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南宋之風起雲湧》第260章:回京複命去了
第一節

依舊是矮房、樹林和後面高高的山脈,父親的葬處卻不知道在哪裡。虞水靈和景兒陪著韋太后來到了吳村,下了車輦,在村口茫然的望著。

後面還跟著負責陪同的金人官員和士兵,連越國王兀術和軍師哈迷蚩也跟了過來,現在正在一邊看著她們。

幾個在村口玩耍的小孩子看到來了一大隊人馬,便轉身向村裡跑了回去:"有客人來了,來了好多人嘍。"

沒過多久,一位大概有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帶著幾名年長之人從村裡走了出來,那名中年人疑惑的看著面前大宋和金人旗幟混雜的隊伍,走上前行禮:"我是本村的村長,不知諸位貴人來我小村有何貴乾?"

"何叔,我是水靈。"虞水靈立刻認出了面前的中年人正是原大宋禦醫何雨,他已經變老了太多,立刻迎面走到了他的跟前行禮。

"水靈?"那位中年人驚訝的仔細打量了她好一會兒,才伸手扶住水靈的胳膊,激動的全身打顫:"真的是你,你回來了?"

"是,何叔,我回來看我父親了。"水靈強壓著自己的眼淚,轉身向何雨介紹:"來,何叔,來見過大宋韋太后。"

何雨立刻上前躬身行禮:"小臣見過太后。"

"哀家聽水靈說過,你一直守著虞卿的墓地,勞煩你了。"太后客氣的向他點首還禮,誠懇致謝。

"這是小臣的本分。"

"景兒,見過何叔。"水靈招手叫景兒過來,向何雨介紹:"何叔,這是我妹妹景兒。"

"見過何叔。"

"好、好,水靈一個人太孤單,有個姐妹能有個照應。"

"何叔,這是大金昌平王兀術和軍師哈迷蚩,你們以前見過面的。"虞水靈指著兀術和哈迷蚩介紹道,看到何雨驚訝的表情,苦笑了一下:"我說過,要等收回幽雲十六州才來為父親遷葬,但現在宋金和談,我也只能先前來祭奠我父親了。"

"這事你倒是不必太過介意,時世無常,並不是你想做就一定能做到的。水靈、景兒,跟我來。"何雨一邊領著他們向村後走,一邊說道:"當初虞大人還在的時候,就跟我們多次說起這變幻的時世,他說過,只要你努力了,至於結果,並不一定是由人來決定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既是勇氣,也不妨看成是犯傻。"

"既明知是在犯傻,那虞允文還拚命的抗擊我大金軍隊何為?"跟在後面的兀術聽到這話一呆,實在是想不明白,忍不住插進來問道。

"虞大人早就說過原因了,是你們太過狠毒!若讓你們佔了天下,五代十國時漢人的悲劇就會重現。若不是如此,你們也早就奪了天下。"何雨此時已經帶著他們來到了村子的後面,他抬手向前方一指:"這就是虞大人最後的安身之所。"

看著眼前那和後面的山脈已經連在一起的高大山崗和上面生長的十分茂盛的樹木,不要說是虞水靈了,就是韋太后、兀術和哈迷蚩他們、還有隨行人員全都是張口結舌。

"這不是一個山坡嗎?我父親的墳頭怎麽會變得如此高大?"水靈驚訝的追問。

"'公道自在人心'!這句老話一點也不假。我留在這裡為大人守墓,也就在這個小山村定居了下來。後來,戰亂結束,這附近的人們能逃得性命的相繼回來。當然會有人向我問起,這墓中之人是誰?我只能簡單回答是抗金的志士。從那以後,就常常有周圍的百姓自覺的來為大人掃墓,來的人都會給墳頭上培培土。土堆漸漸的大了,怕被雨水衝塌,又有人在周圍和上面種上了樹木。

就這樣十數年下來,大人的墓最終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是啊,公道自在人心!這就是公道、就是人心。"韋太后也不免感慨萬千,連連點頭:"如果人的一生能象虞允文虞大人這樣渡過,才不算是枉活。"

看著眼前這座不是故意壘成,卻又是靠無數百姓才最終建成的大墓,越國王兀術的心裡實在不是個滋味。從此時開始,他才真正的意識到虞允文當年對他們所說的"民心",究竟是指什麽!

