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南宋之風起雲湧》第273章:禮法
“禮法?就是這混蛋禮法規據害人不淺!”周遇一擺手,一臉的怨氣不息,恨恨的咬著牙說道:“我一輩子都不會去守什麽鬼禮法、鬼規據,讓自己難過。”

 “你這是什麽意思?”何雨驚訝的看著這個雖然年紀尚小、但言談舉止卻已經沒有了多少稚氣,行為大方、灑脫的俊美少年,覺得他這話說的著實有些奇怪。

 在大宋那樣重視規據和傳統的地方,公然說不會遵從禮法的人,還真的是大膽的過頭了。

 “叔祖,阿惇是氣惱大宋的那些老古板,只有拿禮法壓人的能耐,卻沒有半點有利國家的本領。”年紀稍長的劉文卿看何雨疑惑的表情,知道他是不明白師弟的意思,便出言解釋。

 “怎麽說?”

 “還不是因為我們師姑的原因,她以皇后的身份參與朝政,那些老古板就覺得她是后宮乾政、不守規據;陛下不肯再納嬪妃,那些家夥又說是師姑擅妒所至,讓大宋不能開枝散葉。更可氣的是那個儒家的理學大師朱熹,兩年前居然寫了本什麽《節義統論》上呈陛下,變相指責皇后乾政有損大宋顏面、夫在改嫁是不貞無節。”

 林森氣憤不平的解釋,然後向走在前面的周遇一指:“阿惇正好回宮探望父母,氣的跟他大吵一架,把朱熹罵了個狗血噴頭,這下得罪了儒學一幫所謂的名士和那些討厭之極的儒生。那些家夥明明知道,阿惇這些年都是在顯慶觀,和我們、還有師父長風道長在一起,他們卻非說是國舅嶽雲夫婦指使阿惇對大師無禮,硬逼著國舅道歉,想借機對付皇后的娘家。結果,還是天子出面向朱熹賠禮,而且師姑還主動提出把阿惇過繼給忠義郡王,這事才算過去。這種事早已生過不止一次,阿惇怎麽可能會對儒家、對禮法有好感!”

 “什麽?惇兒過繼給邴陽德邴大人?那不就等於再也沒有了繼承皇位的可能。為什麽他們要這樣?沒有夕含當年的努力,大宋能有今天?忘恩負義,他們實在是太過分了。”何雨沒想到會有這樣的事,頓時氣的全身都在抖。

 “我皇祖母舍不得我,堅決不同意,過繼就沒能辦得成。反正我也不在乎能不能繼承皇位,當皇帝太累,尤其是在大宋這種規據、禮法大於天的地方。”周遇咬著牙,回想起母后的委屈和艱難,憤憤不平的接著說道:“但我就是受不了他們總是指責我母后,沒事找事,母后怎麽做都是錯、錯!就像義撫堂,母后請皇祖母她們出面設立它本來是為了養育那些失去了家庭的孤兒,給他們一條出路。可在那些老家夥的眼裡,就成了母后私下施恩、收賣人心之舉,在他們眼中,母后就沒有好的時候。”

 “難怪你一開始會那樣說,這大宋怎麽永遠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禮法難道比國家的存亡還重要嗎?毛之不存、皮將焉附,沒有了國家,這禮法、規據又能放在何處?實在想不通他們要幹什麽!看來這大宋除了昏君、佞臣,這些所謂的良臣、儒臣們也是礙事的東西。”何雨一直在搖頭。

 當年靖康事變之前的大宋朝廷,那時節是典型的昏君、奸臣,現在可倒好,是一幫子儒臣、士林之人,還是所謂的忠臣、良臣,何雨不由得悵然歎息。

 “什麽良臣?!不過是一群厭物,只會尋章摘典,翻亂故紙堆,幾篇道德文章、幾詩詞能濟甚事?無病呻吟罷了。”周遇冷冷的說道,想起母后為了父皇和國家忍辱負重、寬和仁慈的做人做事,卻總也得不到認同,心中難過,向著南方一指:“現在我還沒那個實力,拿他們沒辦法。給我等著,不要以為自己能夠忘恩負義,有了所謂的士林支持就沒人敢找他們的麻煩。總有一天,我會要那些沒心沒肺的老混蛋們好看!”

