可開戰。”周複淡然一笑,胸有成竹的昂然說道:“孫兒沒別的本事,但在這政務、軍略上卻還不弱於一般人,至少能夠任用賢才,以求複興。”

“太子,你真的打算重用武人,放棄祖宗的既定之策?你就真的不怕家國傾覆?”太上皇聽完周複的打算,隻覺得眼前一團團金星直冒,腦中鑼鼓金鈸亂七八糟的響成了一片,但心事無論如何也放它不下,還是支撐著病體問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