水靈和景兒祭奠過自己的父親之後,韋太后和隨行的大宋臣民也上前向大墓行禮,最後上前的是以越國王兀術為首的金人。

兀術行禮過後,對虞水靈說道:"我當上奏我家狼主,為虞允文虞大人在此處設立祭台和護衛,以使他永受後人香火、祭祀不絕。"

"王爺還是饒過我父親吧,你們給他上祭,是想再氣死他一回、還是想讓人看看你們金人的大度?"虞水靈搖搖頭,拒絕了兀術的好意,然後抬頭看著他:"如果王爺真的是在乎我父親的話,那有時間就來看看他,這裡還是保持原樣的好。"

"何叔,你們一家跟我回大宋吧。"虞水靈看金人也已經祭拜完畢,轉過頭對何雨說道:"這麽多年要您在這裡守靈,太勞煩您了。"

"不了,水靈,我還是留在這裡的好。"何雨淡淡的一笑,向村子看了一眼:"我在這裡已經成家立業,這裡的人們也離不開我的醫術,虞大人的墳墓也還需要人看守,我還是留下。"

虞水靈見他的意志堅決,也不再相勸,而是轉身對兀術懇求:"王爺,我想請您幫忙照顧一下何叔一家,他還是想留下來陪伴我父親,不要讓人欺負他們。"

"這點你可以放心,我會照顧好他們的。"

虞水靈和虞景兒陪著韋太后渡過淮河返回大宋,太子也從原太子行在駐地廬州趕到了徐州迎候韋太后。從宋金雙方和議達成,廬州的太子行在也只是處理一些遺留事務,不再是大宋軍國要事的核心。

依禮見過韋太后,請安過後,隻說了些閑話,太子便告辭而去。

太后看著太子的背影,覺得這個孫子很是溫文而雅:"難得他身為太子,說話還如此的和氣。"

"太子就是太過和氣,有的時候,甚至是好脾氣的有些懦弱了。"水靈才不會給太子留面子,不客氣的評論道。

"你還在為上次他礙於物議沒能保護你生氣?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太后已經聽水靈大概介紹了前些日子太子行在的爭執,當然水靈也只是提到了有人以自己是女子為由,要求免去自己掌軍之權的事,以為水靈還在生太子的氣,好心的勸解。

"不是,那件事我不怪他,我是說另一件事。秦相手下的那個羅汝楫,在和談的時候為我的副手,他在和談的過程中對太子甚是無禮。我也斥責過羅汝楫無君臣之禮,可他卻說自己是欽差,地位高過太子。太子對羅汝楫無禮的行為反而沒什麽反應,這事就這麽輕易的過去了。"水靈撇了撇嘴,一臉的不屑:"說起來,我倒不是在背後批評秦相,這羅汝楫是他的心腹,他多年主掌朝政,也應小心一點,哪能讓自己的手下無人臣之禮。"

"這話說的有道理,人臣終究是臣子,怎能傲視自己的君主。"韋太后想起在大名府的遭遇,雖然之後水靈也多方勸解,但要她完全不介意又怎麽可能呢?深以為然的點頭:"看來,哀家回宮之後,要提醒官家注意一下秦相的手下,要秦相訓戒他們一、二。"

"皇祖母,您可千萬別這麽做。"水靈立刻阻攔。

"為何?"

