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盛唐高歌》八百六十六 上不封頂
“問得好”鄭鵬開口道:“這是一條全新的道路,跟現在所有的路不同,你們看一下,這是我畫的設計圖。”

 鄭鵬把自己草繪的設計的鐵路圖攤開,也不等人發問,自己大致解釋了一遍,說完,開口問道:“有什麽問題,現在都可以問。”

 老齊、方彬等人面面相覷,半響,方彬忍不住說道:“少爺這種設計,小的聞所未聞,讓輪子固定在兩條固定的路軌上,順著路軌向前走,要是輪子出了軌或是風太大,把車吹翻怎麽辦?”

 “只要設計得好,這些都不是問題。”鄭鵬信心滿滿地說。

 “少爺”老齊也是提出問題:“你說火車的乘客在五十到一百之間,如此一來,火車的空間要很大,哪裡來這麽大的動力拉到火車?動不了怎麽辦?就是勉強能動,要是爬坡怎麽辦?”

 從長安到洛陽七裡多裡,爬山涉水,修一條路,太難了,特別是鄭鵬還要求盡可能少繞路,在起點和終點處取直,無疑讓難度系數倍增,為了讓少爺打消他那個瘋狂的想法,老齊突出強調了困難。

 鄭鵬一臉淡定地說:“動力方面有二套方案,現在可行的方案是在火車上設立動力室,就像大海船用水手劃漿一樣,此外還在火車前面用馬力拉動,能有多大力,就拉多少人,至於坡度,放心,不會有大的坡度,大不了開山填河。”

 “開山填河?”金長祿有些為難地說:“少爺,開山是一件極其繁瑣的工程,動輒需要數以萬計的壯力,損耗的錢財不可估量。”

 古代科技水平低,沒有大型機械設備,大多是靠人手一點一點地做,大型的修路、疏通河通等,動輒需要幾萬民夫,就是有錢,想征都征不了那麽多壯力,那麽多人,別說工錢,就是每天吃喝拉撒的開銷也是一筆天文數字。

 鄭鵬一臉淡定地說:“不用,我們可以用火藥,直接轟開。”

 要是以前,鄭鵬還頭痛這件事,不過自己把火藥弄出來,還掌管軍器監,現在火器署正在熱火朝天地製造、改良火藥,成品和半成品正好拿去新路作試驗,再說這件事李隆基表示支持,可以光明正大地使用炸藥。

 方彬想了想,還是忍不住說道:“少爺,修一條新路,這可是一個大項目,能不能多找一些人合作,正所謂人多力量大,像去年興州翻新一段大約二百裡的官路,足足花費了六百多萬貫。”

 聽到鄭鵬的設想,方彬覺得新奇有趣,喜歡主持工程的他,心中也隱隱有一份期待,但他知要完成這個工程,就是金山銀海也不夠用,生怕鄭鵬低估需要的花費和高估自己的財力,方彬希望鄭鵬能做好充足的準備。

 要是做了一半就半途而廢,相當於把前面的錢都打了水漂。

 阿旺吃驚地瞪大眼睛,眨眨眼,有些擔心地說:“少爺,方組長的話很有道理。”

 翻新一條二百余裡的官道也要六百多萬貫,要是修一條七百多裡的官道,需要購地、修路、平整、人力物力等等,花費的錢絕對不敢想像,少爺就算是有錢,也得量力而為。

 金長祿知道鄭鵬容易說話,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道:“少爺,小的鬥膽問一句,不知少爺修這條路的預算是多少?”

 無論什麽時候,都是有錢好辦事,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修一條這麽長的新路,金長祿想打聽一下鄭鵬的預算,到時也可以看菜下飯。

 “一千萬貫。”鄭鵬爽快地說。

 一千萬貫?金長祿一聽,稍稍皺了一下眉頭:這筆錢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老實說,普通人家有這麽大的一筆錢,十輩子錦衣玉食了也花不完,問題是用作修路,還是一條超過七百裡的新路,這點錢還真不夠,要知興州翻新一條官路,二百多裡足足用了六百多萬貫呢。

 正當金長祿想婉轉跟鄭鵬說這筆錢肯定不夠時,鄭鵬慢條斯理地說:“這只是第一筆預算,後面還會不斷投入,剛才不是問預算嗎,我的預算是上不封頂,需要多少就出多少,反正這條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修成,我也可以想辦法籌錢。”

 眾人一聽,齊齊倒吸了一口冷氣:早知鄭鵬不像在玩,但沒想到他的決心這麽大,一張嘴就是一千萬貫,還說是第一筆預算,以後還會持續注入資金,還說上不封頂,太厲害了。

 看到眾人吃驚的神色,鄭鵬心裡隱隱有一些得意,錢財不能體現一個人的綜合能力或品質,但可以體現一個人的財力,現在正是顯示自己財力的時候。

 鹵肉、三寶號和酒坊,每一項都是日進鬥金,現在錢多得沒地方花,還不包括綠姝那一份豐厚無比的嫁妝。

 囂張一點來說,不敗點家,白瞎了自己賺錢的才華。

 金長祿神色一肅,恭恭敬敬地說:“明白了,少爺。”

 老齊、阿旺和方彬也紛紛表示會盡心盡力,把鄭鵬交待的事辦得妥妥當當。

 鄭鵬等眾人表完態,轉頭問方彬道:“方組長”

 “少爺,不敢,喚小的老方即可。”方彬哪敢在鄭鵬面前顯擺,連忙說道。

 “行,老方”鄭鵬開門見山地說:“我知你主持過多個修路的工程,以你的經驗,修一條長安到洛陽的路,最先要解決什麽問題?”

 “回少爺的話,修路就像一場戰役,打仗無非是兵精糧多,也就是人和錢最重要,有錢才能購地購材料,有壯力才能修路。”方彬知道鄭鵬對工程不是很了解,也不說得那麽高深,直接指出兩個最重要的因素。

 還有一個重點方彬沒說,就是背後有靠山,以預有人搗亂,不過鄭鵬說過此事得到皇上的首肯和支持,這一點也就不用再提。

 天下間, 還有人比皇帝更強大、更可靠的靠山嗎?

 鄭鵬要修一條鐵路,也不是頭腦一時發熱,早早就做了很多準備,聞然一臉自信地說:“錢方面不怕,起碼一二年內沒有壓力,至於人,好辦,大唐最不缺的就職明人,據我所知,晚點有一批吐蕃俘虜要送到奴市,他們多是吐蕃軍中的壯漢,大約有三千人,把他們送到工地上乾活最合適不過,這事已找人打了招呼,人手沒問題。”

 陸進回京,不僅僅是述職,還帶了一批吐蕃俘虜,他們不是作惡多端就是不肯歸順大唐,近水樓台先得月,鄭鵬從陸進那裡得到消息,第一時間就給高力士打了招呼。

 有高力士出手,這批俘虜的歸屬也就沒了什麽爭議。

 兩個重要問題解決,鄭鵬就和四人開始討論有關這條路怎麽修的問題。

 鄭鵬不知道,自己不用為錢煩惱時,有人為錢快要撓破了頭皮,而這個人,就是李林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