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南宋之風起雲湧》第153章:皇上跑路了
這件事,使得剛剛被救出複位的趙皇帝對他感激涕零,曰世忠對朕忠心,天地可鑒。

 加封韓世忠武陽伯,賞金百兩!樞密使張浚賞銀三百兩,加封信陽侯,食祿一千擔,都統製張俊賞金百兩,分到一個子爵這三人可謂是恩寵加身,在錢塘期間幾乎天天可以見到臥床的趙皇帝,這樣一來就出大事了,在張俊的鼓搗下,趙皇帝命人將自己唯一的兒子,也就是剛剛當了幾天小皇帝的趙旉給掐巴死了。

 因為連日來大事不斷,趙皇帝身體也不好,自從出逃揚州還沒來得及行房事,這時候可不知道自己已經不舉了,搞到最後得了一個斷子絕孫的下場。

 暫且按下趙皇帝不表,這時兀術也帥著十萬大軍,一路過關斬將,繞過九曲十彎的河流,歷時兩月終於殺到了錢塘城下這會已經不能叫錢塘了,因為錢塘風景優美,六月的時候趙皇帝就下旨將錢塘府設為陪都臨安府,取臨時安樂窩之意,當然,這個意思只有他自己知道,大臣們還以為皇上心懷大志,準備隨時北返奪回開封府呢。

 這時,因為主將韓世忠一直沒有回返,再加上城外金兵日益增多,建康失守,城內大軍倉皇后退張浚韓世忠將錯就錯,命他們回援錢塘,準備在錢塘城下於兀術大戰一場各地兵馬雲集錢塘城,可惜的是又是一件大事生,將眾人這一願望撲滅!

 皇帝跑了!就在張浚調集各路大軍雲集錢塘府準備和兀術一決雌雄的時候,趙皇帝帶著一千親軍跑了,留書一封“抗敵一事,皆交由樞密使張愛卿負責!”

 張浚直到第二天才知道這件事,匆匆跑到行宮一看,果然空空如也,皇帝嬪妃宮女太監,走的是一乾二淨。滿腔怒火的張浚對著跟隨而來的那個給自己傳達聖旨將領,這家夥也是自己安排的南門城守,喝問道“如此大事,為何不報!”這將領隔了三步都能感覺到樞密使大人的怒火,撲通跪倒在地求饒到“大人,不是末將不報,實乃陛下昨夜走時下了命令,讓末將今天再對您說,末將不敢抗旨啊!”

 張浚也知道不能怪他,跺了跺腳轉身而去現在事情可大了,兀術已距錢塘不遠,想必先行的探子早就進城了,陛下離城時那麽大的動靜探子不可能不知道,這個時候說不定情報已經送到了兀術的手裡,皇上危矣!想到此處,張浚不由得加快腳步,必須命人先一步追上皇帝,將他老人家保護起來。

 但是張浚顯然小看了趙皇帝,丫的都跑出經驗來了,就在兀術剛剛獲知趙皇帝離開臨安南逃,準備掉轉方向南追時,馬不停蹄的趙皇帝已經到達了越中休息五日,補足糧草飲水,繼續南下趕往寧波,一路跌跌蕩蕩,可謂神。

 張浚度也不慢帶著調集起來的近五萬大軍先兀術一步,於月十五秋夜趕到了越中,另外還有近五萬人由張俊帶領不日即到為了把趙皇帝堵住,兀術可謂是下了血本,十萬大軍不顧疲勞連日急行,拖拖拉拉的竟然拉開近百裡這可就好玩了,接到命令向越中集結來的各地兵馬就有嶽飛一部,這樣好的機會那肯輕易放過,當即展開襲擊,臨近人馬有樣學樣,搞得金兵是叫苦不迭,兀術隻好放慢腳步,聚攏大軍等兀術到了越中城下時,已是月二十日這時張浚已集結起近十五萬人馬,不過多是些廂軍,面對十萬金兵,這結果還真是有些不大準。

 兀術還不知道趙皇帝已經離開了越中,雖然清楚敵人自己的人馬多出一些,但是還未放在他的眼裡,這些廂軍實在是讓大帥有些看不起兩方對峙越中,倒是誰也不敢先動進攻,都想著情況明了再戰進過五日的探查,兀術終於把宋軍的數目查清楚了。

 城內守軍近十萬,防守力量飽和過度,城外還有雜七雜的部隊近五萬,全部聽命於坐鎮城內的大宋樞密使張浚邁著還不算自己的那近十萬漢人簽軍援兵被原建康守將韓世忠帶人攔住,一時半會到不了左思右想一番,兀術決定先從城外的這些宋軍下手,把他們打敗省的攻城時給自己添麻煩。

 兀術的這一打算,張浚自然能猜得到,也不可能讓他輕易得逞可是越中城城池不大,裡面還有百姓,進去十萬大軍已是極限隻好給城外諸軍下令,要求他們相互呼應,並且在城內做好準備,隨時都可以出城一戰第六天一到,兀術就起進攻,整整一萬大軍攻向了左側的那部大約有五千人宋軍大軍出動,自然動靜極大。

 臨近的嶽飛一見金兵有動靜,枕戈待旦的四千兵馬傾巢而出,高喊著迎了上去其他的宋軍則不然,其實一聽聞進不了城,大多數人就後悔了,後悔為什麽要來的這麽快,在城外和金兵作戰,那可是九死一生啊!無奈既然到了就不可能悄悄退走,不然城內的皇上還不得下自滅了自己九族啊?