"太子一直主戰,這也不能怪太子,在前面那段時間,不戰大宋就得滅亡。"水靈解釋道,看韋太后點點頭,讚成了自己的意見,便繼續說道:"就因為太子主戰,以秦相為首的一幫主和大臣就把太子視作了眼中釘,想廢掉太子,另立皇子趙琢。皇祖母一回宮,就對當今提及秦相手下之事,難保無人不用這件事做文章。皇祖母自然不會有事,可那些大臣就會把仇恨記在太子身上,豈不是給國家製造動亂。現在,大宋要的是休生養息,亂不得。"

"說的有道理。"韋太后聽進了水靈的勸告,感歎了一句:"可惜你是個女兒家,否則,官家用你來執政,定是強過秦檜他們。"

"好在虞水靈是個女兒家,我要是個男兒身,只怕早就被人給斬草除根,完蛋了啦。"水靈調皮的吐了吐小舌頭,逗笑了太后,她眼珠轉了轉,建議道:"皇祖母定是想早些回京,早日見到官家,我們就從原舊隋的大運河回京吧。"

一路之上,太子的坐船就跟在太后和虞水靈的坐船之後,雖然國家現在比較困難,沒有什麽豪華和奢侈,但對她們照顧的是無微不至,把水靈告訴他的"盡孫禮、行孝道"給發揮到了極致。喜的剛剛脫離了金人魔掌的韋太后直誇太子孝順,對他的好感猛增。

看到讓太子討韋太后歡心的目的已經達到,水靈準備進行下一步"慢其心、顯其行",也就是讓秦檜一幫子人覺得太子反正儲位不保,在平時就顯露出他們的霸道和強橫,讓太后看清他們的真面目,最後進而影響到當今天子。還真是要感謝秦檜手下的驕橫和跋扈,水靈還沒有開始行動,他們自己倒是讓韋太后領教了一次。

到了揚州城外,韋太后想進揚州的宗靈寺燒香,船隊就在宗靈寺外的運河碼頭停了下來。

韋太后為大宋國母,理當先行,可陪同的大臣,秦檜的手下魏義明居然大刺刺的搶在韋太后的前面進了宗靈寺,說是要給秦相求個平安簽。韋太后頓時臉色鐵青,若非水靈和景兒在一邊拉住了她,只怕是當場就要發火。

剛剛過來的太子和虞水靈對視了一眼,兩人心中對秦檜手下的狂妄實在是佩服,你們沒事兒欺負一下我們也就是了,在太后面前也是如此,膽子也太大了些。

好不容易安撫好了太后,後面的路途中也不安寧,秦檜手下對不僅是對太子身邊的人大聲喝斥,而且對太后的隨行人員也好不到那裡去,好在還礙於郡主與秦檜的關系特殊,稍加禮貌。

太后將秦檜同黨的狂妄和驕橫全看在眼裡,自然也不會有什麽好印象,問水靈道:"秦檜為相,卻仍是大宋臣子,其手下如何這樣的無禮?膽大妄為?"

"皇祖母,秦相掌握中樞已經有數年,兩次和議也是他一手操辦,我也不過是作為正使代簽文書而已。朝中大臣大都出自於秦相的門下,這種情況並不罕見。"虞水靈見太后已經認識到秦檜同黨的狂妄和背禮,也不再多說什麽,只是淡淡的說道:"現在,那些人都認為太子回京之後定然被廢,我又是個女兒家,也不可能位列朝堂,有什麽可怕的。"

"廢太子?難道秦檜所想都能做到,官家就如此聽信他的言語?"太后一驚,太子才主持軍政事務,保住了大宋的江山。此時就廢掉為國家立下了大功的太子,是秦檜太過厲害,還是天子太過無用?

"官家會不會聽他的言語我不知道,但皇祖母,我也不想向你隱瞞,太子天資聰明,性子卻過於直率,不怎麽會掩飾自己,和秦相的關系一直很僵。六年前,太子殿下的生父病故,秦相就曾經上奏,要求當時還沒有被確認為皇子的太子依舊規守製3年,就是想借機讓太子不能獲得皇子身份。但官家當時沒有聽秦檜的意見,一年守孝期一滿,就下旨要太子繼續回宮,並直接封太子為郡王,確認了殿下皇子的身份。"虞水靈猶豫了一下,方才下了決心似的,低聲湊近太后的耳邊:"皇子趙琢至今還養在宮中,他與官家相處的日子,可比長年在外征戰的太子長多了,去年也已經被封為郡王。而且,他平時就與秦相交好,這是朝中上下都知道的事。當年官家沒有選他,是因為其好色、無謀,但若是太子最終被廢,官家也就隻好選擇他了。"

"哀家倒要看看,哪個能夠自行決定我大宋皇室的繼承人!"韋太后的臉色陰沉下來,對秦檜的張狂十分不滿,皇室繼承人哪能由臣子決定!

