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盛唐高歌》三百三十五 鄭鵬的小算盤
“微臣拜見陛下。”進宮看到李隆基後,鄭鵬恭恭敬敬地行禮。

 李隆基親自把鄭鵬扶起,有些動容地說:“鄭愛卿受苦了。”

 “不敢,這是微臣應該做的。”

 李隆基坐下後,隨口說道:“賜座。”

 高力士給鄭鵬搬過一個繡墩,笑嘿嘿地說:“鄭監軍,除了朝中那幾位重臣,沒幾個能有你這樣的待遇哦。”

 鄭鵬聞言再三謝恩後,這才斜簽著坐下。

 李隆基上下打量了一下鄭鵬,空然開口問道:“鄭愛卿,這次回京,腳程可不慢啊。”

 鄭鵬受了傷,又遠在西域,李隆基以為鄭鵬起碼要一個月以後才回到,沒想到鄭鵬回來的速度那麽快,快到李隆基聽說鄭鵬在長安城外被抓走時,第一時間認為是不是認錯人了。

 “微臣牽掛陛下,聽到陛下召喚,一路快馬加鞭,就是希望早日見到陛下。”

 “哦,是嗎”李隆基沒好氣地說:“要不是你在西域立了不少功勞,朕還真以為你是臨陣怯戰,逃離戰場呢。”

 鄭鵬馬上苦笑地說:“不敢欺騙陛下,微臣作為監軍,雖說上戰場,可一直站在後方,沒機會上最前線,唯一次跟敵人照面的,還掛了彩,不怕陛下笑,真讓微臣拿刀槍去拚殺,內心還真會怯。”

 高力士在一旁笑著說:“打仗還要一個監軍去參戰,那主將可以撤了。”

 李隆基的心情不錯,聽到鄭鵬說得這麽“坦率”,淡然一笑,有些關切地說:“在西域沒吃什麽苦,反而快回到長安吃了一記大苦頭,身子沒事吧?”

 問候一下,在普通人來說是很平常的事,可這話出自李隆基之口,對臣子來說很不錯了,鄭鵬連忙說道:“謝陛下關心,沒事,都是一些皮外傷,小小挫折當成激勵。”

 李隆基笑著點點頭,突然面色一變,有些嚴肅地說:“此事雖說是一場事外,要是當日你能妥善保管聖旨,絕不可能出現這種事情,鄭鵬,丟失聖旨是大不敬,朕問你,你可知罪?”

 伴君如伴虎,剛才還是一臉關切,轉眼又面事寒霜,翻臉比翻書還快。

 鄭鵬連忙離開繡墩請罪:“都是微臣大意,請陛下恕罪。”

 表面誠惶誠恐,鄭鵬的內心有些不屑:又來這一招。

 鄭鵬很了解李隆基的性格,喜歡掌控,對他而言,最喜歡的遊戲是,打一棒以示皇帝的權力威嚴,再給一個甜棗以示天子寬厚仕愛。

 郭子儀真是成精了,鄭鵬心裡暗暗感歎道。

 姚崇處理客來驛事件,絕大部分都能妥善處置,就是丟失的聖旨沒找回,硬是把這件事變成一筆糊塗帳。

 很明顯,姚崇故意為之,要是真找回了聖旨,順藤摸瓜,那樣更坐實洪鋒一乾人等無視皇命,牽涉太大,肯定會找出真正的主謀,這樣一來,就是姚崇再努力也不能把他的兒子摘出去。

 進宮前,郭子儀說皇帝的心思很難猜,但他斷言,賞賜肯定沒有想像中豐厚,原因是鄭鵬的官職和出身是個問題,為了不讓鄭鵬期望太高,一開始會先敲打一下。

 出了這樁事,就是求賞的時候也不敢獅子大開口。

 李隆基冷哼一聲,這才開口道:“看你在西域表現不錯,在客來驛也是出於義憤,暫且饒了你這一回。”

 “謝主隆恩。”鄭鵬有些鬱悶地說。

 罪說饒了,可李隆基提到西域的功績,不會是把西域的功勞和這次“過失”功過相抵吧?

 那自己可虧大了。

 李隆基看了看鄭鵬,突然開口道:“鄭愛卿,你的請求,朕已如你所願,答應朕之事,沒忘吧?”

 鄭鵬心中一動,馬上恭恭敬敬地說:“稟陛下,不敢忘。”

 為了進入官場、盡快向李隆基靠攏,沒有走科舉路線,而是想方設法進了左教坊,後來升得太慢,樂官一途相對狹隘,鄭鵬又把目光瞄向西域,以作一首新的軍歌作條件,從李隆基哪裡謀了一個副監軍的職位。

 事實上,這個決定和冒險非常正確!

