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回到大宋做農民》第50章:香料魚粉
  “李林,在飼料裡適當加些魚粉是不是豬的生長速度會快些?”朱明問。

  李林道:“少主說的魚粉可是把魚曬乾粉碎了製成的魚粉嗎?”

  “當然。”

  “我感覺肯定能長的更快,考慮價格,一頭育肥豬一天加一兩魚粉就可以了,保證能提前出欄。”李林道。

  朱安笑道:“少主是想起來金沙湖的小魚了吧,只是小魚曬乾是個問題,蒼蠅太多,容易腐爛。”

  “我們沒必要曬啊,可以烘乾啊。”朱明神秘的說。

  “如何烘乾?”

  “可以用磚頭修建一個狹窄的房子,寬一米長三米,下面是燒火的地方,中間放置一層鐵板或者石板。在上面分層放置小魚,裡面溫度很高,小魚用不了一天就會幹了,然後用石碾子粉碎,魚粉不就成了嗎?每天產量也不用多大,幾百斤就夠了。”朱明道。

  朱安立刻就明白了朱明的設計,絕對可行,更何況他是個老生意人,對這個商機很敏感的,當即道,“那就讓阮英在石碣村開個水產加工,加工魚粉、魚乾類的。”

  李林對魚粉飼養豬很滿意,高興的走了,現在養豬場很大了,二百頭母豬,一千多頭小豬,還有二百頭育肥豬,可謂是整個濟州府也沒這麽大的養豬場了,想想都有成就感啊。

  “魚類加工作坊需要的設備並不複雜,烘乾房、石頭碾子、小魚。除了小魚,其他的幾乎都不用花多少錢,說辦就辦,人手招募也容易。還有個香料作坊,旬叔感覺安排給誰管理合適。”朱明道。

  朱安道:“魚粉加工作坊安排到阮英負責,目前魚粉基本還是自用,加工魚乾外銷也有百貨商行負責,石碣村那收小魚還是很容易的。你說的香料作坊可是加工熏香類的香料。”

  “不是,是做調料的五香粉,孜然粉。往北面大遼國、大金國、蒙古草原銷售的。”

  朱安想了想,道:“這個香料作坊就由我直接負責吧,如果大規模貿易的話還需要培養原來產地啊。”

  五香粉這類東西在大宋國的酒肆飯店廚師很常用,就連普通人家也有用的,價格不便宜,屬於中等水平,但是到了草原上價格就貴了去了,草原人多以牛羊肉為主,味道欠佳,需要五香粉、孜然粉調節,尤其是是烤肉加上孜然粉味道才美呢。

  五香粉配料以花椒、大料、小茴香、乾薑等,其中主要是花椒粉。花椒樹在山東廣泛種植,但是屬於小農經濟,沒有走向商品化的種植模式,因此朱安說需要培養原料來源地,花椒樹容易育苗,種子脫脂後秋季種植,翌年春天就發芽成長,三年時候就能豐產。

  朱明和朱安定下了發展方向,朱家莊這個機器快速運轉。阮英在石碣村安排修建烘乾房、找石匠打造石頭碾子,招募人手興建魚類加工作坊。朱家村的香料作坊需要的東西就更簡單了,幾口大鍋,幾台石碾子,把花椒大料等等放鍋裡炒,然後用石頭碾子粉碎,最後裝到精裝小瓷器瓶裡密封就算完成了。當然了按照朱明的要求,外面還貼了一張紙標,上面大大的寫上五香粉,旁邊有小字,朱記。

  這些瑣事的事情主要有朱安、阮英兩人操辦,朱明隻過問了烘乾室的設計,安排鐵器坊鑄造了五六塊大鐵板。烘乾房建築還是很棒的,為了便於操作,長三米八,寬一米四,高兩米五,內部長三米,寬一米,高兩米二,燃燒室上方鋪上鐵板。下面架上木材或者煤炭加熱,燒熱下面的鐵板後烘乾室的溫度能達到七八十度,

烘乾時可把小魚放在放在三四層的鐵架子上面烘乾,如果做魚片時也可以直接把切片的魚肉直接放在鐵板上面,鐵板溫度高達上百度完全可以把魚片烤熟,這也是個技術活,工人需要掌握火候,不過沒什麽太高深的技巧,阮英安排工人研究了。  鄆城的旱情稍微的緩解了,下兩場不大的雨,乾渴的土地得以滋潤,老百姓剛剛放下的心又被蝗蟲給驚了一身冷汗,陸續的整個鄆城縣境的村子都發現了成群的小蝗蟲,作為資深農民大家都清楚,這東西長的最快,別看現在還小,還不會飛,最多一個月就能鋪天蓋地了。