船到楚州的時候,韓世忠將軍前來迎接太后。

韋太后一見韓世忠,就笑著問:"這位就是韓將軍嗎?我在金人那裡早就久聞大名了,他們很怕你和你夫人梁紅玉呢,請她也來相見吧。"猛然想到了什麽,轉頭向一邊陪侍的虞水靈笑著問道:"戰事已經結束,還有幾位名將,怎麽沒來相見啊?如嶽飛父子、張俊等人,哀家也想見一下。"

"嶽飛父子已經先回京複命去了,張俊將軍尚未從四川回來,只有等到京師的時候才能見到了。"水靈低頭答道。

看韓世忠等都板著臉閉口不言,時不時撇向虞水靈的眼光中還帶著一絲輕蔑,韋太后意識到這之中定有隱情,只是這麽多人在場,不好追問,只是等梁紅玉來了之後,好生撫慰了韓世忠夫婦幾句,並賜宴。

等到了晚間,其他人都已經退下,韋太后隻留下水靈和景兒陪在身邊。這才追問:"靈兒,你我祖孫自相見以來,相處的十分愉快,有什麽不能對哀家直說的?我看今天韓將軍和他夫人對你很有些憤憤不平的樣子,究竟是怎麽了?"

"皇祖母,請原諒靈兒的欺君之罪。"水靈和景兒都跪在地上請罪,弄得韋太后莫明其妙:"孩子,快起來!有什麽事就說,哀家給你們做主便是,不要如此多禮。"

"皇祖母,前段時間太子行在的爭議您也聽說了,靈兒也向您解釋過,但只有一點我沒敢講真話。"水靈站起來之後,才低著頭對太后說道:"我和嶽帥之間不可能有什麽爭執,因為他是我的義父,我在他身邊呆了近六年,還曾經改名叫嶽靈。"

"什麽?那你們為什麽還要搞出那麽一場戲來?"太后不明白了,嶽帥居然是虞水靈的義父,那他們之間的爭鬥根本就是假的,抗敵的時候亦可同心,為什麽要非搞出個內鬥來?

"就是因為秦檜!他一力主張和議,凡反對的臣子一律陷害,我父帥一家也被他製造冤獄關進了大牢。父帥的愛婿張憲將軍被活活打死,若非長風道長他們設計相救,父帥與兄長也會死在他手中。而且,秦檜還曾經派人追殺我,想要斬草除根。這些事,皇祖母應該沒有聽說過吧?"

"怎麽會這樣?在面臨戰事的時候殺害自己的將領,這不又是當初靖康之年自毀長城的重演嗎?"太后驚駭不已,當年之事二帝已錯,怎麽自己的兒子也乾出這種荒唐事來?難道就真的不怕大宋滅亡嗎?!

"這全是秦檜所為,他恨我父帥堅持抗金,會導致他無法投降賣國。如果我父帥突然出現,又與我等戮力同心,那秦檜能受得了嗎?"水靈搖搖頭,黯然的解釋道:"正好我和張叔又的確都犯了欺君之罪,他和那群奸黨一定不會考慮當時的戰局,會利用這個機會在朝廷內部亂攪、陷害我等。為了大宋,我們才不得不做出一副爭鬥的樣子來。而且,後來我又應承秦相之議,一力主張和談,甚至以監軍身份下令放棄已經收復的土地。一班不知道內情的人,又如何會對我有好印象?沒當面斥罵,還是韓將軍他們給了您面子。"

