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穿越大封神》第212章、大理覆滅,天下暫歇!
六十四卦消散,一道人影從其中走了出來。

 南僧一燈臉上淡然,但內心卻很是欣喜的迎了上去,忽然,他面色一變,沙啞著聲音,道:“怎麽,怎麽會是你?!”

 “可不就是我嘛。”李林漠然一笑,道:“看在重陽老道的份上,本教主給你一個機會,給你段氏一條活路的機會:自廢修為,自毀法相,下令大理投降!”

 “否則,一旦本教主出手,你,與大理段氏,只有覆滅一途!”

 李林語氣肅殺,話語鏗鏘,森寒入骨,宛若一支支利劍直刺南僧一燈心頭,劃出一片片血液。

 南僧一燈滿臉苦澀,老祖隕落,整個段氏都將再沒有底牌,成為砧板魚肉,可是.....可是這到底是怎麽回事?難道明教教主的修為已經達到了如斯恐怖的地步嗎?!

 要知道,老祖的修為可是逼退了蒙古大軍啊,如此說來,豈不是......

 南僧一燈不敢在想下去了,心中駭然無比,依舊不願相信,卻不得不相信,他渾身戰栗,如芒在背,一股冷氣從腳底直上心田。

 沉默了片刻,南僧一燈緩緩吐出幾個字:“大理,段氏,願降!”

 有了南僧一燈的幫助,大理國主段興智也無可奈何,下令無條件投降,藍玉率大軍接管城池。

 大理皇宮,李林站在龍椅之前,白玉階之上,俯視而下,握緊了拳頭,一股掌控眾生生死的權勢油然而生,無上的暢快感在他的胸前激蕩。

 不過,這樣的情緒很快消失,他經歷過帝皇副本,掌控過比大理更廣闊的疆域,自然不會放在心上。

 白玉階下,藍玉率領明教高手、大將立於左邊;南僧一燈、原大理國主段興智及大理降臣站在右邊,涇渭而分明。

 “藍玉,命你為雲/南都督,整頓兵馬,擴軍十萬,坐鎮大理,鎮守雲地!”

 藍玉抱拳:“諾!”

 “傅有德,命你為征南將軍,待兵馬整頓之後,率軍五萬,征討不臣酋長,掃蕩諸部落等,徹底平定雲地!”

 “諾!”

 “......”

 “大理段氏,

段智興、段興智等願出家為僧的進入天龍寺,願意從軍或者從政的,經歷考核之後,亦可參加!”

 李林實現諾言,並沒有段氏趕盡殺絕。

 “多謝教主!”

 南僧一燈的修為已經被廢,容顏瞬間蒼老,宛若一個行將朽木的老者,拄著拐杖,顫顫巍巍。

 “多謝教主!”

 段興智等大理段氏一族亦是滿臉感激開口,至於心中如何想,李林不知道,也不在意,對他來說,這些只是小事情。

 接下來,便是其余一些大理降臣了,李林拿出錦衣衛收集的情報,斬首的斬首,抄家的抄家,充軍的充軍,釋放的釋放,升官的升官......

 只要有才能,能做實事,忠於自己,以百姓為先,以明教為先,李林毫不吝嗇的提拔。

 “叮咚!恭喜主人收服明朝開國將領傅有德,獲得天地氣運加身百分之三!”

 “叮咚!恭喜主人收復雲地,獲得天地氣運加身百分之五。”

 “叮咚!當前主人天地氣運加身百分之六十一,請再接再厲!”

 回到住處,李林腦海中傳來小光的提示音。

 “傅有德?”李林腳步一頓,心中恍然:“原來是他。”

 傅友德,明朝開國將領。元朝末年,參加劉福通義軍,隨李喜喜入蜀;後率部歸朱元璋,從偏裨升為大將。

 第二次北征北元,傅有德七戰七勝而平定甘肅,第四次北征以副帥之職連敗元軍,第五次北征依舊任副帥職,第七次北征又一次以副帥之職大勝元軍,後與明朝大將湯和分南北兩路取四川,以主帥之職攻取貴州、平定雲南。

 朱麻子曾言:“論將之功,傅友德第一。”

 明朝初立,傅有德以功封潁國公,封太子太師,榮耀一時;可惜,死得太冤,讓人唏噓。

 又在雲地呆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李林處理好雲南事物,命藍玉鎮守大理,傅有德平複部落,錦衣衛監視各地,才頗為放心的離去。

 在這一個月之中,天下風起雲湧,形勢轉變得太快,令人目不暇接。

 十一月下旬,襄樊戰場,殺得血光照耀,暗無天日,蒙古死傷近十萬,可卻依舊未曾攻破襄陽城池。

 宋庭一方,亦是損失慘重,天下武者元氣大傷,丐幫、全真、武當皆有強者戰死,宋軍傷亡五六萬,整座襄陽,一片血色。

 北丐與金輪法王一戰,兩敗俱傷;全真七子布下天罡北鬥大陣對決少林一百零八羅漢大陣,武當七俠真武七截對決金剛宗大輪龍樹法陣......殘酷至極!

