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諸侯爭霸》第5卷 風雨錦西 第378章 楊門虎將楊延昭
第三百七十八章 楊門虎將楊延昭

 烽火四年是三月,冀州黃河中下遊,趙匡胤在黃河下遊開封建都登極,立國宋,盤踞在黃河中下遊廣袤的肥沃土地之上,北據吳國,清國,西抵唐,南接魏,漢,可以說是四戰之地。

 宋國北方邊境濠州,濠州位於渤海邊沿,與吳國,清國兩大勢力犬牙交錯,同樣這裡也是宋國東北門戶,宋王趙匡胤為了守住這道門戶,派出大將潘美為濠,營,桓三州刺史,節製三地兵馬,潘美控制三州,以大將楊業為濠州廂都指揮使鎮守大宋北部邊境門戶。

 潘美雖然是三州刺史,然則手上兵馬不過二十萬,而以濠州為基的楊家就節製著八萬兵馬,其中光是楊家軍就有三萬之數,可以說是重拳在握。

 濠州城,雖然地處三國混戰之地,然則土地肥沃,由於三國初立,邊境戰事也一度安靜了下來,這也讓濠州地界仿若太平盛世,田中稻禾隨風搖擺,卷起層層波浪,官道之上,往來的商人車水馬龍,往來如織,清,吳,宋三國在冀州大地上可謂是宿敵,從烽火二年,三國初成氣候,期間齷齪不斷,戰事更是頻繁,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可謂是遍地餓殍,腐屍遍野。

 從烽火二年打到烽火四年,兩年多的時間裡,三國不斷的吞並,兼並那些小的勢力,就好似大海中,大魚吃小魚,不斷的長大,三國之間開始是為了爭奪三國之間的小勢力,而後是直接兵對兵的對抗,幾次大戰打下來,誰都沒有奈何誰,到了烽火四年,烽火大陸出現了神器,獸群霍亂大地,三國也開始處理獸群,隨後陸續建立諸侯國,建國之後,三國見繼續打下去都討不到好處,而且國內百廢俱興,尤其是糧食生產的更改,讓三國不得不將精力放在了國內的建設和發展上,也正因為如此,三國邊境難得的陷入了一種平靜之中。

 吳國建國之後,目光放在了東部幽地,而清國也將目光放在了蒙古大草原上的蒙古部落,而被夾在四戰之地的宋國也因此得以喘息,由於宋國的地理位置,國內以平原為主,河流縱橫,土地肥沃,加上宋國不忌商,所以宋國的國力增長的很快。

 宋國的商人不斷的來往各地,加快了物資的流通,也讓宋國擁有了更強大經濟基礎,而作為宋國北部門戶,所獲得的稅金自然不少,而按照趙匡胤的意思,北部邊關的稅金除去用作軍費之外,全都用於增強邊境防禦之用,而作為濠州兵馬使,整個濠州城這座軍管的城市,基本上就是楊家說的算。

 楊家並不象說書中的那樣,有七個兒子,各個都文武雙全,實際上楊業只有一個兒子,就是楊延昭,這濠州城,楊業是主帥,楊延昭則是初出茅廬,只在軍中擔任一軍都虞候,手下不過兩千余人。

 濠州城內,吳國丟失了山海關的消息自然瞞不過在吳國內經商的宋國商人,很快有板有眼的消息就被商人們傳到了濠州城內,濠州主街的一處茶樓,楊延昭穿著一身白袍,俊朗高大的外表,吸引著街上大姑娘小女兒的指指點點。

 “楊少爺,今個怎麽有空到我茶樓來坐,小二,快將剛收來的凌雲山霧茶拿上來,用露水煮上。”正在撥拉著算盤的掌櫃看到楊延昭走了進來,連忙放下算盤,笑著走了上來,這濠州城你可以不認識潘刺史,但不能不認識楊家大少爺,楊家大少風度翩翩,外表俊朗,儀表堂堂,最重要的是文武雙全,一把镔鐵銀環槍耍的虎虎生威,頗有乃父之風,勇猛不可敵,而且楊家大少可是從一個士兵一點點爬上來的,非但沒有因為自己老子的身份而沾到光,反而幾次三番建了大功,最後卻被壓了下來,否則以楊大少的厲害,怎麽可能還是軍中一個都虞候:“楊少爺,二樓還有靠窗的位置,我帶您去!”

