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小霸王》第二千三百八十一章 陳宮有計
陳宮淡淡一笑,接著說道:“並州山多地少,本非富庶之地,又近蠻夷,如今雁門、九原等人皆為胡人侵戰,僅剩上黨、太原二郡,戶口加起來不及漢中一郡。縱使孫策得並州,收獲也有限,反倒可能多了一個包袱。朝廷財賦枯竭,雖說受涼州拖累,並州亦是原因之一。塞翁得馬,焉知非禍?”

 法正恍然大悟,險些拍案叫絕。

 天下財賦在中原,並州、涼州都是苦寒之地,不僅無法為朝廷提供財賦,反而要朝廷補助。一旦發生戰事——這幾乎是必然——還要耗費大量的軍費,大漢就是這麽被拖垮的。對於孫策來說,拿下河內、河東後,除了益州,富庶之地已經盡入其手,並州、涼州並不會為他帶來更多的收益,反倒會增加開支。

 孫策的新政能夠快速致富,但他無法真正解決糧食的供應問題。並州、涼州廣闊,在這些地方作戰,騎兵是主力,平時一匹戰馬需要兩個人的口糧,戰時則需要五六個人口糧,供養一支萬人規模的騎兵所需的成本接近十萬步卒,再加上巨大的運輸成本,足以拖垮孫策。

 得到並州,對孫策不一定是好事。如果處理不當,反倒有可能成為麻煩。

 從另一個角度說,上黨、太原的戶口有限,縱使王氏兄弟得人心,又能堅持幾時?失守不過是時間問題。若孫策有足夠的錢糧支撐大軍,不必勸降,以勢欺人,戰而勝之,既可借此機會清掃上黨、太原世家,又可教訓諸將攻守之道,然後轉戰益州,絕非益州之福。

 若是並州主動投降,孫策不能徹底清除並州世家,諸將也沒有足夠的機會來練兵,將來轉戰益州,看似兵多將廣,戰力反而有限。看似大獲全勝,其實埋下了隱患。

 想通了這一點,法正對陳宮刮目相看,不得不承認,在對天下大勢的判斷上,陳宮更勝一籌,曹操信任他是有道理的,並非僅僅出於舊誼。

 “孫策精明,軍師處人才濟濟,沮授、郭嘉皆是人傑,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陳宮呷了一口茶,不緊不慢地說道。他看到了法正的眼神,心中卻沒什麽波瀾。“因此,若是孫策接受並州請降,恐怕並非貪功,而是因為力有不逮,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大王,放眼天下,能對孫策有所補益之地,非交州莫屬,大王當及早部署,搶佔先機。”

 曹操點頭同意,轉頭看向法正。“孝直,你意下如何?”

 法正躬身說道:“臣以為陳相所言甚是。早在兩年前,孫策就派蔡瑁取夷州,開荒種稻。說起來,他對交州矚目更早,只是因為劉繇、高乾在交州,一直未能得手,反而折了其父孫堅。如今中原平定,他調派大將,甚至親赴交州的可能性都是有的。臣附陳相之策,當派良將前往交州,尤其是交趾。交州諸郡中,交趾戶口僅次於南海,又是益州門戶,不可不慎。”

 曹操眼中閃過一絲輕笑。法正如此認可陳宮的意見,可見長安受挫也並非一點好處沒有,如今的法正褪去了少年輕狂,沉穩老練了很多,知道和陳宮配合了。

 曹操隨即和陳宮、法正商量派誰去交趾。交趾原本由劉繇控制,如今劉繇率部北進,擾動武陵、零陵,正與孫翊交戰,交趾實際上由士燮兄弟負責。曹操對士燮並不陌生,三十年前,士燮曾在宮中任尚書郎,又是潁川人劉陶的弟子,曹操和他有過接觸,知道他並非普通讀書人,不會甘心對劉繇俯首聽命。

 袁紹父子早就是過眼雲煙,劉漢也日落西山,劉繇對士燮的影響力越來越弱。萬一荊州戰事不利,士燮很可能脫離劉繇的控制,割據一方。如果他真能佔據交趾,那也就罷了,就怕他坐井觀天,不知道孫策的真正實力,貿然出戰,被孫策輕取交趾。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曹操想來想去,就是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曹仁倒是適合,但他正在益州郡迎戰祖郎,根本脫不開身。夏侯惇也可用,卻堅守婁關,守護著益州腹地的南大門,不可輕離。

 “大王,於禁、樂進堪用,孟達亦可。”陳宮最後提出了自己的人選。

 曹操權衡了一下。“誰為軍謀?”

