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盛唐高歌》二百四十八 蝴蝶效應初現
鄭元業有些傻眼,開口問道:“郭小姐,你知我家侄兒什麽時候回來?”

“外出公乾,什麽時候完成任務就什麽時候回來,時間難定,少則三五個月,多則三五年,誰也說不好,二位不如還是回吧,有什麽事留個口信,等鄭公子回了看到,自然知曉。”郭可棠開口勸道。

郭可棠閱人無數,一看鄭元業,就知是那種滾刀肉一類的人,知道鄭鵬對本家沒好感,也同情鄭鵬的遭遇,想幫鄭鵬打發走。

不是吧?回去?

從元城到長安,千裡迢迢,一路就是坐馬車也吃了不少苦頭,就這樣回去,鄭元業哪能甘心?

再說盤纏也差不多花光了。

鄭家樹沒有說話,鄭元業則是咬著牙說:“不必,我們不回去,也不進去,就在門口候著,鄭鵬什麽時候回來,驗明正身,什麽時候再堂堂正正地進去。”

說完,鄭元業也不理會郭可棠,徑直坐在一旁的台階上,耍起了無賴。

就讓長安的百姓看著,看看鄭鵬怎樣對自己的宗親長輩。

阿福一看,臉色更難看了,有些求饒地看著郭可棠。

這事有點難辦,要是接待,對兩人底細不了解,怕好心辦了壞事;若是不接待,要是這二人是真是自家少爺的親人,到時少爺有什麽反應不清楚,可壞了少爺聲譽這件事,誰也擔不起責。

當日在貴鄉時,鄭程和鄭元興來過,並沒見過這二個人,不過看起來,自稱是少爺二叔的人,跟那個鄭程眼裡眉間很像,這是阿福和阿壽一直不敢動粗的原因。

郭可棠猶豫一下,很快說道:“鄭公子不在,很多事都難說清楚,做下人的也拿不了主意,依我看,兩位就算不是鄭公子親朋也是戚友,從魏州來一趟長安不容易,不過鄭公子不在,府上又有女眷,住進去不太方便。”

說到這裡,郭可棠看了看一臉盼望的鄭元業,又看看一臉不知所措阿福阿壽等人,繼續說道:“聽說鄭公子每個月留下二十貫,用作租房和各項開銷,這樣吧,拿出十貫給這二位還沒確認身份的客人,作為在京的食宿開銷,等到鄭公子回來,到時一切都好辦了。”

黃三很精明,看到郭可棠在說話的時候不著痕跡地打眼色,很快裝著一臉為難地說:“郭小姐,這兩人的身份還沒確認,弄錯了,就怕少爺回來怪罪,再說有這麽大的家,要交房租,要喂養馬匹、修聳房屋,衣食往行樣樣要錢,一個月只剩十貫,怕是...不夠。”

鄭鵬把財務交給林薰兒,從沒說過每個月開銷的上限,主旨是不鋪張浪費,也不吝嗇小氣,郭可棠說一個月只有二十貫,還主張拿一半給鄭元業,看似大方,實際上限制鄭元業打著鄭鵬長輩的名義,有事沒事跑到鄭家要錢。

這樣一來,就是鄭元業使盡渾身解數,一個月最多也就拿二十貫,就是他耗上一年,也就三四百貫,對鄭鵬來說,簡直就是九牛一毛。

郭可棠寒著臉說:“出了事,本小姐擔著,若是他們敢騙本小姐,那可以肯定他們不會有好日子過,至於不夠,你們這些做奴做婢的,省著點花,總不能讓客人受委屈吧。”

鄭元業有大聲地附和道:“就是,我可是鄭鵬貨真價實的親二叔,算起來還算你們的主家,豈能是你們這些下人能相比的?笑話!”

知道鄭鵬身家豐厚,又身居五品,鄭元業本想多拿一些好處,在他心目中,最好那二十貫都拿過來的享用,可一想有十貫總比沒有強,真談僵,十貫都沒有,還真有在街上乞討不成?

在郭可棠的協調下,

最終有了一個三方都相對滿意的結果。得知最後結果後,林薰兒長長松了一口氣,有些慶幸地說:“好在有郭小姐在,要不然,還真不好應付。”

長安是大唐的京師,繁華、和平,處處充斥歡樂祥和的氣氛,然而,遠在千裡的西域,氣氛截然不同,因為空氣中都散著硝煙的味道。

雖說現在已經入冬,一些高峰頂上已是白雪覆蓋,有種山舞銀蛇的感覺。

刀槍磨利,箭在弦上,就等朝廷一聲令下,大軍就會開撥。

龜茲鎮,是安西都護府的重心,也是都護府所在,這座因軍事而聞名的軍事重鎮,城堅牆厚,裡面駐扎著重兵,處處都流露著一種兵戎鐵馬的味道。

雖說是安西都護府的中心,可龜茲鎮的繁榮遠遠比不上中原地區,不誇張地說,中原一個普通的中州,也比這裡更熱鬧、繁華。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郭孝恪擊敗龜茲國,把安西都護府遷至龜茲,此後大唐與吐蕃圍繞著龜茲展開長達數百年的爭奪,幾經易手,誰也不知什麽時候敵人會攻過來,誰也不知什麽時候被人佔領,這樣一來,就是有能力,也不會花費太多資源去建設, 免得易手的時候便宜外人。

在長安、洛陽的街頭,商鋪以首飾、玉石、絲綢、文房四寶、古董珍玩等奢侈品為主,而在龜茲的街頭,主要以武器、醫館、客棧、酒館、青樓為主,因為它的主要客人是士兵。

有條件有能力的,多搬到繁華安全的中原地區享受花花世界去了。

“這裡的鐵匠鋪,差不多和長安的青樓一樣多。”人來人往的街道上,有個面帶倦容的少年一臉感歎地說。

感歎的少年正是從長安日夜兼程來的鄭程。

一路向西,離開長安時正值金秋,田野一片金黃,路上落葉紛紛,可越走天氣越冷,有種向北行感覺,到龜茲後,已經進入寒冷的冬季。

鄭鵬感歎的,不是龜茲特有軍事重鎮的氛圍,而是自己在無意間,撥動了蝴蝶效應。

按照歷史的軌跡,撥汗那王不是跑到長安向李隆基哭訴,而是跑到安西都護府向有專斷大權的張孝嵩求助,張孝嵩看穿大食和吐蕃的狼子野心,當機立斷調集重兵,以摧枯拉朽之勢讓大食和吐蕃的陰謀破產,讓大唐的赫赫威名再一次震懾西域。

然而,也不知什麽原因,歷史發生了偏差,撥汗那王直接到長安求援,張孝嵩不能行使專斷的權利,就是馬上出馬討伐,也得在冬季用兵。

這是兵家大忌。

經歷近二個月的經營,也不知撥汗那國怎麽樣,吐蕃和大食是否站穩了陣腳。

不過轉而一想,鄭鵬很快又釋然,也好,人生就要有些未知的變數才精彩,要是每一步都按部就班、每一個情節都在已知的情況下像流水帳一樣進行,那得多無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