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再造共和》第339章 龍潭虎穴(1)
  第三百三十九章龍潭虎穴(一)

  南京,此時已是處於極大的焦慮之中,一場改天換地的風暴即將到來,未來的命運如何,誰也不知道?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古老的南京城將再次面臨一場血與火的考驗。如果說,十年前的那個冬天,凶殘的倭寇在這裡犯下了人類歷史上少有的滔天大罪,這是人們永遠都揮之不去的屈辱和最痛苦的回憶,那麽,接下來面臨這一場兄弟之間的手足相殘,人們更多的是無奈和痛心。

  特別是當老江下定決心死守南京時,南京上上下下上百萬百姓便徹底失去了希望。無情的戰火之下,誰能幸免於難?無論是鮮活的生命,還是那些延續了成百上千年的古老建築,都將面臨瞬間被毀滅的命運。人們痛惜自己美好的家園因為這樣一場內戰而毀於一旦,更為不知道有多少年輕的生命即將倒在無情的戰火下而悲苦難耐。

  自解放軍大兵壓境以來,南京城內就從未平靜過,每天都有大批民眾扶老攜幼,舉家逃難。雖然對家園依依不舍,但眼下還是保命要緊,誰都知道,一顆炮彈下來,不知道多少心血化為灰燼,那可是幾輩人積攢下來的家業。戰火過後,繁華的南京城注定將是瓦礫一片,從錦州到唐山再到濟南,大戰之後那是怎樣的場景,人們隻憑想象也能知道。

  更多的人在心裡暗暗痛恨老江,為什麽不能像傅重義那樣,既然打不過就及時撤退吧,這樣既能少死人還能保住完整的家園。可惜,這一切都隨著老江以及麾下幾十萬精銳軍隊依然狂妄的戰爭叫囂而徹底無望。

  對於民眾的出走,老江倒是沒有阻止,城裡老百姓少了更好,當然他是不會為老百姓的生死考慮,主要是百姓少了,將來的糧食供應壓力也就小了,求之不得呢?所以在短短的幾十天內,南京城內減少了約三分之一的人口。隨後,離開的人逐漸少了許多,那些實在舍不得家園的人,還有無處安家的人,還有不少的商人,還是選擇留下來。

  打仗怎麽了,又不是第一次碰到,這次畢竟是內戰,無論國軍還是共軍,不都是中國人嘛?再怎麽說,也不會禍害老百姓,子彈不長眼,就躲得嚴嚴實實,許多人在這一方面也有自己的辦法,在家裡挖個防空洞、地窖什麽的,就能保命,再準備下充足糧食,基本就能或下來。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江兆虎和隴東悄悄潛入南京郊外。此時距離和張玉強三個約定匯合的日子就在後天,應該來得及。兩個人都是一次到南京,心裡都有些激動興奮,南京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城市,不同於江北的濟南、北平,更與東北的沈陽、哈爾濱大不相同。

  作為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六朝古都”,自然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更有著不同凡響獨特魅力。歷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禍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度不凡的風水佳境,過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災,但亦屢屢從瓦礫荒煙中重整繁華。據史書記載,商周之際,秦淮河流域出現了密集的原始聚落,被稱為湖熟文化。春秋戰國時,在這些聚落的基礎上形成了南京地區最早的城邑。周靈王元年(公元前571年),楚國在今六合已設有棠邑,置棠邑大夫,是南京有歷史記載的最早的地方建置,也是南京建城的開始。

  春秋末年,吳王夫差在今朝天宮一帶築冶城,開辦冶鑄銅器的手工業作坊。周元王四年,越國滅吳後,范蠡在今中華門外的長乾裡築越城。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於石頭城築金陵邑,

金陵之名源於此。  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改秣陵為建業(282年改建鄴)。此後,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均相繼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六朝時期的建康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達百萬,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衣冠南渡使漢民族在南京保存了華夏文化之正朔。六朝南京城和羅馬城並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以建康為代表的南朝文化,在人類歷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六朝建康城在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首開都城中軸對稱布局的先例,其平面布局、建築形製對後世影響深遠,並深刻影響到東亞各國。六朝皇宮台城,為北魏都城以及東亞各國爭相效仿,上承秦漢下啟隋唐,深遠影響了後世都城建設的形製。