 何雨從他的兩個師兄弟嘴中得知他是偷偷跑來的,夕含他們根本不知道,便勸他還是盡早返回。周遇卻打算一直住到外祖父的祭日過去再返回大宋,也希望能夠有機會見到在大家口中凶暴、狠毒的越國王兀術。

 何雨再三相勸,可周遇的拗脾氣,比起當年的邴夕含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何雨勸不動也隻好由著他了。第二天下午,周遇兄弟正在與何雨聊天,何雨的孫子何興從外面匆匆的走了進來。(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文.學網),提ち供他今天剛剛十三歲,一直跟著何雨學習醫術,也跟左近的鄉親們學了一些防身的武功。何雨已經跟周遇說好,等他們返回大宋的時候,何興和妹妹何月會跟他們一起回去,拜在長風道長門下,這樣何家後人就可以返回大宋、也能夠學習更多的本事。

 “爺爺,有金兵前來報信,越國王兀術馬上就到。”何興剛剛走進院門,就大聲通報:“打前站的金人,已經在邴爺爺的墓前擺放祭品和香燭,您還是準備前去相陪吧。”

 “越國王兀術?我倒是一直想見見他,來的正好。”周遇聽到兀術馬上就到,興致勃勃的微笑著說道。

 “這不好吧?”何雨有些猶豫,兀術為人果斷、決絕,一切都為大金考慮,看到文武雙全、聰明過人的周遇,未必不會起了斬草除根之心。要是萬一周遇受到了什麽傷害,他可沒臉去見夕含,將來也無顏面去見地下的邴陽德邴大人了。

 “沒關系的,金宋現在和平共處,他沒有對我不利的理由。我對他很感興趣,他的歲數也不小了,此次不能見他一下,以後只怕不會再有相見的機會。”周遇才不會在意,他反而認為兀術雖然行事狠辣,但行為不失大度,也不是個陰險小人,否則當年就不會放過北上迎接皇祖母的母后,自己的安全還是能夠保證的。

 對這位功勳卓著的大金宗王,周遇可是十分欣賞和佩服的。紹興年間,在大金政局不穩、兩派互鬥、還有故遼人反叛的情況下,兀術獨撐危局,使金朝順利度過難關,確立了金朝如今不可撼動的地位,也使得大宋最終失掉了恢復中原的良機。

 周遇歷來認為,無論是女真人還是漢人,只要是忠臣良將就應該尊重。在宋人眼中,兀術是殘暴的惡魔;在金人那裡,他又何嘗不是一位卓越的軍事統帥與重要宰執。

 沒有兀術,就沒有大金的今天。

 越國王兀術每次來到這裡祭掃,總是感慨萬千,這座大墓就如同建在他的心上,永遠是那樣的清晰難忘。

 行禮已畢,兀術無意中向圍觀的人群掃了一眼,卻猛的停在其中的一個青衣少年的身上。那個少年的形貌如同刻在他心中的那個人一般,只是更加的俊美,一雙明亮的如同夜空星辰一般的大眼睛,正好奇的上下打量著他。

 兀術看向陪同的何雨,一指那名少年:“他是誰?為何長的與邴大人如此的相像?”

 未等心裡七上八下的何雨介紹,那名少年已經越眾而出,大大方方的拱手施禮:“邴夕含之子周遇,見過越國王。”

 “你就是大宋當今天子的少皇子周遇?夕含的兒子?”兀術甚感意外。

 這個小家夥兀術聽從大宋回來的使節多次提到過,據說是長得與邴陽德十分相像,但那任性、囂張的脾氣比當年的夕含還要過分,居然敢當眾把在士大夫階層心目中地位極高的儒家宗師給罵了個狗血噴頭,這可是連當年囂張、任性的邴夕含都不敢乾的事。

 兀術一直希望能有機會見見周遇,可惜身處兩國,見到的可能性太小。卻沒想到這個小家夥居然自己跑到大金來了,還主動和自己見面,實在是有意思的很:“你何時到此地的?來幹什麽?”

 “我昨天下午才到, 是來給外祖父掃掃墓,代父皇母后盡盡孝心,也表示一下我對外祖父的敬意和懷念之心。”

 “既然是掃墓,事情應該已經辦完,為何不早些回宋?”兀術的話音已經有些嚴厲,沉下臉,冷冰冰的說道:“這裡可是大金,不是你大宋的疆域,也不是可以任你來去的地方。”

 “來都來了,又何必去之太?路實在是太遠,跑一趟不容易。”周遇還是那樣的灑脫和自在,似乎並未被他的嚴厲給嚇著:“再說,能夠與王爺一見,也是晚輩的心願,有了機會怎能不了?”

 “你就不怕我扣留你嗎?再怎麽說你也是大宋皇子,又是邴夕含親生,份量絕對不算輕。

 ”兀術還是板著臉,語氣嚴厲的說。

 “既然當年王爺都能夠放過我母后,又怎會找我這個小字輩的麻煩?讓人說您卑鄙、殘暴,還會影響到宋金之間的關系,如此不智之事,王爺應該不會做。”周遇還是那樣老神在在,絲毫不以為懼:“再說了,王爺對我外祖父一直十分尊重,又怎麽可能絕其宗嗣,我安全的很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