 楊延昭點了點頭,隨著掌櫃上了二樓,不過大廳內的靠窗位置卻已經客滿,不過在幾個好位置上,卻有著幾個雅閣,楊延昭略微一猶豫,還是隨著掌櫃到了雅閣,其實說是雅閣,不過是周圍圍了一圈屏風,單獨隔出一個小空間,外面的人看不到裡面,不過說話什麽的卻依舊能聽的仔細。

 楊延昭才坐下,小二已經蹬蹬蹬上了樓,一手端著一個還冒著熱氣的茶壺,另一隻手則拖著一個托盤,小二知道來的是貴客,雖然直接上的八小碟,四樣糕點,剩下四樣著是瓜果,每一樣都用精致的小盤裝著。

 掌櫃的笑著給楊延昭斟上一杯茶水,一股淡淡的霧色從褐紅色的茶杯中騰起,茶水顯然著淡淡青綠之色:“楊少爺,嘗嘗,這是本樓新進的貨色,據說是大夏的商人不遠萬裡用船運過來的極品貨色。”

 楊延昭一聽掌櫃說到大夏,不由地的來了興致,道:“掌櫃的,這個大夏你有什麽了解麽?”

 自古以來,茶樓之類的地方本身就是消息靈通的地方,而掌櫃雖然沒去過大夏,但是卻聽過不少,聽到楊家少爺詢問,立刻笑著答道:“這個具體的我也不是很清楚,不過經常聽來往的客商說,大夏距離我宋國光是海路就有數千裡之遙,據那些去過大夏的商人說,大夏地廣數千裡,境內用數條大河流經,百姓富庶,更是擁有百萬雄兵,聽說大夏剛剛打敗了附近幾個大的諸侯,不過還沒停歇多久,就與另外兩個國家聯盟又打了起來,大夏國的造船業十分發達,現在渤海之上到處都是大夏國的商船,而這次運來的茶葉也是大夏商人運來的,說起來大夏商人做交易的地方還是屬於我們濠州沿海地界。”

 楊延昭聽了掌櫃的話,倒是呵呵一笑,看來這個大夏倒是窮兵黷武啊!國內才滅掉幾大勢力,不抓緊時間統合消化,反而又興兵四處打打殺殺,而且還不遠數千裡,奪取了吳國腹地的山海關,他倒是對這個大夏有些感興趣了。

 楊延昭揮手打發了掌櫃的,獨自一人自斟自飲了起來,冀州之地不產茶,所以茶葉都是從外地流通而來,所以價格不菲,一般的人還真上不起這茶樓,不過茶樓這種幽雅的地方卻是商人們的最愛。

 楊延昭一邊品著茶,一邊望著窗外的風景,五月的天氣已經漸漸的熱了起來,不過街上的人卻絲毫不見少,宋國國內民風還算開放,兼容並包的融合和不同時代的人,正因為這種包容,所以宋國的國力要遠勝於北面的吳國和清國,冀州三國之中,宋雖然不算羸弱,但所處的位置卻讓宋國成了眾矢之的,因為宋國佔據的地方是黃河中下遊,也就是半個中原腹地,平原面積廣闊,土地十分肥沃,宋國的面積或許沒有如今大夏的一半的大小,但人口卻足有八千萬。

 而北面的吳國,清國如果不是內部出了一些問題,或許如今的宋國根本就不可能在眾多勢力的夾擊下,生存下來,吳國前身的明發生的軍變,讓明內亂了好一陣,而清朝內部更是有著兩種不同的山頭,而矛盾的焦點則是國內究竟是留發還是留頭,滿漢臣子為此爭鬥不休,讓清朝虛耗了不少實力,如果不是清國有一個明主,怕是清國早就四分五裂,被人吞並了。

 楊延昭正在想著,屏風外面卻響起一個嬌柔的聲音:“小姐,那邊還有雅間,咱們去裡面坐著等會吧!估計一會就會到了!”