  自三國兩級南北朝以來,我國的政治、經濟中心逐漸由北方轉移到南方,而南京地區正是在這一時期逐漸發展起來的,可以說,南京是這一巨大歷史轉折的見證者,因此在中國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而在近代,南京對於國民黨,對於中國更是有著極為特殊、重大的意義。“國父”在這裡建立政權——南京國民政府,從此來開了中國歷史嶄新的一頁。延續近二百多年的滿清王朝從此徹底退出歷史舞台,中國新興的資產階級開始嶄露頭角,中國從此進入“民國時代”。這一時期,新的社會秩序還沒有完全形成,舊的秩序也沒有完全退出,特殊的社會時期,各種思潮風起雲湧,中國人開始接收大量的新鮮事物。

  也正是這一時期,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一批中國知識分子率先了解他、接受他並最終把他作為畢生的信仰和追求,於是在國民政府建立僅僅十年以後,還是在南方,在一個近代才逐漸興起的城市,一個嶄新的政黨破殼而生,從此中國革命有了新的方向,中國人民有了新的希望,中國歷史在此發生了重大變化。

  正是由於這些特殊的因素,南京在中國人心目中有著特別的地位,單就這一點來說,在中國所有的大型城市中是無可取代。由於南京極其重要的特殊地形,背靠山巒,面朝大江,虎踞龍盤之地,兵家必奪之城。南京的城防工事也是非常堅固的。無論冷兵器時代還是巨艦大炮時代,高大堅固的從來都是防守者賴以抵禦進攻者的可靠法寶。

  南京的城防經過日本人長達八年之久經營,國民政府返歸後,雖然時間僅僅過去一年多一點,但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又進行了大規模、現代化的加固。雖然老江在改善民生上不願花錢,但是在加固南京城坊上卻是毫不吝嗇,大把大把的投入,不惜血本,不計代價。

  早在遷回南京不久,老江就選派精乾人員出訪歐洲,在德國、英國、法國等二戰主要戰場,探尋曾經的慘烈攻防戰遺址,希望能夠從眾多的戰例中吸取有價值的東西,用在南京城防工事的重新修建上。為此,老江甚至從歐洲各國不惜重金聘請一批這一方面的專家,可謂用心良苦。

  因此,在短時間內,南京的城防工事就有了一個大的變化。在原有基礎上,又進行了更為科學合理的改造。以適應現代化戰爭日益提升的烈度和強度。大批從歐美進口高標準鋼筋、水泥等新式材料優先用在南京方面。大量先進的防禦性武器裝備更是源源不斷投入, 南京整體防禦能力在較短時間內提升了數倍。

  所以,老江面對共軍大兵壓境,敢於死扛不退,其實也是南京強大城防給予的信心。他曾不止一次的視察南京各處,對絕大部分工事還是非常滿意的。陳鋒曾不止一次在他面前吹噓道:南京城已經建立起非常完善的三層立體防禦體系,空中除了強大的戰鬥機巡航,地面更是部署著數不清的各種口徑、射程涵蓋低空、中空、高空的高炮群;地面除了傳統的城牆以外,每一條街巷,每一座樓房都被充分利用起來,改造成各種各樣的防禦陣地;地下,則充分利用城市供排水管網系統,修建起遍布全城的地下防禦工事,攻守兼備。並且還新修建了多處大型的地下指揮系統,戰時,軍隊政府的各個要害部門完全可以轉入地下,繼續正常運轉,調控全城各處。放眼全國,這樣完善的、現代化的、立體化的城防工事是沒有第二個的,即使和德國的柏林、蘇聯的斯大林格勒相比也毫不遜色。

  老江也是行伍出身,對陳鋒的話也不會全信,這一次畢竟不同以往。十年前,當日本兵臨城下之時,他實在是沒有堅守下去的決心和勇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充分的準備,“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那絕不是明智的選擇。現在的情景確是不同,老江在城防上下足了功夫,“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他有事沒事就四處跑,有時還是突擊檢查,一旦發現弄虛作假、偷工減料的現象,決不輕饒,曾經在一個月內,連續槍斃了十幾個,這一下震驚了所有人,以後,再也沒人敢於在城坊上掉以輕心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