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司刑丞》第214章 接地氣
,最快更新大唐司刑丞最新章節!

 李日知上前拱手,和鄭州來的士子們打招呼。全束方上前一步,到了李日知的跟前,上下打量李日知一番。

 李日知笑道:“全兄,你這是看什麽呀,我又不是絕世佳人,你這麽個看法,讓我感到有些毛骨悚然!”

 在如此緊張的時刻,他開了這麽句玩笑,周圍的士子們一起呵呵起來,全束方也乾笑了兩聲。

 全束方道:“李兄,這次考試可有把握?這次考試聽說是尚書省讓禮部主持,然後吏部複試,李兄見過吏部的馬侍郎了吧?”

 鄭州的士子一起看向李日知,在他們看來,李日知既然和吏部馬侍郎家有點兒交情,那麽這次進京投行卷當然要投到馬侍郎家去,吏部複試啊,投行卷投進了吏部侍郎家裡,那豈不是好到了極點。

 李日知呃了聲,搖頭道:“這個,我最近一直有事,所以沒有去拜訪馬侍郎,我想如果是吏部主持複試,那麽馬侍郎必定要避嫌,我不想給他添加麻煩啊!”

 去拜訪馬侍郎,無外乎就是投行卷,可他把行卷都投到當今皇帝和武皇后那裡去了,再要去找馬侍郎,那也就沒有這個必要了,人情這東西,用一次少一次,留在關鍵的時候用才好。

 鄭州的士子們還指望能從他的嘴裡打聽出來一點兒內幕消息,聽他說根本就沒有去拜訪過,都是大為驚奇,有馬侍郎這麽好的靠山為什麽不用?他們想要有這樣的靠山都沒有,李日知竟然給浪費了,天理何在!

 全束方奇道:“這,這是為何?那李兄你這些日子在城裡,是做什麽啊?”

 要問起這個,李日知倒也不想隱瞞,他道:“我近些時日結交到了長安縣的彭縣令,彭縣令安排了一名能吏,讓我跟著他學習怎麽處理一下坊間百姓的糾紛,這段時間一直在忙著學習,倒是真的學了不少的東西,很有用處啊!”

 眾士子聽了,先都同時一愣,隨後人人都臉上現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接著又再變成了佩服的表情,瞬間變了三次表情!

 全束方連連點頭,道:“進士科難考,每科也就錄取那麽二十來個,我大唐三百六十州,平均下來要十五個州才能中一個進士,實在是太過難中了!”

 一直在旁邊魂不守舍的趙建忽然說道:“京畿裡面的州雖然不多,但能中的人卻不少,外部那些州的士子,能中的名額就更少了,我輩何其苦也,還不如去考明經呢!”

 眾士子一起點頭,神色都黯然起來,進士科之難中,天下皆知,但中了進士卻會前途光明,這也是天下皆知,要不然大家又不傻,明知難中,又幹嘛來擠這獨木橋,實在是因為中進士不但光宗耀祖,對自己前程也是最好的。

 全束方點頭之後,便又對李日知道:“李兄,我是最佩服你的眼光的,現在更回佩服了,你結交長安縣令,就算是科考不中,但考試之後,也能在長安縣裡謀個職司,這裡是京縣,機會無數,說不定哪日便可一飛衝天,卻是遠比我們強得太多了!”

 士子們又再一起點頭,今天他們這麽個點頭法,實在是次數太多了些,但對於李日知的“先前之明”無不欽佩,李日知又走在了眾人的前頭,他已經想的不是考中之後會如何,而是連考不中之後會如何,都提前想好了,把路子鋪好了,他們這些就一個想過這些的都沒有。

 李日知知道他們誤會了,但也不解釋,沒必要解釋這些,如果說得多了,反而會讓人誤會,他是在顯擺嗎?

 這時候,國子監的大門打開了,裡面的官吏出來,分站在門口,開始驗明考生的身份,放考生入場了。

 鄭州的士子們不再聊天,都開始緊張起來,把隊排起來,等著挨個進入考場。

 李日知走在隊伍的中間,提著籃子,就和所有的士子一樣,經過官吏的檢查之後,進入了考場。

 此時唐朝的考試流程還是比較粗糙的,和明清的科舉考試沒法兒比,因為這年代選拔官員的手段不僅是科考一種,科考並不是作官的唯一途徑,勳貴和舉薦這些途徑都是存在的,而且就算是科考,也不完全是靠卷子決定輸贏的,否則考生還投行卷幹嘛,拚命揚名也就沒有必要了!

 當然,如果文章確實好,那麽誰也擋不住,在大唐的這個時代,評卷時的貓膩還不多,不會有哪個官員故意把好卷子,評成是差卷的,當然以後假公濟私的情況會越來越多,但所幸李日知所處的這個時代,還是相對比較公平的。

 找到自己的座位,李日知坐在桌邊,平心靜心了片刻,沒過多一會兒,考試便開始了,有官吏拿著寫著考題的牌子,挨個房間的走動,讓考生看題目。

 這時代的科考還不象是明清那樣,明清時代的科考對於考什麽,考多少場,什麽時候考,要如何答卷都有明確的規定,但此時不是,本來在高祖和太宗時代,還算是形成了一些規矩,到了當今天子初登基時,也算是能照著做。

 不過,當守規矩的大臣被逐個乾掉後,有些規矩就不是那麽太講了,比如長孫無忌和褚遂良這樣的大臣,被武皇后給乾掉之後,連科考的時間,都要由武皇后來點頭了,武皇后認為什麽時候開考對她有利,還有考什麽對她有利,那麽,就怎麽考,當然,這些都是以皇帝的名義進行的,武皇現在還處於要往前台擠,但卻還沒有完全擠上來的時刻。

 如果武皇后真正掌了權,那麽對於科舉她當然會制定規矩,並且堅定的執行,但現在她不是沒有完全掌權呢麽,皇帝又不管事兒,所以她既不想按著原有的規矩來,又想著對自己有利,如此一來,有一大批士子就要倒霉了!

