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小霸王》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識時務者為俊傑
陳王寵的府中賓客盈門,來拜年的人一撥接著一撥。作為宗正,又是宗室中的長者,劉寵雖然不想攬事,卻還是成了宗室的核心。

得知楊修來拜訪,陳王寵有些無奈,卻又不好拒人於千裡之外,隻好命人請進。

楊修來到堂上,環顧四周,見一群或老或少、或平靜或憤怒的劉氏子弟用複雜的眼神看著他,不禁咧嘴一笑。“看來我不太受歡迎啊。”

“楊長史還算有自知之明。”人群中,一個陰陽怪氣的聲音說道:“我們雖說無才無德,卻也沒做什麽不義之事,如今落得這步田地,形如乞丐,都是拜孫大將軍所賜呢。都說孫大將軍與王莽相似,依我看,他們的確差不多。”

此言一出,頓時群情洶湧。去年山東傳來消息,孫策取消了所領諸州的部藩國,所有劉氏子弟的封國都被取消,復國為郡,這些劉氏宗室一下子成了喪家之犬,對孫策自然是恨之入骨。雖說他們人在長安,不取消也拿不到租賦,可畢竟還有個名號,如今倒好,連封國都沒有了,豈能不一肚子怨氣。

楊修咧著嘴樂了。“那們聚在這兒,是想選一個光武出來嗎?”

“楊長史,這個玩笑開不得。”劉寵連忙打斷了楊修,又喝住眾人。這個罪名他可擔不起,天子生死未卜,雖說有詔書到了潼關,但詔書具體是什麽內容,誰也不敢斷言。萬一天子化險為夷,又回來了,卻聽說一群宗室聚在他府中選光武,這事解釋不清楚。

“大王,也別謙虛。私以為,大王文武才,又有治國經驗,就算不做光武,做個攝政也是綽綽有余的。想當初,吳王與大王並肩作戰,可是對大王欽佩有加。”

劉寵更加尷尬。楊修這時候提他和孫策的交情,不是把他架在火上烤麽。果然,楊修話音未落,堂上的氣氛就冷了下來,眾人面面相覷,眼神中多了幾分疑惑,再也不像剛才那般熱烈了。不少人都意識到,他們一心擁作領袖的人和孫策有著深厚的交情,以前有,現在可能還有,只是他們不知道罷了。

陳王的宴上的確看不到什麽中原的物產,可是誰知道是不是陳王明明收了,卻沒拿出來?

僵持了片刻,有人起身告辭,三三兩兩,不一會兒,堂上就只剩下了陳王父子和楊修,冷冷清清。陳王倒是松了一口氣,他原本就沒什麽興趣做這些人的領袖,只是推辭不掉,現在楊修可算幫了忙。

“多謝長史。”陳王半真半假的拱拱手。“耳根總算清靜了。”

“耳根清靜還不夠,心裡能不能清靜,這才是根本。”

“江山存亡之際,我身為劉氏子弟,這心裡怕是清靜不了。別說是楊長史,就是神仙來也無濟於事。”

“無妨,只是需要一些時間罷了。大王可曾見嬴氏子弟怨天尤人?”楊修微微一笑,又道:“至於王氏子弟嘛,他們也怨不得別人,所謂自作孽,不可活,他們要怨也只能怨王莽本人,對吧?”

陳王撫著胡須,沉默不語。他的兩個兒子臉色也變了數變,互相看了看,欲言又止。他們很想喝斥楊修,但他們也清楚楊修說的是實話,江山易姓怕是難以避免,這時候得罪楊修絕非明智之舉。

“洪王子,最近一期的南陽學報收到了嗎?”

陳王的次子劉洪連忙拱手道:“還沒有,不知有什麽好文章?”他曾到南陽遊學,拜在邯鄲淳的門下,研習了一段時間古文字,初窺門徑,只是後來到了長安,這門學問也就放下了,偶爾看些南陽學報而已。此刻楊修見問,想必是又有什麽好文章印行了。

“還記得蜀人李仁李德賢嗎?”

“記得,記得,他年紀最長,一向愛護我們幾個年輕同門,他那一口蜀地官話可是我們最喜歡學的。”

“他最近做都講了,還出了一部書,專論才性,很是受歡迎,最近一期的學報上登了邯鄲子叔的推薦語,其中還提到了王子。邯鄲子叔對沒有繼續學業可是惋惜得很,要不然這部書不會成於李仁之手。”

“是嗎?這可是好消息,當為李德賢賀。”劉洪一拍大腿,興致高漲,卻又掩飾不住失落。他當然在南陽求學時,對才性這個話題可是最感興趣,也和李仁討論過多次,雖說還沒到著書立說的地步,卻也是小有研究,李仁當時的水平還不見得就比他高。現在李仁居然著書立說,而且得到了邯鄲淳的推薦,在學林留名,他多少有些羨慕。

“李德賢不是最聰明的人,但他坐得住,數年如一日,一直在南陽郡學做學問,成就斐然。再過幾年,就算不能升任南陽郡學祭酒,回益州做一個郡學祭酒也是綽綽有余的。”

“是啊,是啊。”劉洪隨口應了兩聲,自覺失態,連忙收起笑容,看了父親劉寵一眼。劉寵卻不動聲色,恍若未見。

賓主坐談了一會,楊修起身告辭。劉寵命長子劉浩送楊修出門。劉浩與楊修來到門外,正準備拱手作別,楊修突然問道:“世子,聽說年前有人為清翁主提親,可曾下聘?”