 “恩!”那小姐聞言點了點頭,主仆二人走向一個雅間,楊延昭透過並沒有閉合的屏風瞥了一眼走過的那個小姐,腦海裡卻是快速的勾勒出一個身影來,難怪聽著聲音那般熟悉,原來是她們。

 楊延昭到烽火大陸的時候十五歲,如今已經是烽火五年,年紀已經二十,不過跟著父親南征北討,這婚事自然也就托了下來,如果在現代二十歲估計還在上學,狗屁不懂,但在古代,二十歲卻是弱冠之年,孩子滿地跑的十分普遍。

 而這主仆兩人則是在家中見過一次,至於目的麽,自然是他母親著急給他尋個老婆,而那個小姐自然就是其中之一,雖然並沒有言明,但話裡話間,卻都透著那麽一個意思,這個女子年芳二九,也算不小了,長的端莊賢淑,最重要的是懂得持家,據母親說是這濠州城有名望的豪門之女,要知道烽火大陸上一切都是白手起家,而稱得起豪門的那自然都是有本事的人,否則怎麽可能在四五年間就積累下偌大的家業,而據說竇家萬貫家財有一半是靠著這竇家小姐積攢下來的。

 “小姐,那些大夏的商人各個都是賊精的主,不見兔子不撒鷹,而且賣給咱們的藥材價格普遍都要高出市價兩成,咱們乾嗎還非要跟他們做買賣!”楊延昭正想著,就聽到身邊的雅間內傳來那個嬌蠻的女仆的聲音。

 竇思雪嬌笑一聲,抿著還散著熱氣的茶水,道:“你懂個什麽,大夏的藥材是要貴出許多,不過你也要看藥材的成色啊!聽說大夏的鎮國神器是神農鼎,所以藥材的品級要相對高上一等,所以貴上那麽兩成還算公道,何況咱們這次是要與大夏的商人建立起聯系,如今這海上的商船盡是大夏商船,我宋國的船隻卻不出渤海三十裡,你以為著裡面就那麽簡單麽,所以趁著這次生意,我打算去大夏走一趟,去了解一下大夏的情況,尤其是大夏的絲綢雖然精美,不過卻不比我宋綢柔美,不過在絲質上卻還是大夏更勝一籌,我竇家雖然買賣遍布各行各業,但基礎還是絲綢買賣。”

 “小姐是打算偷藝去,不過聽說大夏距離宋國還幾千裡呢?坐船要二十多天才能到,如果遇到暴雨狂風,說不定還有危險!”

 “哪有那麽背,而且走海路可比陸路要安全多了,我已經打定主意了,你要是害怕,就呆在家裡好了!”

 “人家才不是怕呢?只是……,只是楊老夫人有意招你做媳婦呢?咱們這要是一走,怕是兩三個月回不來呢?”

 竇思雪臉上有些微紅,白了丫鬟一眼,道:“別胡亂瞎說,人家只是上門拜訪一下老夫人,哪有你想的那麽複雜。”

 “竇小姐,來晚了,來晚了,沒想到在濠州城內也會堵車,早知道就早出來一會了,久等了吧!”一個中年人穿著一身儒衫,嘴巴上還留著兩撇山羊胡,兩個小眼睛透著一股精明之色。

 “沒關系,劉掌櫃,咱們上次談的價錢,家父說可以接受,不過超過五萬兩的交易貴號要給予一定的優惠。”

 “呵呵,沒問題,不過我還是堅持一點,所有交易必須以現銀交易。”劉小胡子堅持的道,這倒不是他矯情, 而是這裡面實在是有利可賺,一兩白銀存入大夏銀行,取出時是一個銀幣,在宋國這種偏遠的地方自然很少流通,不過在遼,燕,草原,甚至山東之地,大夏的銀幣可是硬通貨,一個銀幣可當一兩二分銀使,這就等於平白賺取了兩分銀子,所以如今大夏商人專門收購白銀,黃金,然後運送到大夏金幣,銀幣流通的地方,賺取其中的差價。

 竇思雪雖然不知道對方為什麽這麽堅持這個條件,但還是點頭答應了:“可以,不過我父親說,這次是我們雙方第一次交易,所以叫小女一路隨同,以免出了差錯,還望劉掌櫃的體諒!”

 “呵呵,沒關系,小心一點也是對的,如果竇小姐信得過我的話,可以隨我的船走。”

 在一旁的楊延昭聽著兩人的談話,心裡也是快速的盤算著,或許他也應該去這個大夏走一走,因為他有一種預感,這個大夏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將是宋國最大的敵人,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如今中呢宋國對大夏一無所知,而大夏的商人卻在宋國境內自由出入,如果真的有那麽一天,那宋國可就要吃虧了,楊延昭心裡盤算著,茶樓的樓梯上,卻傳來一陣陣震動,好似要地震了一般,楊延昭都不用回頭,就知道是那個家夥來了,想著,嘴角還露出一絲苦笑。 閱讀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