 武皇后正在策劃著一件重大事情,那就是去泰山封禪,她想和皇帝一樣,也得到一個封號,比如說皇帝以後自稱天皇,她自稱天后,諸如此類的想法她有好幾個,主要是為了提高她的身份,以便於進一步控制朝堂。

 而且武皇后有一個專屬於她的想法,就是她認為,隻要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老百姓才不會在乎執政的是男是女呢,所以對於如何讓老百姓日子過得好些,她是很上心的,不得不說,在這一點上,她比皇帝要操心得多,甚至比朝中很大臣都要操心。

 於是乎,這次在去泰山封禪前舉行的科考,便有了一層特殊的色彩,而這層特殊的色彩是專屬於武皇后的。

 李日知看向考題,他心想:“全是時策題目啊,竟然貼經、詩賦全都沒有,這可真是出人意料之外了,時策題目也是怪異,不過,對我來講卻是大大有利的,我可是跟在長安縣最能乾的官吏之後,處理了大半個月的坊間雜事啊!”

 李日知心中是歡喜的,而考場當中還有一個人欣喜惹狂,那個人便是趙建了,趙建已然熱淚盈眶了!

 趙建激動得全身發抖,雖然他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認為他買的是真考題,但現在當考題真正出現在眼前時,他還是忍不住激動,雖然考題和他買到的是有區別的,絕對不是原題,但類型卻是一樣的,他事先準備好的文章,只需小有改動,就可以用到現在的考題當中,這就已經是非常好的結果了!

 而考場當中其他的考生,就沒有什麽好歡喜的,但至少有一半的考生是激動的,激動的原因是他們沒有想過會考這樣的題目,被嚇得激動了!

 這次的考題堪稱雜七雜八,最突出的問題便是有關物價、供需、改善百姓生活等方面的,而非是現在最熱門的邊境軍事,還有一些鎮壓叛逆,或與外國關系等的問題。

 當然,前者也屬於政治,對於會答這種問題的士子來講,這屬於國計民生的問題,但對於不會答這種問題的士子來講,這都是些什麽雞毛蒜皮啊,我寒窗苦讀為的是治國平天下,誰有心情管老百姓菜籃子的問題啊,老百姓的碗裡有沒有肉,和我苦讀詩書,參加科考當官,有什麽關系呢?

 在高祖和太宗時代,考題都是以國家層面來出的,而這次的考題是從百姓的層面來出的,這個就很是讓一大部份考生為難了!

 在考生當中,就算不是所有的考生都是出身豪門,但富裕家庭絕對是佔大多數的,衣食往行是絕對可以保障的,這年代的書是很貴的,如果家裡條件不好,是沒辦法買得起書本,上得起學堂的,更加不會有上京趕考的路費,除非士子就住在長安。

 而且就算是一般的寒門子弟,其實也不是那種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絕大多數也是可以脫產讀書的,而家裡為了讓這樣能讀書的子弟不分心,幾乎所有家中瑣事都不讓士子操心,隻要讀好書就行了。

 這樣一來,絕大多數的士子,對於民生這類的事情,不能說一無所知,但也絕對了解不深,對於這樣的考題當然就不好回答了。

 李日知卻在這些天裡,對於坊間百姓的事情算是有了一些大致的了解,也算是能自己總結出來一些心得,比如說妻賢夫禍少,還有國是由無數個家組成的,而家裡最重要的關系就是夫妻關系, 在有一些家庭裡面,因為丈夫能力有限,或者長期出門在外謀生,所以妻子就要扛起家庭生活的重擔,孝敬公婆,養育子女,還要想盡一切辦法的賺錢謀生,等等。

 在處理坊間百姓糾紛的時候,很多次糾紛都是這種雞毛蒜皮,東家長西家短的事例,所以他也就以家庭為基礎,展開文章。

 越貧窮的家庭對於物價越敏感,對於抵抗災難的能力也越弱,而這樣的家庭卻很多,那麽物價,供需諸如此類的要如何得置,才能讓百姓過上碗裡總能有肉的生活,李日知是這樣答題的,算是比較接地氣,言之有物。

 而趙建的回答卻比較高大上了,但卻有些空洞,可是遣詞造句卻是異常的精致,辭藻華麗無比,畢竟他準備了二十來天了,要是再不出彩,那他的書豈不是白讀了。

 可考場當中,其他的考生便神態各異了,反正會答題的全是在奮筆疾書,而不會答題的則是各種的抓耳撓腮,目瞪口呆,愁眉苦臉,表情錯亂……

 考試時,時間是過得最快的,一個白天的時間過去了,考場當中點燃了蠟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