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盛唐高歌》七百五十八 降臣的覺悟
邏些城破、赤德祖讚死了?

庫羅內心打了一個激靈,連忙拉著衝進來的傳令兵大聲追問:“消息哪裡來的?可不可靠?”

“可靠”傳令兵上氣不接下氣地說:“此事千真萬確,很多人在布達拉宮的廣場親眼目睹赤德祖讚的屍體,小的一直在邏些城附近看著,親眼看到唐軍攻進邏些城,現在邏些城城牆的門樓上,掛的就是大唐的軍旗和征西軍主將鄭鵬的帥旗。”

知道鄭鵬要偷襲邏些城,庫羅偷偷派了幾個精明的人在邏些場附近暗中觀察,一有消息馬上回報,好讓自己清楚局勢的進展,沒想到當時留的一個小伏筆,竟然等來這個驚天動地的消息。

庫羅強按內心的激動,馬上追問道:“快,太快了,唐軍花費了多長時間攻陷邏些城?”

邏些城是吐蕃的都城,雖說防守有些空虛,但邏些城非常堅固,不僅有吐蕃最精銳的鎮山大營守衛,還修築了非常堅固的水泥城牆,當年主持修築牆的坌達廷誇下海口,就是有百萬大軍攻城,只要城中糧不盡,城就不會破,庫羅估計此刻鄭鵬還在艱難攻城中,一度想著要不要賣鄭鵬一個人情,抽一點人馬去幫心攻城。

沒想到,竟然攻破了。

“回族長的話,二天。”

“什麽?二天?”一旁的提拉多驚叫道:“二天攻下邏些城?是不是城內有內應,跟唐軍內應外合?”

提拉多因公事多次到過邏些城,見識過水泥城牆的堅固,也被鎮山大營的般諾炫耀般邀請上過城牆,當時的第一感覺是太堅固,要是攻城的話得拿多少血肉之軀來填才能攻破,聽到唐軍二天就攻下自己認為不可攻破的邏些城,第一時間是不相信。

傳令兵搖搖頭說,語出驚人地說:“沒有內應,都是唐軍自己在攻城,其實花了二天攻城也不妥,第二天唐軍還要扎營,然後是驅趕一些吐蕃人衝在前面消耗守軍的箭矢,由始至終唐軍一直沒有參與進攻,第二天凌晨唐軍才開始正式攻城,他們沒有選擇趁黑攻城,而是大搖大擺開赴到城下,不到一個時辰、沒費什麽功夫就攻入邏些城,吐蕃人根本就抵擋不住。”

“什麽?不...不...到一個時辰?”提拉多雙眼瞪得和牛眼那麽大,臉上滿是不敢相信的神色,說話都不利索了。

二天攻下邏些城已經不敢相像,不到一個時辰攻下邏些城,唐軍是天兵天神還是有三頭六臂?

庫羅心中一動,馬上說道:“快,把你看到詳詳細細說一遍,有多詳細就說多詳細。”

傳令兵不敢怠慢,連忙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說了一遍,說到唐軍使用小型投石機大肆殺傷吐蕃人時,說得口沫橫飛,一旁聽著的人都聽呆了,就是一直肅立在旁沒說話依秋,那張櫻桃小嘴張大得能塞進一個大雞蛋。

別說親眼看過,就是想都沒想得這麽精彩。

等傳令兵說,庫羅心裡暗暗點頭:鄭鵬果然動用了當日給自己演示的神秘武器,堅如磐石的邏些城,在神秘武器面前就像紙糊一樣,吐蕃鎮北大營全軍覆沒,唐軍靠的,絕不是只靠運氣。

很快,庫羅內心又暗暗慶幸:當日自己的決定,完全正確。

因為當年叔叔蘇爾哈察見錢眼開,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把葛邏祿置於一個險地,幸好自己跟鄭鵬有過那重關系,也相信鄭鵬,抓住最後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

叔叔的蘇爾哈察的陣亡,好像給整件事畫上了一個句號。

此時營帳內議論紛紛,全是對唐軍強悍戰鬥力的感歎,更多是慶幸自己跟唐軍不是敵人。

庫羅扭頭看看提拉多,提拉多看到庫羅的目光,知道他在等自己表達,稍加思索,很快感歎地說:“難怪悉諾邏恭祿這二天突然收兵不進攻了,原來出了這麽大的變故,還是族長英明,早早跟吐蕃割裂。”

前面對庫羅有一些怨言和質疑,覺得葛邏祿被大唐無情地欺騙,騙葛邏祿去跟吐蕃死拚,讓大唐坐山觀虎鬥,現在聽到唐軍那麽利害,利害到不用一個時辰就攻下邏些城,哪裡還有半點不滿。

幸虧族長早早跟大唐的鄭鵬接上頭,站對了隊,對葛邏祿來說是一件幸事。

以前在大唐的庇護下,總覺得什麽都順,也總覺很多事不公,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投靠吐蕃後才知以前的日子有多美好。