"唉,這真是天可憐見的,太為難你們了。"太后這才明白事情的原委。她在后宮多年,這些年又在金人手中顛沛流離,韋太后對朝政之事也並不是全然不懂,立刻聯想到此事只怕是與官家有關。只是做為臣下和晚輩的太子、還有虞水靈他們,又怎麽能說君父的不是,也隻好把所有的事都推到秦檜和一幫子奸臣的身上去了:"哀家懂了,自會有處置,靈兒放心吧。"

第四節

水靈猶豫了一下,才下了決心,小聲開口說道:“皇祖母,靈兒有一事,不得不提醒您一句。”

“什麽事這樣重要?”太后看她小心翼翼的表現,有些不明白的問道。

“就是我們初次見面時說到的靖康陛下南歸之事,請皇祖母在向陛下提起的時候不要過於堅持。”

“為何?”韋太后十分的驚訝,兩眼直直的看著水靈:“靖康陛下已經退位十數載,讓他南歸並不會影響官家現今的地位,你為何會如此說?難道為了防止萬一,官家就不顧骨肉之情了嗎?”

“皇祖母,您對以前的事只知道個大概,也就無法了解陛下如今的想法。雖然有些話作為臣子不該講,但皇祖母,靈兒卻不能看著您和官家有了爭執。”

出於擔心韋太后的善良會連累到自身,更主要的是,不能讓太后過於為趙恆說話,而導致天子趙構又來個敏感過度,水靈還是把話說明白:“從建炎三年的苗劉之變導致陛下親生的元懿太子喪命之後,陛下就對繼承之事十分的敏感。靖康陛下當年並不是退位,據說還有了孫子。他一旦南歸,難保不會有人生起'定國元老'的念頭,陛下根本無法安心。”

“那總不至於永遠都不讓靖康陛下回來了?我答應過他,一定要說服官家讓他歸宋的。”韋太后怔怔的說道。

想起趙桓臨別前痛哭流涕的樣子,又想到先帝、自己的丈夫趙佶最終也未能返回大宋,隻留了一把殘骨回來,還有那麽多還被困在大金的趙家宗室成員,韋太后心中痛不可仰,眼淚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

“皇祖母不要難過,您千萬不要誤會了陛下,他現在不希望靖康陛下回朝,是為了大宋的長治久安著想,並不是無情無義。如果像現在這樣,大宋民變不斷、戰事不止,靖康陛下只怕是永遠也回不來了。”水靈解釋了一下原由,然後再次提醒太后:“當然也不是徹底的無望,只要國家安定、朝廷穩固,就算有人想生事也沒了機會。皇祖母是陛下的親生母親,您過於堅持,既會讓陛下難堪,也讓外臣以為你和陛下有了間隙,難保不惹出事來。”

“哀家明白靈兒的意思了,自會小心。”韋太后拍拍水靈的手,感動的點頭應承:“難得你一切都為哀家考慮,哀家不是不明白事理的人。”

回到陪都溫州,天子趙構率群臣出迎十裡,母子見面抱頭痛哭。天子隨即好好誇讚了水靈一番,並為已經過世的趙佶舉行安葬儀式,追賜諡號為“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廟號為“徽宗”,安葬於永佑陵。

