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很糾結。
當初賈詡就曾上書要求為董卓平反,懲戒皇甫嵩,被他一口否決。賈詡因此拒絕出仕,飄然而去。現在他答應董越這個要求,且不說朝臣為不會有想法,董越也未必相信。皇甫嵩雖然死了,他的舊部和子弟還在軍中,擁有著極強的影響力,朝廷根本不可能懲戒皇甫嵩。
況且他本人也不願意。
天子有些後悔。早知如此,當初不如接受董昭的建議,經乘氏去鄄城,就算有被火攻的危險也比現在好,現在可不就是被架在火上烤嗎?與其如此,還不如被一把火直接燒死來得痛快。
就在天子猶豫的時候,劉曄說道:“伯起,你在賈文和身邊多時,可知董越對賈文和如何?“
毌丘興說道:“只要不涉及到他本人的利益,言聽計從。”
“你去對董越說,除了懲戒王太傅、皇甫太傅不可能,其他都有可以商量。陸議用計離間他與陛下,不過是利用他而已,未必就是信得過他。陛下若有差池,他也不會有什麽好的結果,想想南陽那兩萬西涼精銳吧。賈文和是聰明人,他是怎麽做的,他董越應該一清二楚,就算自己不知道該怎麽做,難道還不會找個智者做榜樣嗎?”
劉曄起身,走到毌丘興面前,躬身施了一禮。“伯起,陛下安危,此戰勝負,就拜托你了。”
毌丘興嚇了一跳,連忙跪倒,連連叩頭,口稱不敢。劉曄是秘書令,他只是一個普通的郎官,尊卑有別,他哪裡當得起劉曄的大禮,更何況還是當著天子的面。
天子會意,也道:“伯起,當務之急是穩住董越,即使是作壁上觀也是好的。往事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此戰若僥幸得勝,必不忘諸君之功。”他起身走到毌丘興面前,伸手搭在毌丘興肩膀上,用力按了按。“滴水之恩,必當湧泉相報。”
毌丘興又驚又喜,恍惚有點明白了賈詡的意思。當初他憑著賈詡一封薦書來到天子身邊,進三策之外暗藏的一策,得到天子信任,留在身邊。這幾個月來,他表現不錯,但要想躍升還要等機會。沒想到機會這麽快就來了,安撫董越的任務落在他的肩上,非他不可,以至於劉曄要向他行禮,天子要向他許諾。
賈詡算到這一天了嗎?如果是,他真是神機妙算。
“唯,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毌丘興拜倒在地,連連叩頭。
毌丘興再次來到董越大營,將那封書信丟給董越,告訴他墨裡有白礬的事。
董越如釋重負,隨即又破口大罵。“吳兒陰險,若非陛下英明,令君睿智,險些中了他們的計。”
毌丘興也不著急,等董越罵完了,這才說道:“陛下英明,相信你對朝廷的忠誠,你相信陛下嗎?”
董越一怔,眼珠轉了兩轉,擠出一臉的皮笑肉不笑。“伯起這是何意?我何嘗懷疑過陛下?我一直覺得陛下就是中興之主,董公當初廢少帝,立他為天子,簡直是做得太對了,只可惜……”
“沒錯,沒有董公,陛下成不了天子。他對董公的感激比你們更深。可是他有他的難處,你知道嗎?你想想,朝中官員有多少是王允的同黨,軍中將領有多少出自皇甫嵩門下?要為董公鳴不平,現在合適嗎?”
董越將信將疑。他不怎麽相信天子,但他相信毌丘興,畢竟毌丘興是賈詡的弟子。況且毌丘興說得也有道理,天子沒什麽理由恨董卓,反倒應該感激董卓才對。若非如此,他哪有機會做天子。
“將軍,你知道文和先生為什麽不接受孫策的邀請嗎?”
董越愣了一下,一時沒會過意來,隨即又問了一句:“你說為什麽啊?這事我也覺得奇怪,只是一直沒找到機會問。”
“孫策當初在南陽,施奸計,一戰斬殺兩萬西涼精銳,後來卻與你們交好,難道是想化乾戈為玉帛?非也。他想要的不過是馬而已。如今他東有太史慈在幽州,西有馬騰、韓遂在涼州,還需要你們的馬嗎?對他來說,你們已經沒有用了。文和先生就算接受了他的邀請,也不過是賦閑而已,反而不得自由,不如回涼州,天地廣闊,任我縱橫。”
“哦,原來是這樣。”董越若有所思,連連點頭。
“文和先生是文士,他哪怕賦閑,最多手中無權,不能一展心中抱負。將軍可是武人,你如果投降了孫策,會是什麽結果,你應該想得到吧?”
董越頭皮發麻,後背冒出一陣冷汗。這才是他最擔心的問題。
“將軍,我有一事不解,能否請將軍為我解惑?”