 李隆基眼前一亮,馬上追問道:“新曲呢?”

 “陛下,因為半途受傷,曲隻完成了大半,請陛下開恩。”

 “何為大半?”李隆基皺著眉頭,有些不大高興地說。

 華夏五下五千年,出了很多皇帝,據非正式統計,秦朝2位,漢朝31位,三國11位,晉朝16位,五代十六國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國55位,宋朝18位,金遼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還有南明、北元,其它諸如李自成、張獻忠,以及太平天國洪秀全父子、甚至稱洪憲帝僅兩個月的袁世凱,加起來一共408位,在這四百多位皇帝中,要數李隆基最喜歡音律。

 內教坊、左、右教坊、梨園的樂伎、樂官加起來逾萬人,也就是皇帝養得起,還要盛世的皇帝才能長期供養。

 心裡掂記著這件事,李隆基在簡單的交流後,主動提出來,聽到還沒完成,內心有些不太高興。

 要不是鄭鵬為國負傷,估計都得翻臉。

 鄭鵬恭恭敬敬地遞上一張紙,交由高力士,再轉呈給李隆基。

 等李隆基拿到手裡看時,鄭鵬這才說道:“微臣愚鈍,只寫出詞和一小段音律。”

 李隆基沒有說話,此刻,他的目光一下子被紙上的曲詞深深地吸引了,紙的最上面寫著四個龍飛鳳舞的字:精忠報國!

 這和傳統什麽歌、什麽調不同,一看到精忠報國四個大字,李隆基心裡就有一種莫名的好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是皇帝的天下,國也是皇帝的國,做皇帝的,自然希望臣子能精忠報效自己。

 向下看,只看兩句,李隆基的神色都變了:

 狼煙起,江山北望。

 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只是區區二句,一股磅礴的浩然正氣在好像從紙上撲面而來,給人一種征戰沙場的豪邁氣概,文字簡煉扼要,算是畫龍睛之筆。

 開章極為不凡,一下子吸引了李隆基繼續往下看:

 心似黃河水茫茫,

 縱橫四方誰能相抗。

 恨欲狂長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

 一口氣連讀四句,風格從豪邁變成悲壯式的思念,讓人思憶曾經一起戰鬥的軍中同袍,想起那些埋骨沙場的生死兄弟,磅礴中帶著豪邁,豪邁中透著悲烈,宛如百味人生。

 何惜百死報家國,

 忍歎惜更無語血淚滿眶。

 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

 我願守土複開疆,

 堂堂大唐要讓四方來賀!

 李隆基一口氣把剩下的詞讀完,當他讀到最一個字時,猛地一拍禦案,大吼一聲:“好!”

 短短幾句詞,好像有一名精忠報國、在戰場上合生忘死、願為大唐守土複開疆的戰士要從紙上跳躍出來,特加是最後一句“堂堂大唐要讓四方來賀”,簡直就是畫龍點睛之筆。

 無論什麽朝代,每一任皇帝都以開疆拓土、威名遠播為榮,能讓四方來賀,更是每一任皇帝的終極夢想。

 這首曲詞,簡直寫到李隆基的心坎上,第一時間就引發李隆基的共鳴。

 李隆基突然一拍,把一旁的高力士嚇得一哆嗦,連忙問道:“陛下,你沒事吧?”

 “沒事“李隆基擺擺手,抬起頭對鄭鵬的說:”愛卿真是天下奇才,光是這首詩詞,足以笑傲文壇,難得,真是難得。”

 在李隆基看的時候,高力士也把腦袋伸過來看,聽到李隆基的話,忍不住說:“老奴雖說是不完整之身,看了鄭監軍的詞,心頭湧起一股熱血,恨不得披甲上陣,為大唐守土複開疆,好,真是好。”

 高力士雖說是太監,可他文學方面的造詣也不差,要不然也不能幫李隆基批改奏折,當他看完,忍不住有感而發。

 這一次,絕不是附和李隆基。

 太好了,鄭鵬心頭一輕,這一關算是過了。

 這首詞是後世一位姓屠歌手所唱《精忠報國》的歌詞小改而成,當時鄭鵬很喜歡這首歌,有一段時間每天都要聽幾遍,拿來交差正好。

 鄭鵬剛想謙虛一下,李隆基好像想起什麽,馬上問道:”對了,鄭愛卿,你不是說想到一小節音律嗎,唱來給朕聽一下。”

 看到這麽激昂人心、這麽好的詞,李隆基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微臣就怕唱不好。”

 “讓你唱就唱,廢什麽話。”李隆基有些不耐煩了。

 鄭鵬有些尷尬地乾咳二聲,突然把聲音提高八度,開始唱起來:“堂堂大唐要讓四方......來賀!”

