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盛唐高歌》三十二 刮目相看
  “好了,快點吧,老夫還要回去品茶呢。”看到鄭鵬有些發呆,郭老頭不客氣的催促道。

  不是說要做一個有志氣的癩蛤蟆嗎,就看看你的志氣在哪裡,郭老頭心裡都想好怎麽教訓鄭鵬,告訴他志氣不是嘴皮子吹出來,還要自身有底氣。

  要不然,還是白日做夢。

  鄭鵬被老頭不屑的眼光激怒了,樹要皮人要臉,沒多大的矛盾啊,自己忍聲吞氣快成烏龜了,還是這樣不依不饒,聞言臉色一整,緩緩說道: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偷,鄭鵬有二世為人的福利,被郭家老頭逼成這樣,顧不得那麽多,張口就“背”出一首。

  這是唐代末年黃巢的《題菊花》,黃巢是個奇人,不僅能作詩,還能作反,詩的水平很高,本來還有一首《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來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只是這詩氣勢太雄偉,隱隱有些反意,鄭鵬最喜歡這首,想想還是放棄。

  等著看笑話的郭老頭面色明顯一怔,很快訓斥道:“糊塗,天無二日國無二君,這帝字能隨便用嗎,知不知什麽叫禍從口出,這首不算,重作。”

  沒想到這個鄭家小子,還真有幾分才學,也不知是不是抄襲的,反正自己沒有聽過,這詩意境深遠,隱隱還有借菊詠志,有種孤芳自賞的味道,雖說青帝是神話人物,郭老頭還是拿它反駁鄭鵬,讓鄭鵬重做,測試一下他到底有多少斤兩。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鄭鵬也覺得第一首有點孟浪,傳到有心人耳中,搞個文字獄,到時自己怎麽死的都不知道,被郭老頭一嚇,也不敢分辯,只是稍加思索,很快又拿出宋代詩人鄭思肖的《寒菊》。

  一隻羊是放,一群羊也是趕,一首詩是剽竊,開了頭,後面也就沒什麽壓力,反正自己是拿開元以後的詩,原作者想找自己拿版權費也不可能。

  郭老頭呆站著,不說好,也沒說不好,鄭鵬一看急了,生怕郭老頭雷轉身就把自己送去衙門,張口又“作”了一首: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要是前面的不滿意,大才子蘇軾這首流傳千古的《贈劉景文》,就不信嚇不倒你。

  此刻,郭老頭不僅吃驚,簡直石化了,看著鄭鵬的眼光也有了異樣,而一旁的郭管家,像是看火星人一樣看著鄭鵬,眼裡全是震驚,失聲地說:“鄭公子大才,好詩,好詩啊。”

  身為郭府的管家,不時要接待達官貴人,肚子裡沒點墨水可不行,郭管家的鑒賞能力不差,親耳聽到鄭鵬作了三首水平極佳的吟菊詩,就是一向不動聲色、擅長控制情緒的他也忍不住大聲叫好。

  前面對鄭鵬笑臉相迎,不過是看在郭可棠的面子,公式化的笑容,原因很簡單,就是鄭鵬表現得再好,也是一個下賤的商人,一個上不了大堂的商人,然而,此刻鄭鵬才華橫溢、霸氣外露,徹底征服了郭管家。

  這就是傳說中的深藏不露。

  就是郭府的叔翁在這裡,也忍不住大叫二聲好。

  郭管家失聲叫好,而考驗鄭鵬的郭老頭神色更是震驚,臉上的譏笑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臉的吃驚、不相信,

剛才鄭鵬作詩時,郭老頭下意識用手撚下巴花白胡子,聽到精彩處,就是失手扯斷了胡子也渾然不覺。  “那個...郭伯父,你沒事吧?”鄭鵬看著郭老頭像得了臆症一樣呆立著,眼珠子動也不動,手裡還有幾根自己扯斷的花白胡子,強忍住笑,關切地問道。

  經鄭鵬提醒,郭老頭的眼珠子先動了動,臉色慢慢變得紅潤,然後目光落在鄭鵬身上,好像要重新認識鄭鵬一樣,半響才從嘴裡崩出一個字:“好!”