 “張松。”

 法正與張松關系甚好,聽陳宮建議張松,立刻附和道:“臣亦以為張松勝任。”

 曹操想了想,接受了陳宮和法正的建議,派於禁去交趾,孟達為副,張松為軍謀。於禁為人穩健,在婁關的戰役中表現突出。孟達也有方面之才,只是缺少歷練。張松是益州本地人,雖然才華過人,卻因身材矮小,相貌醜陋,一向不受人重視。戲志才臨死前推薦了他,如今將他外放,獨當一面,也是對戲志才的認可。

 曹操隨即召來張松,詢問交州方略。張松很驚訝,但他抓住了機會,應答如流,曹操很滿意,隨即發布命令,調於禁與孟達前往交趾,由曹仁節製,張松則直接趕往滇池,先與曹仁會面。

 ——

 十一月中,王柔到達孫策的行營。

 王柔字叔優,是太原晉陽人,雖是儒生,卻通武藝,知兵法,是個文武全才,典型的並州士子,與汝潁士子大不相同。

 站在孫策面前,王柔打量了孫策片刻,躬身施禮。

 王柔打量孫策的時候,孫策也在打量王柔,以及他身後的年輕騎士。那騎士看起來也就二十出頭,但身材高大,和孫策身邊的關羽差不多高,在人群中特別顯眼。不過他不像關羽那麽壯,清瘦一些,更顯矯健輕捷。

 見孫策打量那騎士,王柔正中下懷。他招招手,命騎士上前行禮。騎士拱手躬身,深施一禮。

 “太原郝昭,見過大王。”

 孫策笑笑,原來是你。不過他什麽也沒說,只是點了點頭。

 他清楚王柔的心思,帶上郝昭這樣的青年才俊來自然是展示並州的實力,在心理上搶佔優勢,以便在談判的時候多爭取一些利益。不過話又說回來,並州還真是出將才的地方,除了這個郝昭,晉陽王家也是人才輩出,成為魏晉之間的高門。

 只是對目前的孫策來說,並州的將才卻是個雙刃劍。一方面,他有了更多的人才可用,另一方面,並州有了這些人才,必然要在朝堂上佔據一席之地,派系鬥爭會更加激烈,必然要他花費更多的精力來平衡。

 郝昭真的很高,即使彎著腰也不示弱。

 “足下相貌雄偉,又身著甲胄,想必武藝高強?”

 郝昭淡淡地說道:“大王勇冠天下,大王面前,不敢言勇。”

 “足下如此謙遜守禮,是世家子弟?”

 “不敢,家有薄田百畝,衣食而矣。”

 王柔插話說:“伯道乃是義士,其大父郝公因不肯依附梁冀而已,家道因此中落。不過伯道雄壯,少習武藝,志在衛國護土,將來必重振太原郝氏。”

 孫策揚揚眉,瞅了一眼王柔,意味深長的笑了。“足下不愧是並州子弟,有縱橫氣。”

 “大王謬讚,愧不敢當。柔生於並州,長於並州,未曾見過世面,唐突之處,還請大王海涵。”

 “足下不必自謙。孤也不是什麽讀書人,說話喜歡直來直去,既與足上投契,孤就開門見山了。王蓋遣足下前來,是願意投降了麽?”

 王柔眉頭微蹙,略作沉吟。“大王英武,無敵於天下,並州士庶亦非頑石,知天命有歸,不敢逆天行事,致使生靈塗炭。大王誠意相招,自然求之不得。只不過……”他頓了頓,抬起眼皮,打量著孫策。“大王以仁義得天下,小人以忠孝傳家,還請大王能息雷霆之怒,恕亡者之過,以全王氏兄弟人子之本。若得大王相宥,不僅王氏兄弟,並州百姓都會感激大王仁義,簞食壺漿,以迎大王。”

 孫策嘴角微挑,打量著王柔,笑而不語。一旁的袁耀冷笑一聲,說道:“春秋以復仇為義,王氏兄弟為人子,我袁氏子弟難道不是父母所生?”

 王柔打量了袁耀一眼。“敢問閣下是?”

 “汝南袁耀。”

 王柔恍然。“原來是袁君侯,幸會幸會。 ”說著,施了一個大禮。袁耀雖然心中不爽,卻不能不還禮。兩人見禮已畢,王柔又問道:“柔也不才,想請教君侯一件事,可否?”

 “請教不敢當,切磋可也。”袁耀面帶微笑,眼中卻看不出一點笑意。“耀雖無才無德,卻很想領教一下並州俊傑的文才武藝。”

 孫策暗讚,袁耀這句話說得硬氣,深合朕意。

 王柔暗叫不好。這袁耀出身名門,理當謙恭有禮,怎麽說話如此蠻橫,是傳他父親袁公路的血脈,還是浸染了吳王的習氣?不管是什麽原因,這都預示著這場談判不會輕松啊。

 “敢問君侯,若有人持刀殺無辜,有罪者為人,為刀?”

 袁耀不假思索。“自然是人。”

 “柔也以為如是。當初王子師為司徒,上有天子,外有盟主,有詔令殺人,他能不奉行嗎?君侯為人子孫,為親人報仇,天經地義,無可非議,只是不問下詔之輩,隻問奉命之人,是不是有失偏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