 這其中,諸多年輕一輩武者嶄露頭角,全真楊康、楊過、尹志平等,武當小宋與小張等,丐幫郭靖等......皆是結丹一列,武道更是直追老一輩強者,非常震撼。

 但可惜,這些依舊改變不了襄陽即將破城的局面。

 就在天下扼腕,群臣悲呼,宋皇震恐之際,襄陽一戰忽然出現巨大變數。

 也不知是因為襄陽告破在即,還是天意使然,蒙古大將蒙哥出現戰場之中,且被全真楊過以飛石擊殺!

 蒙哥斃命,蒙古大軍慌亂,不戰自潰,孟珙抓住戰機,率軍掩殺;常遇春見狀,於蒙古前方設伏,再敗蒙古。

 忽必烈聽聞襄陽兵敗,有些心慌,有意前往救援,但卻被徐達死死拖住。

 數天之後,忽必烈大軍拜托徐達,安然退守大散關,欲揮師襄陽,卻聽到蒙古再次潰敗,宋軍北上洛陽。

 忽必烈雖驚不亂,他知道宋軍必定不會丟棄襄陽,但以防萬一,他按兵不動,不變應萬變;果不其然,兩三天之後,消息傳來,宋軍忽然出現襄樊一帶,固守襄陽。

 忽必烈率軍返回洛陽,整頓北方。

 至此,襄陽一戰,蒙古震動,宋庭驚喜,天下嘩然!

 全真楊過斬殺蒙古大將蒙哥,徹底名動天下,成為自李林之後又一代絕世天驕!

 甚至有人都在暗暗嘀咕,認為李林不如楊過,只是其麾下有明教,而楊過只有全真,故在勢力上相差太遠。

 然而,這種驚疑之聲隨著明教收復大理,段氏臣服而告終。

 大理,再怎麽不濟,也是一方諸侯之國,卻被明教數月而滅,天下為之側目。

 十二月中旬,宋庭得到大理覆滅的消息,徹底大怒,宋皇嚴詞命令明教撤出大理,歸還國土,否則天兵一降,悔之晚矣。

 明教沉默,既不理睬,也不反駁,安心發展川蜀、雲地,似乎兩耳不聞窗外之事。

 十二月下旬,宋皇得不到明教回復,震怒之下,令呂文煥為襄陽守將,與常遇春對峙;孟珙南下,統率貴地之軍,兵逼川蜀。

 第二年一月初,傅有德率五萬大軍,基本蕩平雲地;李林遂令其進攻自杞,駐扎當地,窺視貴地與桂地。

 同時,藍玉率三萬大軍,兵出大理,進入川蜀,對峙孟珙大軍。

 一月中旬,明教徐達忽然出兵北上,敗蒙古軍,破大散關,扼守秦隴要塞,打通與北方起義軍的通道,震動蒙古。

 忽必烈大怒,意欲再次率軍征討;然而,得到明教相助的北方起義軍,威勢更大,漸有死灰複燃之勢;蒙古焦頭爛額,隻得暫且放在一旁,全力鎮壓北方全境。

 蒙古驚駭,宋庭則是羞赧。

 對峙之際,明教竟然命大軍北上,破大散關,與蒙古爭鋒,直接無視宋庭。

 天下流言四起,皆認為明教不願漢家子弟互相殘殺,遂攻打蒙古;宋庭不但不封賞有功之臣,反而意欲與蒙古合作,共討漢家子弟。

 流言一出,群情洶湧,宋皇無顏,群臣吐血,隻得暗令孟珙不可輕舉妄動,捏著鼻子,赦封李林為川蜀節度使,執掌天府之地,但也命令,讓其從大理撤兵。

 李林得到旨意,接了下來,依舊保持明教,但明教大軍卻開始整頓,改頭換面,一躍成為宋庭正規軍;至於,退出雲地,李林表示自己沒有聽到,選擇了不理睬。

 至此,天下戰事停歇,重新恢復平定,但暗中之勢,越發洶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