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穿越七十年代之軍嫂成長記》第4章 家
  沈雲芳家是個典型的東北農村屋子,一共就三間屋,一進屋就是堂屋,也是廚房,左右兩面都有一個屋。

  沈飛揚昨天就是住在東面的屋子裡,裡面除了一個大炕及兩個紅木箱子,再就是一張四角桌和兩個腿不太齊整的凳子。

  桌子上還有個煤油燈。是的,這個時候蓋家屯還沒有通電,家家晚上都靠著煤油燈照明。而沈雲芳家的煤油燈早就沒有煤油燒了,所以好長一陣子,她晚上都是摸黑的。

  她推開對面西屋的門,往裡看了看,和她住的那屋沒什麽太大區別,隻是這個屋子更暗。沈飛揚看了看窗戶,比東屋的還小,而且窗戶上都用報紙給貼上了。

  窗戶下面就是一個大炕,炕上光溜溜的,連個炕席都沒有,整個屋裡就地上摞著放著幾個柳條編的筐,最上面是個空簸箕。旁邊杵著一把鋤頭和一把鐵鍁。地上還放著一個一看就用了很多年的菜墩。

  沈飛揚走過去,沒嫌棄灰塵大,在筐裡翻了翻,好東西肯定是沒有,框裡放了一卷塑料布,幾根稍微粗點的鐵絲,不知道是幹什麽用的,還有一雙棉手套,幾塊破布。

  轉悠一圈,確定屋裡都查看一遍了,最後把地上的那個菜墩拎起來,晃晃悠悠的走了出來。

  蓋家屯地處山區,算是在山腳下。

  沈飛揚從屋裡出來,就看自家院子挺大的,但是到處是雞屎,正有四隻老母雞昂頭挺胸的在院子裡亂轉呢。它們看到屋裡出來人了,都熱情的湊了過來,咕咕咕的叫了起來。

  估計是一天多沒有人喂它們了,它們餓啊。

  沈飛揚看到它們後腦袋裡第一個想法就是自家居然養了四隻雞,難道現在不割資本主義尾巴了嗎?

  她愣在當地努力的想了想,嗯,好像這個偏遠的小山村被這個的年代影響不是很大,除了六幾年那時候來過幾次紅衛兵,這些年基本就沒有人來她們這裡了。就是知青什麽的,他們屯子也沒來一個。

  所以就算在抓的最嚴的那兩年,蓋家屯裡的村民還是該幹啥幹啥,該養雞還是養雞,沒有太大影響。

  前年突然上面又下來了新命令,說是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各家各戶都要大力發展養豬,支持國家建設,雞鴨不管養多少均可,沒有要求,但是豬必須要養,每家每戶每年必須要向國家交售一頭合格的肥豬,合格標準是達到一百三十五斤以上,交售到公社肉食站。

  當然要是養多了也是不準許隨便買賣的,隻能賣給國家。

  不過雖然家家都養雞養豬,但是卻家家都困難,因為沈飛揚想起來了,從沈雲芳懂事起,蓋家屯生產隊到年底分的錢都很少,勤快點的人家,一家子一年下來能分到一百三四十塊就不錯了,要是懶的,一家人一年三五十塊也是有的,而這些錢,要從年頭花到年尾,油鹽醬醋衣服鞋襪啥的啥啥都要錢,這些錢能將將巴巴夠一年花用就不錯了。

  至於想要多掙點錢,那就隻能靠著家裡養的老母雞和大肥豬了。基本上每家都是把攢著的雞蛋拿到供銷社直接賣給國家,或者在供銷社直接換東西用。

  這個年代雞蛋是硬通貨。拿著雞蛋就可以直接當錢花。

  那有人就會想,既然這樣,那在家多養幾隻雞不就完了嗎,再不行等年底把肥豬賣了不就有錢了嗎。但是吧,這個年代人都吃不飽,養雞養豬都不是容易事。

  要想雞下蛋、勤下蛋也是要喂糧食的,要不光吃菜葉子,雞也受不了啊。

養豬那就更是了,它比人吃的都多,一般人家哪有那麽多糧食喂啊,所以一年下來豬也是瘦巴巴的,國家的收購價格也低,所以算起來養豬並不能賺多少錢。  但是這對於上輩子搞過養殖的沈飛揚來說,這些都不是事,她有些眼光發綠的看著腳邊幾隻老母雞,感覺好像生活有了盼頭。

  為了自己以後的幸福生活,這幾隻雞是一定要養好的。沈飛揚振作精神,拿起門後面的大掃帚就開始劃拉院子。

  沈家分前院後院,前院主要就是養雞,後院是自留地,種點平時吃的菜什麽的。

  前院大約有個四五十平,左面堆了點柴火,都是些樹枝子,沈飛揚知道,這是沈雲芳平時去山上放羊的時候順手撿回來的,留著平時做飯燒火用,院門外還有一個大的柴火垛子,家家都這麽放,堆得老高,留著冬天燒火用的。右邊是半人高的雞窩,旁邊還用樹枝子扎了個小院,這是平時四隻老母雞活動的地方,不知道為什麽,現在那幾隻雞卻能在院子裡散步。院牆是石頭牆,這是當年沈雲芳的老爹還在的時候,和沈家兄弟幾個一起上山弄的石頭, 所以沈家幾兄弟的圍牆都是石頭牆。

  沈飛揚對這個一米多高的圍牆還是很滿意的,第一就是安全,以後就她一個女孩子在這住了,有這麽個結實高大的圍牆在,從心裡上就有一種安全感。再有就是可以隔絕一些人的視線,以後自己在家裡搞點什麽東西,也不能讓人一眼就看透不是。

  現在石頭牆的一周,都被種上了窩瓜秧子,這個月份了,葉子都已經脫落,就剩下幾顆綠皮大窩瓜窩在地上。

  她把院裡的雞糞掃到一起,然後在門後又找了個破簸箕,把雞糞都搓到裡面,然後端著就去了後院。

  沈雲芳家算是真真正正的坐落在山腳下,整個村子,她家在村裡的最北頭,緊靠著大山,順著她家後院的小路,走不到十分鍾就能進山。

  當然她家門前也有條通往山裡的路,隻是從那條路上去,先到的是一個小山坡,那裡是她經常去放羊的地方。

  因為在後面就是山了,沒有人家了,所以沈雲芳家的後院比一般人家都大。

  後院整個就是一大片菜地,順著房子的方向,縱橫有兩條小土路。

  沈飛揚端著手裡的簸箕,順著一條小土路往後院裡面走去。

  現在是十月中下旬了,地裡已經罷園了,就幾個留種的蔬菜還在枝頭掛著。

  沈飛揚徑直往裡走,盡頭就是茅房,和農村所有茅房一樣,三面板子一面簾子,四面透風。

  她把簸箕裡的雞糞都到了茅房旁邊的一個糞坑裡,這裡是漚肥用的。沈雲芳家沒有豬圈,因為她家人口單薄,沒有勞動力養豬。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