  偶爾得到一首好詩,可以說是運氣,也可以質疑他抄襲,可一連作了三首自己都沒聽過的詩,絕對是才華橫溢的體現,這年頭,哪個讀書人不想出人頭地、揚名立萬呢,真有這麽上佳的好詩,肯定不會給別人,而是找個機會一鳴驚人。

  大唐和明朝不同,明朝是八股取士,詩做得好與文章沒關系,想要出人頭地就要靠朝廷舉辦的科舉,唐詩宋詞元曲,有明一代,人才名人雅士不少,可是在詩、詞、曲都沾不上邊,就是被八股毀了,唐朝也有科舉,可考取功名後還得有權貴舉薦才能進官場。

  要想引起權貴的注意,聲名很重要,寫一首好詩就是攢名聲的最好捷徑,鄭鵬“露”一手,無論郭老頭前面對他印象多差,馬上就改變了態度。

  一首比一首有意境,一首比一首好,郭老頭就是一個愛詩的人,衣著樸素去書院打掃,就是想效仿古人追求一種怡然自得的心境,這不,剛剛看鄭鵬像看一隻蒼蠅,現在那目光,十足一個小迷弟。

  聽到郭老頭說好,鄭鵬暗暗松了一口氣,微笑地說:“郭伯父,這詩晚輩做出來了,現在可以走了吧?”

  要是一個美女看著自己,內心肯定很享受,可是一個糟老頭這樣看著,鄭鵬還真有點不太自然,也不知他還要整出什麽妖蛾子,還是先撤。

  “呵呵,元城鄭氏和貴鄉郭氏是世交,有時間多來走走。”郭老頭笑著說。

  “郭伯父教訓的是,晚輩謹記郭伯父教誨。”

  嘴裡應付著,鄭鵬內心卻嘀咕道:人與人,怎麽差別就那麽大呢,郭可棠一笑,臉若桃花,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而這位郭老頭一笑,臉上的皺褶一層層的打開,倒也像花,不過像菊花。

  難怪兩次出題,都是菊花。

  “去吧。”郭老頭大度地揮揮手。

  鄭鵬如釋重負地行了一個禮,然後快步離開。

  這次算是糗大了,差點沒被送到縣衙吃官司。

  “叔翁,好像你跟鄭公子相識?”郭管家有些好奇地說。

  郭管家是郭府的家生奴,所謂家生奴,就是父母都是奴隸,生下的兒女一出世就是奴隸,作為主人財產的一部分,因為忠心耿耿,主家賜為郭姓,對奴隸來說, 賜姓是一個很大的榮譽,起碼是有姓有名的人,不是那種沒名沒姓、賤如牲畜的奴隸。

  和杏兒差不多,郭管家從小就跟在郭家子弟身邊,從玩伴、書僮、心腹再到管家的轉變,郭管家從小就和郭元直關系很好,說話也沒那麽多顧忌。

  “算是吧。”郭老頭有些複雜地點點頭。

  本以為是一個不學無術、不算太壞的窮書生,沒想到人家才華橫溢,一向自認看人很準的自己,也有走眼的時候。

  郭管家好像想起什麽,壓低聲音說:“叔翁,棠小姐近得了一幅上乘的書筆作品,準確來說是一張名帖,要是叔翁看到,肯定不會失望。”

  “不會是姓鄭那小子的名帖吧?”郭老頭一聽,眼前一亮,然後隨口問道。

  郭府的上上下下都知,郭元直除了喜歡詩句,對字帖情有獨鍾,看到好的字帖千方百計弄過來,一旦找到好的字帖就非常興奮,有時一個人在書房觀賞,幾天不出門都不是新聞。

  有次朋友送來一幅唐初名家褚遂良的一幅作品,硬是關上門三天三夜不肯出來,有婢女給他送去吃食,在清理書房發現郭元直一邊觀賞一邊拿著蒸餅醮著墨汁,還吃得津津有味。

  “叔翁真是高,一猜就中。”

  聽到有好字,一向挑剔的郭管家也這麽推崇,郭老頭一下子心庠庠的,馬上說:“那還等什麽,快,讓棠兒給我拿過來。”

  沒多久,郭府的上空突然響起一聲婉惜:“失算,讓那臭小走得太快,早知讓他先寫個幾十幅字畫留下再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