庫羅站起來,長長舒了一口氣,好像要把這段時間積壓在心中壓力和不滿全從心中排出去,松完氣,握緊拳頭用力一劃:“邏些城被破,那些吐蕃人肯定不會甘心,到時邏些城會成為中心戰場,正是我們露臉的最好時機,現在我們兵分二路,一路繼續襲擾,打亂敵人部署,一路開赴邏些城附近,伺機而動,全力配合征西軍。”

“族長此計甚妙,我等願聽族長差遣。”提拉多眼前一亮,當即表態。

吐蕃越亂,葛邏祿就越容易渾水摸魚,庫羅兵分二路,實則是一路去發財,一路配合鄭鵬搶軍功,畢竟葛邏祿重回大唐不能二手空空,需要用軍功作“回門禮”,這樣做的好處可以一手抓錢、一手搶功勞。

提拉多一表態,在場的族人也紛紛附和。

原來有些松散的葛邏祿一族,在唐軍攻佔邏些城的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再次擰成了一股繩。

邏些城,城牆,門樓,鄭鵬憑高望遠,用望遠鏡看著邏些城晃動的旗幟。

看了半響,鄭鵬放下手中的望遠鏡,隨口問道:“這是第幾支部隊?”

吐蕃大將軍坌達延部、鎮南大營普布部馳援邏些城,得知邏些城淪陷後停步不前,但附近馳援邏些城的部隊卻陸續趕到,它們沒有攻城,而是像坌達廷一樣,不聲不響把邏些城團團圍住。

一旁的郭子儀開口應道:“這是第十一支,要是情報沒錯,應是穆氏族的人。”

陸進在一旁有些疑惑地說:“這些人,真是不見棺材不流眼淚,鎮北大營和邏些城駐守的鎮山大營的下場還不清楚嗎,一個個不早些投降,反而火急火燎跑到這裡送死,真行。”

二戰徹底抹去吐蕃最精銳的二個大營,這樣的教訓還不夠深刻?

鄭鵬開口解釋道:“吐蕃建國逾百年,也經歷了很多磨練,不是拿下一個邏些城就能嚇倒他們,有些事,他們沒有親眼目睹,是不會信服的。”

蘭朵有些焦急地說:“鄭鵬,金將軍偵察到,還有二支部隊向這裡開赴,對了,在多瑪全力圍剿葛邏祿的吐蕃大相悉諾邏恭祿也停止對葛邏祿的圍殺,正在調集兵力,火速往這裡趕。”

說到後面,蘭朵好像自言自語地說:“跑回來送什麽死,好好把葛邏祿往死揍,多好。

突騎施和葛邏祿之間的仇恨,化解不了,蘭朵以為葛邏祿這次要亡,沒想到鄭鵬和庫羅再次聯手,葛邏祿再次歸順大唐,這樣一來,就是想報仇也難,因為中間站著一個無比強大的大唐。

要說以前,突騎施還能耍點小性子,可火藥出來後,還真不敢再跟大唐對著乾。

崔希逸冷笑地說:“天堂有路不走,地獄無門偏進來,將軍,某願領右軍出門,給他們送個見面禮。”

有手榴彈和火彈作後盾,崔希逸信心滿滿。

鄭鵬擺擺手說:“不急,現在我們佔據主動,先看看他們想做什麽。”

邏些城是吐蕃的都城,也是赤德祖讚的大本營,裡面糧草充足,而征西軍數量也不多,就是一年沒有補給也不怕,再說赤德祖讚已死,剩下的人很難齊心,鄭鵬倒想看看他們能玩出什麽樣的花樣。

武則天之前,大唐是氏族天下,以七族五姓為代表的氏族在九品中正製的扶持下,掌管著大唐絕大部分的資源,經過武則天大力改革、打壓後,氏族式微,不複昔日榮光,吐蕃的風土人情跟大唐很不同,但氏族文化跟大唐很相似,最有名就是四尚族,然後還有像月氏、葛氏、穆氏、彌氏、嘜氏等逾百個氏族。

不同的氏族有不同的文化,每一個氏族形成一個個獨立的“國中之國”,要是赤德祖讚在時還好指揮,現在吐讚亂成一團,看他們怎和協調。

站在後面的莆巴甲,聞言猶豫一下,很快鼓起勇氣:“鄭將軍,小的屬率新軍出城迎敵。”

莆巴甲一向對唐友善、在廣場上又是第一個出手,再加上他在吐蕃的名望不錯,所在的氏族也強大,鄭鵬任命他為邏些城的城主,在鄭鵬的幫助和授意下組建了一支新軍,主要來治理邏些城的治安兼協助征西軍保護邏些城。

馳援的吐番軍隊不斷抵達邏些城附近,鄭鵬主動拒絕崔希逸的主動請戰,作為新降的莆巴甲,主動站了出來。

歸順了大唐,表了忠心,也得用行動來證明,反正都要衝在前面,主動請戰總比別人下命令好看很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