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盛唐高歌》八百一十二 李林甫的選擇
李隆基劍眉一揚,看了看沒什麽表情地鄭鵬,然後沉聲地說:“歐陽卿家,你要彈劾什麽?”

 早不說,晚不說,就要封賞時跑出來彈劾,跟自己唱反調,李隆基高興才怪。

 歐陽明面無表情地說:“皇上,微臣彈劾征西將軍鄭鵬十大罪狀。”

 “鄭鵬在軍營時,經常遲到早退,點時不到,違期不至,動改師律,犯了慢軍之罪,此是罪一;”

 “鄭鵬外出為將,身為將領還把家中婢女以貼身侍衛的方式瞞天過海帶入軍營,擾亂軍心,此是罪二;”

 “鄭鵬在軍中任人唯親,令很多有才華的將士不能出頭,此是罪三;”

 “鄭鵬在小勃律練軍時,與小勃律的官員關系過密,還暗中收受小勃律官員的好處,此是罪四;”

 “鄭鵬訓練西門四軍時,鼓勵士兵相互攻擊,練兵本是好事,鄭鵬作為主將沒有把握好度,以至西門四軍在五年內死亡五十八人,皇上,諸位同僚,請了解清楚,這五十八人不是死在沙場,也非死在剿匪,而是死在訓練場,有草菅人命之嫌,此是罪五;”

 “鄭鵬在小勃律練兵之時,私挖鹽礦,把挖到的私鹽暗中勾結同夥,暗中售賣,大發其財,販賣私鹽的錢財偷偷與部下分掉,並沒有納入國庫,明顯的損公肥私,此是罪六;”

 “鄭鵬多次利用朝廷運送供給車輛販運私鹽,公器私用,此是罪七;”

 “大唐與吐蕃交戰之際,鄭鵬無視朝廷禁令,派部下攜帶大量違禁品到黑市高價出售給吐蕃的商人,大發橫財,此是罪八;”

 “出征吐蕃時,鄭鵬命令部下大開殺戒,經常實施屠村、屠部落,即使男女老幼也不能幸免,殺戮過多,有傷天和,有損大唐的聲望,此是罪九;”

 “鄭鵬任人唯親,還經常用小恩小惠收買、拉攏部下,以至征西軍很多將士隻知鄭鵬,不知朝廷,而鄭鵬跟葛邏祿首領庫羅、突騎施郡主蘭朵交往過密,有在西域稱霸、裂土為王的嫌疑,此是罪十。”

 歐陽明一口氣說了鄭鵬的十條大罪,原來氣氛良好的朝會,瞬間變得嚴肅起來,不少人臉上出現了凝重的神色。

 稍稍喘息一下,歐陽明馬上補充道:“皇上,這些都是鄭鵬犯事的罪證,請皇上查閱。”

 說話間,歐陽明從袖中拿出一疊厚厚的卷宗,高力士猶豫一下,還是接過這些卷宗,小心翼翼放在李隆基面前。

 李隆基打開一看,只見卷宗裡詳細記錄鄭鵬種種犯法的記錄,包括口供、交易記錄、收據等等,準備得還挺齊全。

 卷宗很厚,足足有上百頁之多,有些記錄還詳細幾時幾刻交易,李隆基一目十行,粗略看了一小部分,然後不動聲色地合上卷宗。

 合上卷宗後,李隆基不說話,也不表態,兵部尚書王晙忍不住站出來大聲說道:“皇上,將在外君令有所不授,鄭將軍手裡的人馬還不到一萬,要征伐吐蕃肯定有難道,正所謂非常時期行非常手段,請皇上三思。”

 奉命回命述職的西域監軍禦史像白癡一樣看了歐陽明一眼,本想出列替鄭鵬辯護,看了看沉默不語的鄭鵬,再看看遲遲沒表達的李隆基,最後還是選擇按兵不動。

 “鄭將軍以少勝多,打敗吐蕃,揚大唐國威軍威,微臣也敬佩他的本事”另一名叫葉若楠的禦史站出來,一臉嚴肅地說:“功是功,過是過,兩者不能混淆,皇上,微臣也想彈劾鄭將軍身為朝廷命官,其身不正,其行不端,請皇上嚴懲。”