 只是唱一句,李隆基面色一凜,眼中閃過一抹驚喜的目光。

 歌如文章,結尾部分是對上面的總結,可以說精華所在,一首結尾好的歌,肯定差不到哪裡去,李隆基是音律大家,一聽就聽出其中的不凡。

 一首無衣歌,傳唱了千年,把同袍之間的感情、戰場的殘酷描寫得淋漓盡致,然而,時代不同,處境也不同,當年無衣歌是在困境中所作,歌中悲壯的旋律過重,然而,現在大唐國富民強,威震四方,再唱無衣,顯得有些不太相稱。

 精忠報國不同,主張報效國家、開疆拓土,把大唐的強盛描寫得淋漓盡致,特別是最後一句,更是寫到李隆基的心坎裡去。

 高力士看到李隆基不說話,當場板起臉說:“鄭鵬,你好大膽,答應陛下的事竟敢打折扣,這可是欺君之罪,還不認罪?“

 ”不急“李隆基突然擺擺手說:”慢工出細活,一個好的作品,需要生活的積累、時間的沉澱和對作品的打磨,欲速則不達,鄭鵬,你一定要用心把這首精忠報國完善。“

 頓了一下,李隆基加了一句:“寫好後,朕重重有賞。”

 鄭鵬本可以當場唱出來,但不想李隆基以為自己寫起來太容易,顯得自己是很努力,最重要的一點,很快將要面對崔源,一個根深蒂固的名門大族,還是一個手段通天的不良將。

 以李隆基對音樂的癡迷,要是自己一日沒完成這首歌,李隆基也一日不會讓自己出事,這是鄭鵬的小算盤。

 “微臣遵旨。”鄭鵬馬上應道。

 李隆基又欣賞了一遍精忠報國,半響一臉滿足地說:“鄭愛卿,你這次出使西域,搶镔鐵、反懸賞、巧破連城,每一件都是大功,說說,你想要什麽獎賞。”

 賞罰分明,才能調動臣子的積極性,鄭鵬立了那麽多功勞,特加是進攻連城一役,應記頭功一件。

 拿下連城,整個西域的形勢為之一變,為反攻大食打下堅定的基礎。

 立了這麽多功還不賞賜,傳出去得寒天下將士的心。

 很多人都在盯著呢。

 鄭鵬眼珠子一轉,有些欣喜地說:“陛下,微臣...微臣能提要求?“

 “當然可以。”李隆基大方地說。

 “微臣是一個很空易知足的人,對賞賜沒多大的要求,只是從小就個心願,就是當上大將軍,騎著高頭大馬去迎娶心愛的姑娘,通過客來驛一事,看到左驍衛鮮衣怒甲,衛將軍更是威風八面,這裡微臣鬥膽想當左驍衛的大將軍,請陛下成全。”

 “咳咳”李隆基正在喝蜂蜜茶,聞言都嗆著了。

 左驍衛的大將軍,這還說沒多大要求?

 守衛京城的諸衛的大將軍,是手握實權的正三品,不僅要求身家清白、武藝高強,還要是皇帝信任的人,京城十二衛的大將軍,絕大部分是出自皇親國戚,鄭鵬一張嘴就要個大將軍,簡直就是過份。

 高力士訓斥道:“大膽!陛下讓你提想要的賞賜,不是讓你癡心妄想,提過分的要求。”

 這小子, 平日挺機靈的,這一次怎麽這麽糊塗,高力士都有些不解。

 別看副監軍在西域挺威風,可出了西域就沒多大意義,說到底,鄭鵬這個副監軍只是一個臨時性的官職,一旦完成任務就要收回,此時的鄭鵬,論職位只是左教坊一個小小的判官。

 一個微不足道的教坊判官,區區五品下,張嘴就想做手握實權的衛大將軍,就是坐上青雲也沒這麽快。

 鄭鵬有些畏縮地說:”是,是,高公公說得對,是我沒有考慮周全,請陛下恕罪。“

 李隆基的心情不錯,看到鄭鵬有些垂頭喪氣,笑著說:”鄭愛卿,衛大將軍不大妥當,就算朕同意,文武百官那一關也過不了,這樣吧,你再想想別的賞賜吧。”

 鄭鵬沉思了一會,突然開口道:“陛下,臣小時候的夢想是當上大將軍,騎上高頭大馬去迎娶心愛的女子,大將軍沒指望,那微臣希望完成後面的心願,騎著高頭大馬迎接心愛的姑娘,能不能請陛下做一次月老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