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群英風雲錄》第164章 曹操開軍事會議,謀士各有見解
劉曄是誰,發明投石車的文臣,這個人還有一點非常力害,每料必中,跟諸葛亮有一拚,後來荀彧死了,他就成為曹操的重要的謀士之一,許劭的評論是有佐世之才。

 曹操的光芒太盛了,蓋過了他很多的人才,僻如荀攸,郭嘉,劉曄,滿寵,毛階等等,荀彧比他侄子出名,是因為他是個內政高手,提出了幾大治政之策,可圈可點,屬於總經理,使曹操快速的掘起。

 荀攸戰略大師,規劃戰局,郭嘉戰術大師,臨戰奇謀不斷,知人心,善變通,劉曄洞察根本,有識有見地,滿寵治政,政務,守城皆有不錯的能力,毛階正直能吏。

 郭嘉大概是易先生的百家裡提到,家喻戶曉,天生鬼才郭嘉,那有毒士之稱的賈詡,他的光芒歷史上記載有幾點。

 第一點叫郭,李反攻長安。

 第二點曹操征張繡,差點把曹操乾掉了,守住了曹操三次進攻。

 第三點袁紹跟曹操官渡之戰的時候投了曹操,解決了曹操的後顧之憂,剛好那個時候孫策也掛掉了,宛城這個地方是拒守劉表出兵的咽喉位置(這簡直是曹操的幸運之年。)

 第四點阻攔曹操不要發動赤壁之戰。

 第五點在立太子的問題上,巧妙的解決了曹操堅難決擇。(這個後面詳細講)

 第六點不結黨私營,做個縮頭烏龜,官至太尉,終得善終。

 至於第七點是在提拔人才方面,外交貢獻上,郭準擋了諸葛亮十幾年,在民族政策上和匈奴,烏恆問題上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這是小說,不是正史,所以我們可以在這一點上進行想象。

 公元200年,曹操文武集團人才濟濟,是沒有一個諸候可以比擬的,袁紹的四大謀士,四大庭柱對於曹操來說那都只是為他準備的,袁紹不會知人善用,而是剛愎自用,不進忠言,自以為是,驕縱自滿。

 郭嘉是在袁紹那邊呆過一陣子的,他提出了十勝十敗論,這個是非常有名的,跟隆中對差不多,曹操也拿不定主意跟袁紹來場大決戰,這個戰爭風險太大了,而且很多朝臣也是反對的,郭嘉在軍事會議上拋出這個觀點後,就像是一個輿論炸彈,給曹操的文,武集團打了一個強力劑,吃了一顆定心丸。

 曹操堅定了和袁紹大戰的決心,同時曹操內部空前團結,朝中舊臣給袁紹寫投降信也是有的,不過都是一些對曹操有成見的士官。

 曹魏集團大小官員數百名,多多少少是會有一些人打著投降的心思的,這個是必然的,但是曹操手下的重要謀士和武將,這個時候是空前團結的。

 右手邊座著誰,首位是郭嘉,下手位是藍華,第三位,四位是孔融和董昭,孔融大家都熟,北海相孔融,小學的時候課本就有他的典故,叫孔融讓梨

 董昭是誰,董昭這個人不是董承,跟董承沒半毛錢關系,雖然都姓董,一個國舅,一個是迎曹操接獻帝的重要謀臣之一。

 這個人原來是投袁紹的,後來袁紹輕視他,就轉投了張揚,獻帝路過張揚的地盤,董昭就叫張揚跟曹操聯合,放曹操過路。

 董昭覺是張揚這個家夥不怎麽地,就跟獻帝一起東歸到了洛陽,又跟曹操一起謀劃將獻帝迎為了許昌,曹操迎獻帝也是曲折重重,這段我們跳過了,怕時間線有點亂,其中功勞比較大的就是鍾繇和董昭。

 鍾繇被任命了司隸校尉,守長安城,防劉璋,馬騰,韓遂,張魯,負責防守西邊軍閥,進行外交勸降,鍾繇做這個司隸校尉也是非常合適的位置,鍾繇沒有參加重要的官渡大戰,還有誰沒有來,陳群,程昱,也沒有來,陳群當時是辭官了。

 陳群是負責曹操的軍紀的,這個人跟曹操舉報郭嘉,說郭嘉作風有問題,曹操沒有處置郭嘉,同時又獎賞了陳群,陳群不爽,就找個借口辭官了。

 程昱負責許都的暗衛,當時叫暗衛,後來就改成了錦衣衛,程昱是總頭頭。

 在下手的兩邊座著就是夏候敦兩兄弟,曹仁,曹洪,曹純,於禁,李典,樂進,至於許楮在大帳外面喝酒,徐晃投了曹操後被封為校尉,領一營兵馬,沒有過來開會,是曹仁的手下。

 張遼也沒有來參加官渡之戰,他在防守曹操的大後方,防江東來偷襲。

 講了這麽多,開始講正題。

 曹操說軍糧不夠了,大家討論,這個仗還要不要繼續打下去。

 曹操覺得這個仗打得太苦了,袁紹拿出對付公孫瓚的那一套,大軍壓進比耗資源,袁紹跟公孫瓚就這麽打的。

 圍點打援,圍你主力,然後打你糧草運輸線,比拚戰爭物資和心理壓力,你說袁紹不會打仗,那是不對的,袁紹打仗是很力害的,假如不力害,他也不會在短短幾年之內打殘張燕的黃巾軍,把那個自稱天下無敵的白馬將軍公孫瓚打的龜縮在易京不敢出來。

 曹操天天愁沒有飯吃,袁紹則軍營裡開parrty,曹操是不想打了,因為過軍糧支撐不到半個月了,再打下去假如不能取勝,到時後撤,被袁紹幾路追擊則會損失慘重。

 曹操眼睛掃了一眼眾人,荀攸首先開口說話:“主公,我等再堅持些時日,便會有糧草運到。”

 曹操又望向其他人,荀攸心想, 曹操看不到勝利希望是有點不想打了,至於袁紹內部發生內亂的事情,那都是飄無虛渺的事情,再打下去,又要強征糧草,說不定自己大後方首先就亂起來了。

 謀士都各想對策,孔融見沒有人接話,自告奮勇的講道:“我願去袁紹去議和。”

 曹操心裡好笑,講道:“文舉以何條件相許袁紹?”]

 孔融道:“我們共奉天子便是。”

 曹操道:“不知如何共奉?”

 孔融道:“他乃要獻帝,我等讓給他便是。”

 郭嘉道:“主公,不可。”

 孔融不語,藍華望向孔融一眼,心想: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孔融,梨都能讓,皇帝自然也不稀罕。

 郭嘉道:“公還記得十勝十敗否?”

 曹操道:“未曾忘記。”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