  一個個的農民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去年青州蝗蟲災害的慘狀大家雖然沒有看到,但是都看到流浪過來的災民,一個個面黃肌瘦的。青州境內半年時間多出了三座土匪山,二龍山、桃花山、清風山三處匪穴。普通百姓沒辦法,隻好去找各自村裡的族長、村長、保正。這些人一商量蝗災是大事,又不敢組織人打,因為老百姓都迷信,深信蝗蟲越打越多。大家夥一商量去找蔡縣令了,結果縣令可不好見,如狼似虎的衙役膀大腰圓的站在縣衙門口,拿著水火棍挎著腰刀,直接讓人哄走了,沒多久稅吏們還說要提前征收夏糧稅,每畝小麥三鬥麥子,沒麥子也行,按照一鬥三十文交錢。這下可要了親命了,有些人已經在考慮賣哪個孩子好了。

  這時候有人道:“你們沒聽說嗎,朱家村、吳家村、石碣村、那沒有蝗蟲了,他們那有幾萬隻雞鴨放牧,把蝗蟲吃光了,那雞都下雙黃蛋呢。”

  旁邊立刻有人白了他一眼:“你這是屁孩,等於沒說啊。誰都知道雞鴨吃蝗蟲,問題是咱們村能有多少雞鴨,一個村最多千多隻,不頂多大用。”

  “我們為什麽不去找朱明呢”又一人說。

  “找朱明去,找朱明去。”眾多村長紛紛表態。大家一看行,就這麽定了,湊錢買了兩頭肥豬,去了朱家村。

  朱明剛好正和朱安正研究五香粉的配方呢,還有一批小販送來了大量的花椒。莊客來報,說附近的村長保正都來了,要求見朱明。

  朱明和朱安來到村口的時候還是嚇了一跳,少說有一百多人吧,要知道整個鄆城縣不過一百五六十個村長,加上縣城裡的人也不過小十萬人的規模。

  “各位叔叔伯伯們,要見我朱明有何事呢。”朱明道。

  眾村長推舉了一個白胡子長者,給朱明說,朱明把眾人領進村,家裡也坐不開,索性坐到樹下。

  白胡子長者道:“最近年月不太平,先是旱災,現在又是蝗蟲來了。我們聽說朱明組織了數萬隻雞鴨把你們村子附近的蝗蟲都吃了個乾乾淨淨的,這不我們過來希望少主能派些雞鴨過去幫助我們消滅蝗蟲啊。”

  朱明摸著下巴,思索著,道:“這個嗎,”

  白胡子長者急眼了,道:“少主急公好義,我們求求您了。”說著白胡子長者帶人要給朱明跪下。

  朱明一把就把他扶起來了,道:“老人家這不是折我壽啊,既然大家看得起我朱明,我自然義不容辭,不過我也有幾點要求。目前我村有成年雞鴨一共四萬隻,孵化一個多月的雞鴨一共六萬隻,一共十萬隻都可以進行放牧。只是小雞小鴨的損耗肯定會有,只是希望不論到了哪個村,各村都能組織幾十人晚上幫著看守雞鴨,白天協助放牧,做些零活。”

  “沒問題,沒問題。這些一點點問題都沒有,只要能把蝗蟲治住了,少主的雞鴨損耗,我們會做些補償的。”眾人紛紛答應。

  “好,眾位都回去吧,最近幾天我就陸續的開始安排, 按照遠近派出雞鴨進行滅蝗。”朱明道。

  其實朱明最近也著急了,雞鴨滅蝗蟲的效果只是在初期,也就是對付小蝗蟲的效果才好,一旦蝗蟲滿天飛了雞鴨滅蝗蟲那就笑談,沒有機械化噴射農藥根本不可能滅蝗蟲。朱明立刻安排李林,明日裡就先派出雞鴨開始全縣放牧滅蝗蟲。

  朱明則回到了訓練營。

  營地裡正熱火朝天的訓練,各排、各班辛苦練習,沒人膽敢偷懶。

  李逵最近進步很快,原來拳腳上打不過朱剛,很容易讓朱剛用技巧打倒,慢慢的李逵也領悟了這些技巧,這下不得了,同樣的一拳,李逵打的威力比朱剛強很多,再配合上李逵的皮粗肉厚扛揍的特點,完敗朱剛。不過朱剛和朱軍一樣,屬於均衡發展型的,基本的隊列、隊形非常扎實,練兵技能、槍棒、弓箭、讀書寫字等都比李逵要強不少,李逵的優點就在於拳腳和斧頭,至於射箭、練兵完全一竅不通。

  吳用回來的時候朱明剛剛練習完金龍吞天戟,剛剛想要休息一下吳用就來了,一臉的高興。

  “哥哥,事情辦成了,回屋裡說。”吳用道。

  帳篷裡,朱明道:“你這一去十多天啊,事情辦成了。”

  吳用笑道:“雖然距離濟州府城近在咫尺,不到一百多裡路,可是到了城裡我是兩眼一抹黑啊,裝著錢找不到人送,多方探聽,才結識了兩位有實權的人物,一個是濟州府總捕頭何濤。另外一個是濟州團練使黃安。”

  “居然是他們。”朱明也有些吃驚,這可是兩個冤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