 這些人倒是不知道趙皇帝已經逃往寧波了,張浚之所以決定防守越中,為的也是迷惑兀術,讓他誤以為皇上就在越中城對於趙皇帝的行蹤他也是剛剛搞清,知道他跑到了靠海的寧波,並且準備了數十艘戰船,隨時準備入海避難

 這樣一來,張浚雖然覺得有些生氣,倒是不擔心他老人家了,反正大海茫茫,一旦逃進去,兀術絕對找不到,自己還是安安心心的帶人把兀術擋在越中就好了所以,張浚就制定了一套拖敵之策,也不和你兀術舉行什麽決戰,就慢慢的和你耗著,用時間來拖垮你!

 城外大戰一起,城裡就跟著響起了戰鼓聲,四個城門大開,士卒們在將領的帶領下蜂擁而出,殺聲震天一直站在瞭望塔上的兀術一見城裡有了動靜嘴角輕輕一扯“出動!”塔下兩排準備好的號手一見塔上令旗舞動,臉頰一鼓,嘴裡的牛角號便嗚嗚響了起來極具穿透力的號聲瞬時傳遍方圓近十裡的大營,面向嶽州城的數十個寨門一齊打開,早已整裝待的騎兵揮舞著彎刀,吼叫著衝了出去,猶如烏雲一般壓向了五裡外的越中城這時越中城殺出來的士卒還未衝出一裡,一直立於城頭的張浚手一揮,身後的侍衛就敲起了手裡的鑼,立於兩側的近百人也跟著敲響了手裡的鑼,‘咣咣咣……’近百面銅鑼一起敲響,那也是聲震天地,城下的士卒一聽,毫不慌亂退了回來,然後大門緊緊的閉上張浚的算盤也打的一級響,就是讓你金兀術不能全力進攻城外的軍隊,爺今兒要活活拖死你!

 站在瞭望塔上的兀術一見這副情景,氣道“老狐狸,哼!來人,鳴金收兵!”跟在身後的米思米問道“大帥,那後邊的一萬人撤不撤?”兀術眉頭一皺“你說呢?”見大帥有些生氣了,米思米忙道“是,末將這就也讓他們撤回來!”其實他也知道這一萬人也就是為了吸引城裡出兵才派出去的,不過張浚很明顯猜到了己方的意圖這時那一萬人已經沒有用處了,說不定還會被人家給聯合起來吃掉,要知道城裡十萬大軍隨時隨地都會殺出來,必須留下足夠的人手防備他們所以就不能對這一萬人派出太多的援軍,否則力量一旦分散,很容易兩頭都吃虧。

 而張浚也不敢和金兵展開對決,二十余萬人的大戰他也沒經歷過,但是想想也知道,這種戰場得有方圓幾十裡大戰並非單單考教雙方將領的指揮能力,更加突出的則是低級將領對局部戰局準確判斷, 以及普通士卒的戰鬥定力。

 這樣一來,己方就明顯不如金兵,要知道兀術所帶領都是歷經過各種大戰的精兵,無論是低級將領的臨時應變能力還是普通士卒的戰鬥定力,遠非自己手下這些最多也就剿剿匪徒的廂軍將領和士卒可比那這樣一來隻好用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兵法對付他們了只要拖他幾個月,兀術必退!

 對於這樣的無賴招式,兀術也是無力可施,說來說去,還是兵力有些太少,要想徹底消滅屁股後面的那五萬大幾的宋兵,至少要抽調出對等的兵力,不然最多也就是把他們打到潰散,用不了多長時間這些家夥就會從新聚集起來要知道這裡的地勢實在是不適宜騎兵作戰,己方的優勢根本無法揮出來,只能靠蠻力了而且一場大戰下來死傷的人肯定不少,原本就有些捉襟見肘的兵力那就更少了。

 所以,必須畢全功於一役,一戰就把所有的宋軍全部打散,然後殺進城捉了趙構,這樣一來,這天下就是大金的了,起碼三十年之內宋人再也不能聚成一股力量來抵抗為了這個目的,就是把十萬大軍全部搭進去也是值得的,可惜的是,天不遂人願,偏偏對手是出了這樣無懶得招式兀術隻好和張浚僵持起來,同時命人北上,要求杜充帥其余近十萬人馬火南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