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點擊/收藏到桌面當然,文彥博和呂公著不會傻得派人去抓捕這些學子,他們只需要宣布他們的決定就行了。
老的已經死去,新的馬上就會補充進去,比如說太學的新任學正,這個位置本來是司馬光一位學生的,可文彥博和呂公著趁著這位相公病重的機會,趁機安插進了自己的人,所以,一正一副倆個學正都成了新人。而原來的那個副學正大人已經因為之前的事情而被罷官了。
一個個被公示出名字的太學學子們被新任的太學學正趕出了太學,而這位新學正也趁機往太學之中補充進了大量心向、或者大佬們個人推薦、托關系的保守派的學子。
在處理這件事的整個過程當中,司馬光始終都沒有出面,他已經被接二連三地傳單氣得連床都起不來了。如同剛剛故去的王珪一樣,命在旦夕了。
而他所想要實施的那些事情,只能托付給文彥博和呂公著這兩個,洛陽耆英會僅存的大臣了。
這兩位仁兄的計劃的確是成功地消除了變法派對於太學學子們的影響,卻不想,讓原本大失民望和讓士林學子們憎惡的變法派反而得到了同情,也讓那些一直發對變法的人在這件事之後有了深刻的反思。
變法派的人辦事也非常霸道,可是,不管是王安石、蔡確和章敦,他們辦起事來還是謹守一個士大夫的底線的,當然,這裡面除了呂惠卿、鄧館和李定,就是他們這些人炮製了蘇軾的烏台詩案,讓人人側目不已。可也就是這件事,讓人看出了變法派大臣之間的隔閡和分歧。
保守派的大臣們當然比起對手來要團結的多,可是,如今看來,即便比起變法派中那三個敗類來,他們做得更加徹底,沒有任何的底線可。
司馬光如是,文彥博和呂公著亦如是。
因為元豐十烈士的死,讓保守派在悄然之間,失去了一半未來的政治盟友,也讓他們在將來的政治基礎還未開始便被挖掉了一半。
而另外一半,蔡道也沒有打算給他們留下。
宋神宗執政之初和高滔滔所率領的保守派執政之初,大宋朝廷的狀況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語。
宋神宗剛繼位,就發現,宋仁宗其實並不是那麽優秀,其實,他給自己和自己的父親,留下了一個破爛不堪的爛攤子。
宋仁宗在位的時候,的確是對得起幾乎大宋境內所有的子民,宋遼之間數十年不見兵革,也不僅僅是宋遼邊境的大宋子民親身的感受,也是遼國有名的昏君,比宋仁宗在位時間更長的耶律洪基親口所,也是他的真心話。
可是,被人說成是半昏半明的宋真宗,說起他的功績,其實要比宋仁宗大的多。可惜,在文人的筆杆子下,明明一事無成的宋仁宗卻成了絕世的明君典范。
在蔡道看來,所謂邊境不知刀兵,根本就是個笑話。
遼宋邊境之所以能夠一直相安無事,那是寇準和宋真宗,澶淵之戰中將遼國打服了,這才換來了宋遼之間的永久和平。
換一個問題,宋仁宗在位的時候,難道就禁絕了每年遼國士兵打草谷的行為了嗎?
西夏更是在宋仁宗朝鼎盛時期公然建國,李元昊更是在西北連續三次大敗宋軍,又有哪一次不是宋仁宗手下那些出則為將入則為相的高人們造成的。
之所以是幾乎,宋仁宗對不起大宋境內兩地的百姓,一是西北地區,而是廣南西路,靠近宋越邊境地區。
宋夏之戰,在宋仁宗當政時期,大宋國有著世界上最為龐大的軍隊,可是,面對一個剛剛建立遊牧小國,
卻幾乎是被人按在了地上胖揍了三次,最後不得不簽訂了慶歷和議,以及用給西夏國賜幣這種掩耳盜鈴的方式才算安撫下了野心勃勃的李元昊。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骨寒;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
其實這兩句話,不過是大宋朝文人們自己給自己塗脂抹粉而已。
後人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只有你的敵人才最了解自己。
在大宋朝一直考不中進士的書生張元,後來跑到了西夏國被李元昊所重用,他就曾經寫過一首詩,
夏竦何曾聳,韓琦未足奇。
滿川龍虎輦,猶自說兵機。
好水川之敗,是夏竦和韓琦一生中最大的一個敗筆,可他為什麽不提范仲淹呢?