“伯起,別說笑話了,你這麽聰明,又得到文和先生都尉,還什麽事需要問我的?”
“徐榮隨董公時百戰百勝,氾水敗曹操,梁縣破孫堅,為什麽後來在南陽卻敗給了剛剛上陣的孫策?”
董越眨眨眼睛,明白了毌丘興的意思。他拱手施禮。“請伯起回復陛下,越一定不上吳兒的當,謹聽陛下號令。”他慷慨激昂地拍著胸脯。“陛下讓我怎麽做,我就怎麽做。”
毌丘興松了一口氣,起身還禮。“陛下說了,此戰乃中興成敗之關鍵,若能取勝,中興有望,別說為董公平反,還要讓臨洮董氏成天下一等一的世族。將軍,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孫策能做到嗎?他可是連馬超都看不上。”
董越大喜,拜服在地,衝著天子大營的方向連連叩頭。“陛下聖明,陛下聖明。”
毌丘興隨即傳達了天子的詔書。考慮到董越所領的西涼精銳馬匹老化,將士也不如當年,所以讓他殿後押陣,等勝負難下時再上前衝殺,以取全功。
董越正中下懷,二話不說,一口答應。
朝陽初升,薄薄的霧氣尚未散盡,一隊隊將士就列隊出營。鼓聲隆隆,遙相呼應。旌旗招展,迎風獵獵。養精蓄銳的步卒全副武裝,推著戰車,跟著戰旗依次進入陣地。騎卒一手牽著戰馬,一手拿著武器,隨隊列緩步前進。只有將領和負責傳遞消息的斥候騎在馬上,高度警惕。
朱桓與陸議在三丈高的中軍將台上落座,居高臨下,俯瞰大地。看著數萬將士在四周列陣,大戰一觸即發,朱桓心潮湧動,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他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將才,但他從來沒想過會在二十出頭的時候指揮數萬大軍作戰。這都是吳王給的機會,能遇到這樣的君主是人生之幸,要好好珍惜,千萬不能辜負他的期望,要不然朱家列祖列宗都不會放過他。
“伯言,大王該到定陶了吧?”
一旁正指揮幾個參軍布置案幾的陸議頭也不抬的說道:“大王如果隻帶近衛騎士,速度很快,應該能到定陶了。郭祭酒統領的步卒水路迂回,沒這麽快。怎麽,你還是擔心兵力不夠?”
朱桓笑笑沒吭聲。他是擔心兵力有些不足。陸議的手段他也看到了,但能不能有奏效,有時候很難說。就像上次故意遺失拋石機圖紙,讓董昭製造底座一樣,就沒能按照預先計劃進行。雖然張奮把董昭造好的底座奪了回來,但圖紙失落是既成事實,如何向吳王交待,他現在心裡還沒底。
陸議是聰明,但天子身邊也有聰明人。魯肅就說過,劉曄聰明果決,而且敢冒險。萬一陸議的手段被他識破了,這一計不成,己方的兵力可真沒什麽優勢。兩敗俱傷總不如大獲全勝好。
當然,他也明白陸議的用意,所以才沒有阻止他,只是心裡有些不安罷了。
一個騎士沿著陣間的通道疾馳而來,奔到台下,翻身下馬,有等待的士卒迎了上去,交給他一匹準備好的馬,兩人迅速交談了幾句,騎士重新上馬,奔馳出陣,士卒系好馬,轉身上台,來到朱桓、陸議面前。
“報,呂督探聽得知,董越部在陣東北五裡,似為殿後。”
朱桓心中一喜,看向陸議。陸議擺擺手。“知!記!”
“喏!”士卒退下,一旁的文吏看了一眼旁邊的沙漏,隨即提筆在紙上記下時辰、報告人和所報信息。
朱桓“籲”了一口氣,握拳輕捶陸議的胸口。 “伯言,真被你算中了,關西天子終究還是信不過董越。”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本來就不該帶著董越過河。當然,他自己也不該過河。”陸議淡淡地笑道:“大王常說,兵鋒如刀,不可輕出,出必見血。”
“有道理。”朱桓雙手扶案,深吸一口氣。“現在,該我們出刀了。”
“不急,再等等。”
朱桓不解,卻還是縮回了手。“為什麽還要等?”
陸議指指眼前的霧氣,又指指頭頂。“霧氣未散,雙方都看不清楚,難免出意外。況且我軍陣勢嚴整,甲胄鮮明,正是耀武的好機會,不讓他們好好看一下,豈不可惜?再者,我在南,敵在北,霧氣散盡之時,陽光從我身後來,敵軍有眩目之苦,對士氣大有傷害。”
朱桓恍然大悟,瞪大了眼睛,伸手指指陸議。“你小子……太精了,連老天都算上了?”
陸議微微一笑。“多算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