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寫《恐懼鬥室》埋下伏筆,很多人就冒出來《電鋸驚魂》巴拉巴拉!實際那就是伏筆!
《一個字頭的誕生》敘事結構式來講,在97年並無多少心意!這類型的影片首創者公認是1987年《機遇之歌》。
這種敘事的構成名氣最大的應該是德國電影《羅拉快跑》。羅拉為了救一遍遍存檔重來!
現在看來這種構成稀松平常,畢竟一部《兩槍》直接把影片結構玩出了新高度!在現在,學校的學生電影都開始玩多線條敘事結構了。
但!
那是1986年!
有人講86年大眾只能看口水片,這話2017年也有人講。他講垃圾片就是因為有垃圾觀眾……
當然,好片一定各有各的好,爛片一定一致很爛!《字頭》屬於商業片嗎?顯然不是…屬於好片嗎?蘿卜白菜的問題,但它有話題性嗎?毋庸置疑了!
這部片子拍的因故是為後面設伏筆!我不透露!
這部電影蘊含的政治元素在1986年很有趣!
1986年胡老板歡迎伊麗莎白來大陸,中英關系進入新紀元。裡邊的百轉千回的故事感興趣的可以自行百度!
伊麗莎白來華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堪比尼克松來華,歷史性的變化!
港人這段時間的心理變化很微妙!
這部電影也可以不拍,換成票房大賣的電影,但吳導演第一要挽救十幾萬投入,同種主題的電影無疑是更好選擇!
第二,這部電影也可以當作一個轉折和鋪墊。
第三:姑且看作吳導演的心理變化過程看。
就講這樣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