劉浩苦笑了兩聲。“楊長史的消息真是靈通啊,連這都知道?”

楊修笑笑。“怎麽說呢,雖然賢父子明哲保身,與大將軍府素無來往,可是吳王兄妹卻一直感激大王的授藝之恩。三將軍時常有消息來問,尤其是聽說清翁主未有佳偶,很是關心。恕某直言,清翁主可是去南陽染過新風的人,她在長安怕是難找到投契的夫婿。”

劉浩眼神微動,欲言又止。他有兩個妹妹,長妹劉清當年隨他們兄弟去過南陽,見識過孫策的新政,對男女平等尤其中意,後來又讀蔡琰的《士論》,一心以女士自居,最討厭那些天天把男尊女卑掛在嘴邊上的人,多次與人發生爭論,以至於現在二十出頭還沒人上門求親,已經成了笑柄。楊修這句話提醒了他,劉清在長安怕是很難找到佳婿,要想找到讓她滿意的人,還是回中原更好。孫策麾下多有青年才俊,如果能在其中挑一個做妹婿,也是一個機會,將來新朝鼎立,他們也不愁富貴。

楊修今天來拜訪,示好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

劉浩拱拱手。“多謝長史提醒,請長史轉達我父子對吳王及三將軍的問候。”

楊修拱手還禮,上了車。劉浩站在門前,看著楊修的馬車漸行漸遠,眼神閃了閃,轉身進門,匆匆來到堂上,劉寵與劉洪正在商議,母親陳王后和妹妹劉清也在。劉清上前拽著劉浩的袖子,急切地問道:“楊修走了?他有沒有說要去誰家?”

劉浩詫異地看著劉清。“想做甚?”

“我要找他討一面透光鏡。”劉清撅著嘴,一臉的失落。“我前些天和母后去宮裡,看到伏貴人有一面透光鏡,可好看了。伏貴人說,這是丹陽杜氏鏡坊的精品,袁夫人題了名的,整個長安都沒有賣的,只有大將軍府有贈。”

“等等,說什麽,透光鏡?”陳王吃了一驚。

“是啊,真能透光的,我和母后親自試過,伏貴人那面鏡子裡有一隻鳳鳥。”

陳王眼珠轉了轉,沉吟不語。劉清卻按捺不住,追著劉浩問楊修離開的方向。劉浩心中一動,說道:“妹妹,如果只是想要透光鏡,寫封信向三將軍討幾面就是了。 ”

“孫尚香?”

“是啊,她一直掛念呢,托楊修向問好。”

劉清喜笑顏開,轉身又去求陳王。當年孫尚香在陳王府學藝的時候還小,她常帶著孫尚香玩,也算是小閨蜜,只是多年不見,沒想到孫尚香還惦記著她。有了這樣的交情,只要陳王允許,幾面透光鏡又算得了什麽。

陳王看著劉浩,一言不發。劉浩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陳王推開劉清,允她一定想辦法滿足她的願望,這才擺脫了劉清。等劉清和母親去了後堂,劉浩才將楊修的話轉述給陳王和劉洪。

陳王反覆權衡了良久,說道:“們怎麽看?”

劉浩說道:“父王,我覺得楊修說得對,妹妹這脾氣,在長安怕是找不到合適的夫婿。”

“這麽說,們也覺得劉氏當知天命,主動求退?”

劉浩、劉洪互相看看,異口同聲的說道:“父王所言甚是。”劉浩接著說道:“父王,我們當年在南陽遊學,只知道孫策的新政與眾不同,令人耳目一新,尚不明其中深意。這幾年看下來,算是明白了,他那些新政絕不是拔新出奇這麽簡單,而是強國之道。天子是不多見的英主,一心求治,發奮圖強,遷都長安,西征大捷,但他與吳王相比,相去太遠,故而一戰敗北。長安宗室雖多,又有誰能超過天子?天子都不能力挽狂瀾,他們又如何能做到?此乃天意,不可強求。”

劉洪也隨聲附和。

陳王撫著胡須,沉吟良久。“可惜長安這麽多人,真正見過新政的人卻沒幾個,他們不會輕易放手的。只有我父子,怕是遠遠不夠。”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