 一下子列出鄭鵬的十大罪狀,隨便一條坐實,鄭鵬都沒有好果子吃,看到鄭鵬現在還不動聲色,跟歐陽明穿同一條褲子的葉若楠也站出來彈劾鄭鵬。

 “皇上,鄭鵬身為征西將軍,暗地裡化身為低賤的商賈,有辱朝廷命官的體面。”

 “鄭鵬利用征西將軍這個身份的便利,跟突騎施勾搭為jian,暗中輸送利益,請皇上明察。”

 “征西將軍鄭鵬生活作風不檢,在朝野影響極大,有損為官者的清名。”

 “微臣收到舉報,鄭鵬跟西域大總管黃洋狼狽為奸,大肆安排征西軍士將士在西域擔任官職,形跡可疑。”

 歐陽明的彈劾只是一個序幕,好像吹起戰鬥的信號,很快有七個大臣出列,一致彈劾鄭鵬。

 七個大臣,其中一名是領侍禦史,二名禦史,一名待郎,還有三名吏部和兵部的官員。

 太極殿的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眾人都知道,鄭鵬不是招人怒就是招人妒忌,剛剛立了大功,連封賞還沒下來,一下子跳出這麽多人彈劾他的人。

 不少大臣看著一直沒有出聲的鄭鵬,眼裡流露出同情的神色。

 同情歸同情,但能有這大手筆的人,絕對不簡單,一眾大臣也隱隱猜到是哪位,可沒人敢說公道話。

 李隆基乾咳一聲,示意大臣們都安靜下來,然後盯著鄭鵬問道:“鄭鵬,剛才的話,你都聽清楚了吧?”

 “回皇上的話,聽得很清楚。”鄭鵬還是一臉從容地說。

 “朕問你,這麽多大臣彈劾,你有什麽要解釋的?”

 鄭鵬看了看那些彈劾自己的七名大臣,大聲地說:“皇上,當日微臣在西門四營練兵時,就立下軍令狀,五年內必破吐蕃,而五年內皇上對微臣的所作所為不作干涉,不知皇上還記不得此事。”

 “當然記得”李隆基一臉正色地說:“朕答應過你,要人給人,要錢給錢,還讓監軍禦史楊基和西域大總管黃洋全力配合,還給卿家自行決斷之權利。”

 鄭鵬向李隆基行了一禮,恭恭敬敬地說:“謝皇上為微臣正名,有了皇上這席話,微臣覺得這件事就不需要解釋了。”

 話音一落,太極殿一陣驚歎和嘩然,很多大臣直到這個時候才知道鄭鵬和李隆基之間有這種秘密協議。

 這樣一來,就算鄭鵬有什麽不適當的事,也無須解釋。

 太子李瑛不著聲色給李林甫使了一個眼色,李林甫心中領悟,看看態度有些囂張的鄭鵬,再看看面無表情的中書令蕭嵩,咬咬牙,突然出列,向李隆基行了一個禮,大聲地說:“皇上,微臣有幾句話想問鄭將軍。”

 開弓沒有回頭箭,抱不上武惠妃的大腿,又做不了牆頭草,在太子的威迫利誘下,徹底站在太子李瑛這邊,因為太子府跟鄭府有隙,而鄭府的人也沒有跟太子府的人和解的意思,幾次拉攏鄭鵬不成功後,李瑛氣羞成怒下,決定趁鄭鵬沒有成氣候前,一舉把不識趣的鄭鵬打得不能翻身。

 朝中有人針對,再加上自己根底太淺,李林甫感覺自己很難上位,碰了多個釘子後,決定利用這個機會,效仿貞觀時期的魏征, 走一條與眾不同的諫臣之路。

 別人不敢說的,自己說;

 別人不敢講的,自己講;

 別人不敢做的,自己做。

 李林甫想得清楚,現在李隆基身邊能人輩出,要文有文,要武有武,就是少一個敢說敢講敢做的諫臣。

 經過了解,李林甫知道皇上李隆基最敬佩的人就是先皇李世民,在李隆基眼內,太宗李世民跟自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都不是長子繼承大統,坐上帝位前幾經磨難,坐上帝王后有能力把大唐變得更加繁華富強,為此,李隆基經常用李世民勤政愛民的事跡勉勵自己,不是缺一個像魏征這種諫臣嗎,自己就可以出任這個角色。

 最重要一點,李林甫是出自唐朝宗室,也就是自己人,有時就是過份一點,相信像李隆基這種重情義的人,會饒恕自己。

 富貴險中求,拚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