其實,范仲淹打仗也未必有多大的本事,只是為人沉穩,將其所在防守的地域,完全修成了一個烏龜殼子。如果西夏人和皇太極一樣不去管他,那范仲淹就是把他修成馬其諾防線一樣的堅固,又能如何呢?可是,但凡是把自己看成是一代雄主的人,都會有些自命不凡。
李元昊如是、努爾哈赤亦如是,所以,當李元昊派兵進犯范仲淹防地的時候,自然就會被堅硬的龜殼崩掉幾顆牙,這才成就了范仲淹出將入相的美名。其實,若論起來,范仲淹當地方官所做出的功績要遠遠大於當軍事主官和丞相的功績,這是個不爭的事實。
就是因為這樣,連被大宋國拋棄的故土,大越國都敢興兵進攻大宋,要不是狄青南征北戰,立下了不世的戰功,仁宗朝連一塊遮羞布都剩不下。那時,即便耶律洪基再怎麽昏庸,看到大宋國如此的虛弱可欺,難道他心裡就沒有一點想法嗎?
可就是狄青,這位不世出的名將,最後還是讓文臣們連起手來將他活活地逼死了。宋仁宗有本事把狄青扶到了一個武將能夠達到的最高位——副樞密使,可是,他最終還是沒有能力保住狄青。
如此的‘仁’君,如此的明君啊!
宋神宗上位後,發現不但國庫空虛,連一直以來保障自己安全的禁軍也徹底變成了浪費錢財和糧食的廢物,根本就不堪一用。他如果不接受王安石變法建議的話,都不知道大宋朝能不能堅持到熙寧末年。
王安石所主持的變法的確有很多不足, 甚至於最後新法被人篡改成了加害百姓的惡法,完全違背了王安石的初衷。可是,有一點,任何人,包括宋神宗、高滔滔、司馬光,以及其他保守派都忽略不了的一個事實,那就是王安石替宋神宗聚斂了無數的錢財和糧食。
這才是宋神宗能夠屢次興兵,和西夏國大戰數場的底氣所在。
宋神宗仙逝,王安石病重,高滔滔和司馬光以及那些保守派的大臣們執掌朝政,根本無需為了錢糧操心。
他們可以說是一邊花著變法派進過多年努力,積攢下來的錢糧,享受著變法派眾人的成果,一邊還要罵著變法派大臣的祖先和親娘。
如果沒有蔡道,歷史還會按照原來的軌跡繼續地運轉。
籍此,司馬光和他引領的保守派大臣們獲得了極大的名望,而居中調度的高滔滔更是被人戴上了‘女中堯舜’的高帽子。
即便,元佑元年,也就是元豐八年後的第二年,司馬光就已經過世了。
幸好,蔡道穿越到了這個時代,他如今也已經能夠完全想象得出,如果自己放任事態繼續發展下去的話,宋哲宗親政之前的大宋國會變成一個什麽模樣。
所以,之前,蔡道才會建議,並且一直在暗中執行那個藏富於民的計劃,才會在暗中聯絡柴家的人,建立七色領組織。
既然宋神宗已經仙逝,蔡道就要開始實施第二階段的計劃,一個是碩鼠計劃,一個是移民計劃。
還在找"《奸臣世家》"免費小說?
網上直接搜索""20萬本熱門小說免費看,,精彩!
(..=)(《奸臣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