回宮之後的韋太后,與隆佑孟太后和相處甚歡,兩宮太后又都喜歡太子,對秦檜所為深惡痛絕。

韋太后試探著向天子提出要迎回趙桓之事,但見天子顧左右而言它,明白虞水靈所言有理,便不再提起,只是暗自難過:自己答應趙桓的事只怕是做不到了。

此時,自以為一切都操控在手的秦檜一黨,又一次掀起了廢太子的風潮,卻沒想到挨了韋太后的當頭一棒。

韋太后聽了虞水靈的建議,故意向天子哭訴羅汝楫在金人那裡羞辱自己一事。

結果,敏感的天子趙構認定是有人借機汙辱太后,是要丟自己的面子,勃然大怒,意欲追究羅汝楫對太后的大不敬之罪。雖然秦檜再三為他求饒,但羅汝楫還是被免官發配。

再加上,臣民們得知秦檜奸黨打算廢掉為國立下大功的太子,不少人都上書保太子,秦檜等人不敢在這個時候再惹惱了天子,廢太子一事也隻好暫停。

為了保住太子之位,也是為了讓太子今後能得到更多的人支持,兩位太后協商之後,準備請天子同意,以皇家的名義向虞水靈提親,想讓太子娶她為皇太子妃。

太子原來的正妃已過世數年,沒有留下子嗣。現在,太子的身邊只有兩名侍妾,江氏生有一子趙適,葉氏生有二女,後妃和子女都太少了些。反正虞水靈沒有嫁人,娶她正好遵循了與武將家族聯姻的大宋傳統,也可以讓皇家開枝散葉。

對於這個提議,太子是一百個讚同,他早就對聰明、能乾的水靈心儀,只是出於對當初水靈看到陸遊所作《釵頭鳳》之後那種表現的擔心,提醒兩宮太后先征求水靈的意見,不要搞的大家都下不了台。

不出太子所料,水靈果然拒絕了婚姻之事,但並沒解釋原由,只是說自己現在身心疲累,還不想考慮成家之事,過些日子再說。兩宮太后也很是奇怪,但出於對水靈的喜愛和尊重,隻得暫時將此事放下,也沒有深究。

水靈回到陪都溫州之後,有不少當年朋友和相識的人登門拜訪,其中就包括她原來的好友李佩雲,她已經嫁給了易安居士李清照夫家的族人為妻。

當初在臨安的時候,水靈是以虞允文的身份出現,故意盡量少和認識他們父女的舊交相見;也是因為當時的情況危急,也沒時間敘舊。此時,她才從李佩雲的嘴中知道,另一好友魏長風、還有李節、劉文全數人都已戰死沙場,易安居士李清照也在兩年前病故。

十分傷感的水靈,特地請長風道長為已經故去的朋友和舊識做了一場法事,以表紀念之心。

此時,水靈見由於前次謀廢太子一事,無論是兩宮太后,還是大部分臣民,都已經對秦檜一黨恨之入骨。

天子趙構因為秦檜一黨也不怎麽聽自己話、狂妄過度, 也開始反感秦檜的專橫,將秦檜趕下台的時機已經快到了。

正好,秦檜又在天子跟前提起太子的過錯,天子又有些猶豫,便對韋太后說起無法確定太子與另一皇子趙琢,究竟誰更適合繼承大宋江山。

韋太后早就和孟太后、水靈他們商量過此事,乾脆提議想個辦法試試二人。

天子趙構考慮再三,想出了一個怪主意,以為皇室增加後代為名,各賞給趙昚和趙琢10名美豔的處女。欣郡王趙琢高興的收了下去,太子趙昚卻不敢接受,再三推辭也拗不過父皇,隻得收下。

過了十來天,天子趙構又以要教授禮儀為名,把美女們全部召回宮中,並讓宮中女官檢查,發現給太子趙昚的10個還都是完壁,一問她們,居然見都沒見過太子;而賞給趙琢的都已經不是了。

於是,天子趙構最終判定了兩者的優劣,不再有任何猶豫,把賞給趙琢的10名美女又送了回去,然後命人給太子送去了一副自己寫的“奉天法祖”。

知道此事的秦檜心裡頓時一沉,知道在繼承之爭上自己已經失敗,氣的大罵愚蠢的趙琢!只能是接受現實,太子的地位已經不可能再動搖。但他還是不甘心失敗,又向天子趙構提出,讓欣郡王趙琢向虞水靈之妹--安郡主虞景兒求親,以鞏固趙琢的地位。

虞水靈當然不可能同意,替妹妹委婉的拒絕了親事,理由是景兒早已經許了人家,只是男家正在守喪,暫時不能成親。

經過這幾次事情,天子趙構已經非常反感秦檜的行為,倒秦時機已經成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